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炼制丹药

徐元举作为鹅城的地头蛇徐家家主,平日里碰巧遇到了血参,也只是拿去向外界的散修丹师换取一些壮大精血,锻炼根基的固本培元丹药。

李尘借口是为了给张麻子炼制固本培元的丹药,倒也符合正道中人对于血参的用处。

所以当李尘将血参附在药物名单之上时,徐元举也不疑有它。

为了三人按照他的计划一步步踏入地宫,索性就一起给了出来。

未曾想到,李尘手里还握着血瀑丹这一堪称顶级丹方的大杀器。

有了这两株血参作为主药,再辅以部分不难凑出的辅料等,足以炼制出一炉血瀑丹,还有三种对敌毒药与两种恢复灵丹。

这样一来,就能大大提升三人的实力,足以应对各种突发状况了。

李尘盘坐在密室中央的蒲团之上,双目微闭,脑海里不断浮现这六种丹药的丹方配比及炼药火候把控。

一个个药名,以及入药比例,都在他的脑海当中蹦出来。

随着双手凝聚成一道气流,将已经根据需要提前炮制、研磨好,在门口堆放的药材分门别类的按比例挑拣出来,放在周身两侧。

下一刻,李尘手中内气涌动,散发出炙热气息,肉眼可见的温度迅速上升。

内气输出真火笼罩住丹炉,按顺序将回元丹的药材投放至丹炉内,开始了正式炼丹。

接下来操控火候、控制丹液流转,炼制操作驾轻就熟,毕竟回元丹先前炼制多次。

没有多久,丹炉内部原本由各种药材所化的丹液在真火的驱动下逐渐祛除药材内的杂质。

药材变为有如蚕豆大小的乳白色液体在其中盘旋不定,炉内已经逐渐散发出一股沁人心脾的轻微药香。

待三个时辰后,李尘盯着真火萦绕的的丹炉,一道法决打出轻轻击在底部,同时手中内气输出缓缓加强。

叮的一声响后,丹炉内玄光一闪。

五颗黄豆大小的白色丹液喷射而出。

李尘早有准备,一张元气大手凝聚,将五枚出炉即凝固成丸状的滚烫丹药紧紧攥住,放入一个小瓶之中。

如此品相的回元丹,一枚能够短时间内回复炼气巅峰修士约一成左右的内气,算得上市面上比较受青睐的消耗品。

若是放在修士交易之间,少说也能换回来数倍炼制此丹药材的资源。

无它,能稳定炼制丹药的炼丹师实在是太紧俏了。

就是这种普通恢复丹药,放给普通丹师来说,成丹率最高也就只有三到四成。

且不说各种秘传丹方的炼丹师传承将九成的修士隔绝在外,熟练掌握火候和丹决的炼丹经验就是生生用资源堆出来的。

没有大量练习,没有足够资源,就算是有炼丹天赋也是玩不转的。

那些大宗门还能勉强供奉一部分炼丹师用来练手,普通旁门散修紧着换取自己的修炼资源还不够,哪儿能凭空消耗给炼丹这一技艺。

而且,随着丹师的境界提升,灵药才是高阶丹药丹方中出现的材料主流。

没有靠山的情况下,普通散修习炼丹的路几乎是断的。

李尘也是几乎耗光了程老的药材积蓄,更有程老这位下九流医门丹师手把手的教导,方才能够拥有一定相对稳定的成丹率。

接下来如法炮制,十二个时辰过去,门口摆放的药材已经差不多消耗殆尽,而李尘的左手边也摆满了各色瓶罐。

煞毒散,灭尘丹,悲酥粉,回元丹,空青乳。

都是之前跟着程老炼制过多次的丹药,成丹率达到八成之高,李尘将手头能动用的药材消耗一空。

最终每份丹药都各炼制出来十枚,算是能应付下来这场地宫之旅。

唯有这血瀑丹只知丹方没有炼制经验。

不过当下这个关键时刻能碰到两株百年血参已是邀天之幸,趁着前面炼制丹药的手感尚好,李尘已经调整至最佳状态。

只要将血瀑丹炼制成功,这趟地宫之行的胜算至少能平添三分。

念及于此,李尘不再迟疑,点上一根静神香,将心神的燥郁之气缓缓祛除,周身状态恢复完备后。

双手重新掐诀,岐黄内经运转起来绵绵不绝的内气化作一团团真火,缓缓聚集在丹炉四周,紧紧的将其裹住。

片刻后,原本紫铜色的丹炉逐渐变的有些微微泛红。

李尘见状继续抽调内气化作真火,聚集在丹炉四周的方寸之地牢牢的将其裹住。

真火之势越来越大,时间也不断流逝。

终于等到丹炉周身通红的时候,李尘心念一动,一道内气裹着一株血参顷刻间投入丹炉之内。

炉内的剧烈高温瞬间将血参吞没,化为一团黑炭状的物品悬浮在丹炉内部。

霎那间一道细小的黑烟从这团黑炭上空漂浮出了丹炉后就消失不见。

