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影噬(二)

“影噬...“父亲突然喃喃自语,“这是《山海异闻录》里记载的食惧妖物,以人的恐惧为食,能模仿任何见过的人形。“他从怀中掏出一把铜钱撒向门外,“但牠们记不住真名,也数不清超过七的数字。“

铜钱落地发出清脆声响。那怪物果然停止爬行,歪着头开始数地上的铜钱:“一、二、三...“数到第七枚时突然卡壳,焦躁地用指甲抓挠地板。

青萝趁机摸向那扇挂着黄符的小门。铁锁已经锈蚀,轻轻一扯就断了。门后是向下的石阶,黑暗中飘来腐肉与檀香混合的怪味。她刚迈出一步,腰间铃铛突然剧烈震颤起来,铃舌上的白发根根直立。

“下面有东西在召唤它...“青萝咬牙解下铃铛握在手中,那冰凉的金属竟传来微弱心跳般的搏动。

地下比想象中广阔。石壁两侧凿出数十个人形凹槽,每个凹槽里都蜷缩着具干尸,手脚被红绳捆成古怪的姿势。最深处是个圆形祭坛,七个石俑围成一圈,中间的石板上刻着与铃铛上相同的符文,缝隙里嵌着黑红色的陈年血迹。

“叮铃铃——“

铃铛突然脱手飞出,落在祭坛中央。青萝追上去时,发现祭坛背面还刻着几行小字:“以铜钱买命,以铃铛引路,七灯不灭,影噬不出...“话音未落,身后传来“咔哒“一声响,七个石俑的头颅同时转向她,空洞的眼窝里亮起幽幽绿光。

“原来如此...“青萝浑身发冷,“这客栈是个巨大的捕兽夹,专门捕捉迷路的旅人喂给下面的东西...“她抓起铃铛转身要跑,却撞进一个冰冷的怀抱。

客栈掌柜站在台阶尽头,青白的脸上挂着夸张的笑容。他的身体像蜡烛般融化变形,渐渐显露出真实形态——没有五官的面孔上只有一张裂到耳根的嘴,细长的手指末端是锋利的黑色指甲。

“第七个...“怪物发出沙沙的声音,“加上你,就凑齐四十九之数了...“

青萝握紧铃铛后退,后背抵上祭坛。怪物不紧不慢地逼近,突然从袖中抖出串铜钱:“猜猜有多少枚?猜对了就放你走...“

汗水滑进眼睛。青萝想起父亲的话,颤抖着开口:“七...七枚?“

怪物发出刺耳尖笑:“错!是四十九枚!“它猛地扑来,青萝举起铃铛拼命摇晃。白发铃舌发出刺耳鸣响,怪物动作一滞,脸上竟露出痛苦神色。但下一秒,铃舌上的白发突然自燃,化作灰烬飘散。

“老东西的头发用完了...“怪物得意地伸出利爪,“现在,轮到你的头发缠在铃舌上了...“

千钧一发之际,一道朱砂画的符咒凌空飞来,正贴在怪物额头。父亲从黑暗中冲出,手中匕首直刺怪物心窝。怪物发出凄厉嚎叫,身体像遇热的蜡一般开始融化。

“丫头!念祭坛上的咒文!“父亲死死按住挣扎的怪物。青萝扑到祭坛前,借着石俑眼中的绿光,辨认出那些模糊的符文:“...名...噬...影...“

“影噬!“她福至心灵,大喊出这个名字。

怪物如遭雷击,融化到一半的身体剧烈抽搐起来。整座祭坛开始震动,七个石俑接连炸裂,藏在里面的青铜铃铛碎片叮叮当当落了一地。怪物发出最后一声不甘的嘶吼,化作一滩腥臭的黑水渗入石板缝隙。

“结束了?“青萝扶起父亲,发现他右臂被怪物抓出三道深可见骨的伤口,流出的血竟是诡异的紫黑色。

柳掌柜虚弱地摇摇头:“只是暂时驱退...这东西与客栈同生共死...“他从怀中取出最后一张黄符,“去把这张'镇'字帖在大门内侧,能保十二个时辰平安。我们得趁这段时间...“

话音未落,地下突然传来闷雷般的轰鸣。祭坛中央裂开一道缝隙,无数苍白的手臂从地底伸出,空气中顿时充满窃窃私语声。青萝拽起父亲就往台阶跑,身后的手臂如潮水般追来,最近的一只几乎抓住她的脚踝。

