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中国古代绘画的空间过程

第一章 先秦时期

历史时期的中国大陆,疆域辽阔,地理环境复杂。地质、地貌、水文、植被、气候等的多样性,以及不同时期人类改造环境行为带来的人文空间的多样化,对作为环境基础上的认知符号体系——绘画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影响。

尽管绘画不以环境表达为目的,但绘画模仿的本质,使其创作的基础必然与地理环境息息相关,由此,地理环境条件的复杂和多样必然使得绘画的形态和表达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

就中国绘画而言,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中国绘画的起源本身是一个漫长和渐进的过程,我们难以确定起源的准确年代。美术史的研究表明,早期绘画主要是指远古至先秦时期的绘画,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史前时期和先秦时期。史前时期的绘画遗存有岩画、陶器绘画和地画。由于各民族文明进程的差异,其时间下限会有所不同。先秦时期基本上是青铜器时代,绘画种类主要有青铜器图像、宫殿壁画、帛画和漆画。由于地画、帛画、漆画和宫殿壁画今天可见的遗存极少,因此我们在这里主要讨论其余几种绘画形态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