第4章 玉佩解惑惊真相

僧人跪倒在地,口中喃喃诵经,声音低沉而急促,仿佛在祈求什么。我站在断崖边,山风猎猎,吹动衣袍猎猎作响,手中仍紧握着那枚“玄辰”玉佩,掌心传来一丝温热,仿若它真有灵性。

“施主……请随我下山。”僧人缓缓起身,神色凝重,“那位老施主……他曾是本寺方丈,名唤‘空尘’。”

我心头一震,目光落在他身上:“你说他是你们的方丈?为何会流落山林,形如疯癫?”

僧人垂首道:“此事说来话长,非一时三刻可尽述。但有一事,老方丈曾嘱咐过——若有白衣少年携玉佩而来,便是命定之人。”

我心中疑云更甚,却也隐隐觉得这枚玉佩与自己之间,竟藏着某种不可言说的牵连。

夜色渐深,我随僧人来到山腰的一座古刹中。灯火摇曳,香烟缭绕,佛像庄严。我在偏殿安歇,僧人离去前留下一句话:“明日晨钟响后,自有答案。”

月光洒入窗棂,我取出怀中的玉佩,置于掌心细观。青灰色的玉面在月光下泛起微弱光泽,那些奇异纹路竟似流动般微微变幻。我忽然想起幼年时父亲书房中那幅残破图谱,其上亦有类似图案,只是当时年幼未曾在意。

思绪翻涌,我取出随身携带的笔记,将图谱默画于纸上,再与玉佩纹路对照。片刻后,心跳骤然加快——两者竟能拼合,隐约勾勒出一个地名轮廓:陇西。

陇西?

我出生之地碎叶,乃西域要冲,而陇西则属关中腹地,两地相隔千里,何以会有联系?我越想越觉蹊跷,脑海中浮现出那个神秘老者临别时的话:“当你最迷茫之时,它会指引你方向。”

难道,我的出身,并非寻常士族之后?

翌日清晨,晨钟响起,我整束衣冠,步入大殿。僧人已等候多时,见我到来,点头示意,引我进入藏经阁深处的一间密室。

室内陈设简朴,唯有一张木案与几卷泛黄古卷。僧人从柜中取出一卷布帛,轻轻展开,上面赫然绘着一幅地图,与我昨夜所绘图谱极为相似。

“此图乃老方丈当年留下的遗物。”僧人低声说道,“他说,唯有能解开玉佩之谜者,才配得知真相。”

我凝神细看,只见地图中央标注着一座古墓,旁边写着一行小字:“陇西李氏旧茔”。

我心头猛地一震。

陇西李氏,乃是唐初名门望族,世代簪缨。若说我家祖上出自陇西,倒也说得通,但为何父亲从未提及?更重要的是,这位“空尘”方丈,又为何知晓这些秘密?

“老方丈究竟是谁?”我追问。

僧人神色复杂,半晌才缓缓开口:“他原名李元昭,乃先帝朝中秘使,因知晓一段皇家秘辛,遭权臣构陷,被迫隐姓埋名,遁入空门。”

我呼吸一滞,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你是说……他曾是朝廷密探?”

“正是。”僧人点头,“他隐居本寺多年,极少与人交谈。直到数日前,他突然离寺而去,谁也不知所踪。没想到,竟是在等你。”

我怔立当场,脑海中一片混乱。

一位朝廷秘使,一枚神秘玉佩,一段被掩埋的往事……这一切,竟都与我有关?

我低头看着手中的“玄辰”,只觉它不再是一块普通的玉石,而是一把钥匙,一把通往未知命运的钥匙。

夜幕降临,我独坐檐下,望着天边明月,心中百感交集。山风拂面,带来远处松涛阵阵,如同低语,又似叹息。

我缓缓拔出长剑,在月光下轻舞一式,寒光流转,映照出我眉宇间的坚毅。

“即便前路荆棘遍布,我也要以诗酒剑胆,问天问地,不负此生。”

正思索间,忽听远处传来一阵异响,像是金属碰撞之声。我警觉地站起身,循声望去,只见一道黑影自山道疾驰而来,身形飘忽,快若惊鸿。

我手按剑柄,正欲迎上前,那人已掠至近前,一身黑袍,兜帽遮脸,仅露出一双锐利如鹰的眼睛。

“李白。”那人低声道,语气冰冷,“你可知,这枚玉佩,为何会在你手中?”

我心头一凛,尚未回应,那人已伸手向我胸前抓来——

他竟是直取“玄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