冲出地窖时,大堂已经变了模样。墙壁上渗出鲜血,那些原本空置的客房门口都站着模糊人影,有老妇,有书生,还有更多辨认不出面貌的阴影。他们齐齐转头看向父女二人,脖颈发出令人牙酸的“咔咔“声。

“别看他们的眼睛!“父亲捂住青萝的视线,拖着她向大门移动。那些影子开始缓慢聚拢,最前排的已经显露出与掌柜相同的裂口笑容。

青萝闭着眼将黄符拍在大门内侧。符纸贴上的瞬间,所有影子发出痛苦的尖啸。她趁机撞开大门,拖着父亲冲进雨中。身后客栈的窗户接连爆裂,青绿色的火焰从窗口喷涌而出,隐约可见无数人影在火中扭动。

他们在山路上狂奔,直到客栈彻底消失在雨幕中。父亲突然跪倒在地,紫黑色的毒素已经蔓延到脖颈。

“爹!“青萝撕下衣襟为他包扎,却发现伤口里嵌着几枚生锈的铜钱。

柳掌柜苦笑着取出最后一样东西——一枚铃舌上缠着黑发的青铜铃铛:“二十年前...我也曾是客栈的伙计...这是我从老掌柜那偷来的...“他剧烈咳嗽起来,“那东西记住我的气味了...带着这个铃铛...快走...“

青萝攥紧铃铛,突然想起茶肆里猎户说的话:“客栈地底下是空的...“一个可怕的念头击中了她——或许整座山都是空的,而那个自称“影噬“的东西,正在地底编织一张更大的网...

雨越下越大。青萝背起昏迷的父亲,腰间的铃铛在雨中发出微弱的“叮铃“声。在她看不见的身后,潮湿的山路上,渐渐浮现出一串串带着小孔洞的脚印...

雨水混合着血水在青萝脚下汇成细流。父亲的身体越来越沉,他的呼吸带着奇怪的嘶嘶声,像是漏气的风箱。每走几步,青萝就得停下来,把快要滑落的父亲往上颠一颠。腰间的青铜铃铛随着她的动作发出细碎的声响,在雨声中几乎微不可闻。

“丫头...放我下来...“父亲的声音虚弱得如同蚊呐,“牠在等我们回头...一直跟着...“

青萝咬着牙继续向前。山路在雨幕中变得模糊不清,她只能凭着记忆往驿站方向走。背后的铃铛突然剧烈震动起来,铃舌上的黑发根根直立——这是父亲从客栈带出来的那个铃铛,铃舌上缠着的正是当年老掌柜的头发。

“爹,牠为什么追着你不放?“青萝喘着气问,“就因为你偷了铃铛?“

父亲没有立即回答。他的右臂伤口已经变成紫黑色,皮肤下有什么东西在蠕动,像是一群细小的虫子在血管里爬行。当青萝第三次问时,他才艰难地开口:“我不仅是偷了铃铛...二十年前...我是最后一个活下来的伙计...“

一道闪电劈开天幕,刹那间照亮了山路两侧的树丛。青萝分明看见,每一棵树后都站着个模糊的人影,它们没有脸,只有一张咧到耳根的嘴。

“老掌柜用我们喂牠...“父亲继续说,每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每月初一...抽签选人...那年我抽到了最短的稻草...“他的声音突然变得异常清晰,“但我发现铃铛能震慑牠...就偷了铃铛逃出来...“

青萝脚下一滑,两人重重摔在泥泞中。父亲发出一声痛呼,右臂伤口迸裂,几枚铜钱叮叮当当滚了出来。更可怕的是,那些铜钱落地后竟自己立了起来,像陀螺般旋转着向山路后方滚去。

“牠在用铜钱引路...“父亲挣扎着坐起来,用左手从怀中掏出一把朱砂,在周围画了个歪歪扭扭的圈,“暂时安全了...但撑不了多久...“

青萝这才注意到,父亲随身携带的朱砂和符纸都不是寻常之物。朱砂里掺着金粉,符纸上的符文是用某种动物血画的,干涸后呈现出诡异的暗蓝色。她突然意识到,父亲这二十年来一直在准备着什么。

