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进抵洛南

后续的时间里,两支军队也开始了临行前的准备和互动。

在贾诩亲自来获取陈封支援的粮食的时候,张辽主动出面,对贾诩表达了他的不信任。

贾诩闻言,也立刻表明了态度,表示张辽可以派遣一个亲信贴身保护他。

张辽闻言,看向贾诩的眼神也不禁有了一些钦佩,并对贾诩表达了一些歉意。

但张辽并没有迂腐地放弃安插棋子,张辽依然抽调了自己手中的一支精锐小队,前去保护贾诩,以避免某些不和谐的事情发生。

贾诩对此也没有任何怨言,他明白自己作为一个转投的将领,陈封方面有些担心也是很正常的行为。

就这样,两方军队在1月15日完成了开拔前的最后准备。

陈封从自己军中的仓库中调出了三万石粮草,交给了贾诩来让贾诩稳固军心。

双方准备完毕后,两支军队一前一后,向着弘农城方向进发了。

在前方的是贾诩麾下的两万部队,新获得了陈封部的粮草的贾诩部现在也是安定下来,没有了先前那般焦虑的心态。

在贾诩部后方大概5里的位置,则是陈封手中的一万士兵,他们跟随在贾诩部的身后,并保持了一定的戒备。

陈封手中还有5000士兵,则是由徐荣带队,继续驻防荥阳城,给陈封等人保住一条退路。

张辽与贾诩交谈之后,他也主动告知了陈封他的自作主张。

陈封虽然对于张辽的行为有一些不喜,觉得这对贾诩并不是很尊重。

但在心底里,陈封也不得不承认,张辽的做法才是最稳妥的行为。

只是,这样的举动,很可能会让贾诩在心中产生一些不适的感觉。

对于一些敏感的谋士,这样不信任的举动有可能就把对方给逼反。

所幸,贾诩已经是不惑之年,他也不再是一个意气用事的年轻人,所以在张辽表达不信任的时候,贾诩非但没有不高兴,反而是平静地接受了张辽的防备措施。

……

两支军队一前一后上路后,贾诩也开始在行军途中,对自己的部队进行了一番整改。

作为这支两万大军名义上的最高指挥,贾诩的命令理论上除去监军以外,无人可以违抗。

而监军在长安事变消息抵达时,就被贾诩当机立断地囚禁了起来。

可以说,在这个时间点,掌控了粮草和名义的贾诩,整改起手中的两万部队,也并不是什么难事。

相比起领兵打仗,贾诩的政治能力和谋略无疑还要高上不少。

仅仅是略施小计,贾诩就已经从自己麾下的将领中,发现了某几位死忠于董卓的千夫长。

由于贾诩还需要在弘农县打出为董卓报仇的旗号,所以贾诩也并没有当即除去这些死忠于董卓的千夫长。

相反,贾诩还主动邀请这些千夫长,表达了他要为董卓报仇的决心。

如此言论自然让千夫长们感激涕零,纷纷表示要和贾诩一同,攻入长安,为董卓报仇。

在这样的背景下,贾诩开始对部队进行了重整。

他将忠于董卓,难以更改的6000来士兵单独调了出来,并让死忠于董卓的几个千夫长任这支队伍的首领。

在名义上,这六千人和千夫长是贾诩的直属部队,后续将会得到更多的优待。

但在实际上,粮草和装备都被贾诩掌控在手中,他有没有对这支直属部队优待,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另一方面,剩下的14000多人则被贾诩单独分列开来,其中一部分是贾诩真正的亲信,另一部分则是一些只在乎军饷,对董卓并不死忠的士兵。

这些将领和士兵在贾诩看来都有策反的可能,而贾诩也将他们和死忠于董卓的六千来人分隔开来,避免这一万四千人被六千董卓死忠给影响了。

一番操作之下,贾诩也终于是在距离弘农城还有30里的位置,将麾下的部队重整完毕。

而那时,已经是1月28日了。

在这个时间点,陈封等人也已经洛南城附近。

由于董卓之死,董卓的旧部也大多陷入了混乱之中。

本来在卢氏驻扎的李蒙军队,也因为李蒙在长安的死去,而彻底陷入了内乱之中,完全忽视了对周边的控制。

陈封的军队在查明了卢氏附近的布防之后,也是有惊无险地绕过了卢氏,抵达了洛南附近。

一路前来,陈封也对董卓军的暴行感到了深恶痛绝。

不少村庄,都被董卓死后的乱军四处劫掠,整个长安附近可以说是民不聊生。

不仅如此,陈封在前进的路途之中,也从附近的百姓口中得知,长安现在也并不算太平。

在王允杀死了董卓,然后让皇甫嵩重新掌握了兵权之后,王允和吕布也对如何处理董卓旧部产生了一些分歧。

王允本人在杀死了董卓之后,没有领兵经验的他认为在首脑死后,董卓旧部应当是不足为惧,想要下令彻底清算董卓的旧部。

而吕布先前本就跟随着董卓,与董卓麾下的不少将领都比较交好,并清楚即使董卓死去,董卓旧部依然有着极其不俗的战斗力。

因此吕布认为要善待董卓旧部,可以用从董卓那里缴获的金银珠宝,收买董卓旧部。

二人意见不合之下,对董卓旧部的决策也是朝令夕改,引得最近的牛辅部对此无比忐忑。

一来二去之下,长安城中居然传出了要对董卓部赶紧杀局的消息。

驻守在郑县附近的牛辅旧部也是又惊又怒,在牛辅麾下副将的号召下,首先对长安发起了进攻。

所幸郑县守军只有6万大军,洛阳城中在招降了一部分董卓降兵之后,也有着四万多人,还有着老将皇甫嵩带兵,方才能勉强抵挡住牛辅旧部的进攻。

但即使领兵大将是皇甫嵩,长安城中的守军也大多是董卓旧部,随着那个赶尽杀绝的坏消息四处传播,即使是这些已经投降的董卓旧部,他们的战意也是非常低。

可以说,现在的长安城虽然短时间内没有被攻破的风险,但如果再等上几个月的时间,长安城或许就会被不攻自破了。

得知这个坏消息后,陈封也立刻与张辽商谈支援长安的事宜。

由于围攻长安的有五万多敌军,以陈封部的兵力也只是以卵击石。

对此张辽提出了直接突袭郑县的策略。

张辽认为牛辅旧部既然全军出击,围攻了长安城,其后方的郑县定然防备不足。

以他们一万人的兵力,夺下没有多少人防守的郑县定然不会很难。

而失去了作为大后方的郑县,围攻长安城的牛辅旧部定然会缺少补给,其对长安的围攻自然也只能停下。

张辽的分析让陈封也是连连点头,陈封于是做出了奇袭郑县的策略。

估计了一下距离,洛南距离郑县也就一天多的距离。

不过陈封军长时间行军,战斗力也遭到了不小的影响。

为了稳妥起见,陈封与张辽都决定暂且在洛南城附近休息一天,先派遣斥候提前收集郑县情报,再前往攻打郑县。

决议定下之后,一百来个精锐的斥候也是骑着凉州好马,趁着夜色向着郑县奔去。

他们要为大军前进采集到足够的情报,只有有了充足的情报,陈封军才能决定好采取何种手段拿下郑县。

一天时间过去,前线的斥候们也传回了好消息。

郑县守军不过5000人,且防备非常懈怠。

这无疑是一个极大的好消息,第二天清晨,陈封军就开始了急行军,势要在今天入夜之前,夺下郑县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