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研究性教学在元素周期律教学中的应用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研究方法的传授才会使学生在研究的路上走得更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更加侧重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逐渐学会在遇到问题时从正确的方向和角度入手,让学生在课堂中成为发现问题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知识本源的探究,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在应用过程启发式教学法时,要注重问题的设置,为学生提供发现问题的基础条件,并让学生们通过实践探究来解决问题,整个环节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起到引导作用[1]

对于元素周期律的课程理解,王晓峰老师[2]比较提倡思维导图模式,思维导图可以将繁杂多变的知识点进行概括总结,建立起新的知识结构和思维体系,这能帮助学生更充分地理解知识。而黄明春老师等比较侧重认知模型,通过构建认识模型促进学生对元素及物质的阶段性理解,同时促进学生在思维能力和结构认知方面的发展。每种方法都有其独到之处,但是笔者认为化学教育的重点在于对科学本质的认识,这点在文献中体现得不够明确,所以将会在本文中介绍如何应用研究性教学的方法,通过学生的自主实践,让学生对元素周期律的科学本质有更深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