同时飘出的还有一股微不可查的腥臭味道。

这是血参吸纳血液生长后残留在其内部的血毒污秽,在真火的熬炼之下灰飞烟灭。

李尘脸色凝重,手中法决一变,身边所放置的一道无根水也投入丹炉之内。

在法决的刻意控温下,顶着剧烈高温将已成黑炭的血参裹住后渗了进去。

等待二者彻底交融后,李尘放缓了内气输出,真火的势头也消散了三份。

数枚辅药同时丢入炉中,在高温之下化作一股褐色灵液,小心的和血参开始环绕交融起来。

在李尘细微的把控下,虽然一直持续输出内气,但好在体内内气雄厚,仍然能做到平稳的转化真火,始终将丹炉的温度把控在一个比较极致的环境当中。

到了这一步,需要先用无根水滋润了血参内部的焦枯,再将这血参与辅药灵液相互交融。

用种种辅药的功效将血参中最后所蕴含的一丝血毒祛除干净,不然轻则炼为与魔门血煞丹功效无二的自毁性丹药,重则直接炼制失败。

只是药性相生相克,要想将血参内的血毒祛除成功,必须是是辅药药液的量比起血参来稍多一分。

这个度量要求极死。

若是血参的量多过辅药,则祛除血毒必然失败。

若辅药的药量过多于血参,那最后血参内部除却血毒又会引来新的药性,结果同样会失败。

作为已经有了一定炼丹造诣的丹师,李尘在用量配比上自然不会犯这等错误。

偏偏辅药药液受真火炼化,又要受真火催动与血参相结合,导致对真火的稳定度和炼丹火候的把控度要求极高。

真正炼制起来,没有一定经验控制住火候与手法,炼制成功的难度极高。

原本焦黑如碳的血参,在无根水的交融下勉强开始了一丝水润感,有了一定化液的迹象。

放眼望去,丹炉内的通红之色已经稍微的带上一缕赤铁般的红褐色。

而后面与辅药所化灵液的交融中却不太顺利,黑炭般的血参和辅药灵液像是相互排斥一般无法融合。

辅药所化灵液在丹炉内真火的炙烤下逐渐开始缩小。

尤其是血参所成的黑炭,已经渐渐的被真火冲刷的开始表皮黑屑消散,仍然不见一丝辅药融合的迹象。

此刻血瀑丹的炼制已经到达最后的关键一步,李尘丝毫不敢懈怠。

全力将神识放在丹炉之中,紧紧盯着血参和辅药灵液的变化。

现在的情况已经超出了自己的把控,仅靠自己的真火熬炼是无法再进行下去了。

若是按部就班的炼制,那最终的下场只会是以失败告终。

不过还好,自己手里还有一份准备的手段没有用上。

李尘双眼微眯,双手变幻,一道法决打出,击中丹炉底部的一道晦涩花纹。

丹炉内镶刻的雕文泛出一抹亮光,冲入内气所化真火后顿时起了一股奇妙的反应。

一瞬间,真火开始顺着这股波动在丹炉内绕着血参与辅药灵液四周盘桓,炽热的火焰在盘桓之中被拉成一道长虹。

原本稍显燥烈的真火也瞬间变的柔和起来,有了一丝波光流转,不清不明的晦涩韵味,

这就是中品法器级别丹炉的效用,丹炉内所嵌的阵法雕文不仅有增强火焰强度的功效,还能稳定火候变动。

算得上是极佳的炼丹辅助器物之一。

岐黄内经所蕴的内气生生不息,持久至极,稳稳的供应了李尘一通流程下来的炼丹所需。

李尘深吸一口气,双目一闭一睁之下,长时间炼丹产生的一丝倦意抛之脑后。

手里内气输出真火的力道丝毫没变,火候被牢牢的把握在丹方所记载的程度。

距离炼制开始过去了足足一个小周天。

终于,在丹炉内所嵌阵法的催动下。

那已经被炙炼到核桃大小的辅药灵液终于在四周不断盘桓的真火带动下,缓缓靠近并融入了如黑炭般的的血参当中。

处在最中心的炭块也缓缓粉碎,与灵液混合交融在一起,形成了一道浑浊不堪的原液。

炼制血瀑丹到了这一刻,终于迎来了最关键的一步。

李尘满脸郑重之色,法决四起,丹炉内虹光大作。

在最后这一阶段,真火之势在丹炉阵法的增幅下剧烈猛增,悬浮在中央的浑浊原液立即沸腾起来,发出噗呲噗呲的响声。

原液在剧烈真火熬炼之下,逐渐变为一滩清澈透明的液体。

伴随着丹炉内部阵法对真火不断的加强,液体化无可化之下从丹炉内爆出一团亮光。

一股浓烈的血腥臭味一闪而过,随即弥漫散发出满密室的扑鼻清香。

光团缓缓地收缩,最终彻底消散在密室之中。

两枚如蚕豆大小,通体晶莹,透着乳白色的光泽,表面被密密麻麻的血丝缠绕叠加在一起的丹药静静地放置在李尘的手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