“你早知道我们会遇到牠?“青萝声音发颤。

父亲苦笑:“我知道迟早要回来...只是没想到会带着你...“他剧烈咳嗽起来,咳出的血沫里混着黑色丝状物,“你娘就是被牠害死的...当年牠循着我的气味找到家里...“

这句话像一桶冰水浇在青萝头上。她记忆中母亲是病死的,临终前把一枚铜钱塞在她手心,说要永远带着。现在那枚铜钱就穿成吊坠挂在她脖子上,此刻正隐隐发烫。

“叮铃...“

铃铛突然自己响了一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清脆。父亲猛地抬头,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清明:“牠来了!把铃铛给我!“

青萝解下铃铛递过去,父亲却从腰间抽出匕首,在自己左掌心划了道口子,让血滴在铃舌上。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那些干枯的黑发遇到血后,竟然像活物般蠕动起来,发出细微的呜咽声。

“这是...“青萝瞪大眼睛。

“每个铃铛里都缠着死者的头发...“父亲把染血的铃铛塞回她手中,“老掌柜的、你娘的...现在加上我的...“他指了指自己刚割破的手掌,“当铃舌上有三根不同人的头发时...就能暂时困住牠...“

话音未落,周围的雨声突然消失了。一片诡异的寂静中,山路前方的雾气开始旋转凝聚,渐渐形成一个人形轮廓。那东西没有五官,只有一张不断扩大的嘴,嘴角已经裂到了后脑勺。

“影噬!“父亲突然大吼一声。

怪物明显瑟缩了一下,但随即以更快的速度扑来。青萝本能地摇晃铃铛,染血的铃舌发出刺耳鸣响,三根头发同时绷直。怪物在离他们三步远的地方猛地停住,像是撞上了一堵无形墙壁。

“跑!“父亲推了青萝一把,“往驿站跑!别回头!“

青萝踉跄着后退几步,却看见父亲用血淋淋的左手在泥地上画符。那不是普通的符文,而是一个复杂的星象图,七个点分别对应着铜钱的位置。最后一笔完成时,七枚铜钱同时从泥土中浮起,悬浮在空中组成一个诡异的图案。

“朱砂镇魂,血符封魔...“父亲的声音突然变得洪亮,完全不像是重伤之人,“以我血肉,困汝于此!“

怪物发出震耳欲聋的尖啸,扑向父亲。就在牠即将触碰到父亲的一瞬间,七枚铜钱同时炸裂,迸发出刺目的金光。青萝被气浪掀翻在地,最后看到的画面是父亲被金光吞没的身影,以及怪物在光芒中扭曲融化的恐怖形态。

不知过了多久,青萝在雨水的拍打下苏醒。她躺在泥泞中,周围散落着焦黑的铜钱碎片。父亲不见了,只有地上那个用血画的星象图还在微微发光。她挣扎着爬起来,发现腰间的铃铛多了一根灰白色的头发——那是父亲的。

驿站方向突然传来马蹄声。青萝下意识握紧铃铛,却看见商队领队老赵带着几个人策马而来。

“老天爷!总算找到你了!“老赵跳下马,满脸震惊,“你爹呢?“

青萝张了张嘴,却发不出声音。她低头看向手中的铃铛,三根头发——黑的、白的、灰的——正轻轻纠缠在一起,发出微弱的共鸣。

三日后,一支由猎户和衙役组成的队伍前往客栈查看。他们带回的消息令人毛骨悚然:整座客栈已经烧成白地,但在灰烬中央,立着一块人形的焦炭,摆出盘腿打坐的姿势。更奇怪的是,周围七步之内寸草未焦,地上用血画着谁也看不懂的符号。

青萝没有跟去。她坐在驿站房间里,一遍遍擦拭着那枚青铜铃铛。窗外雨一直没停,偶尔有闪电划过时,她会瞥见院墙下站着个模糊的人影,咧着嘴对她笑。

当商队再次启程时,青萝把母亲的铜钱和父亲的匕首都系在了铃铛上。铃舌轻轻晃动,三根头发相互缠绕,发出只有她能听见的细微声响。老赵问她接下来去哪,她只是摇摇头,望向雾气笼罩的远山。

山路蜿蜒,雨幕深处,隐约可见一串带着小孔洞的脚印,一直延伸到视线尽头。青萝摸了摸腰间的铃铛,迈步走入雨中。在她身后,驿站屋檐下的铜铃无风自动,发出空洞的“叮铃“声,像是在送别,又像是在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