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分钟学会做竞品分析

竞品分析是运营必备工作技能,几乎每个运营在工作中都做过,而职位越高,对竞品分析的要求越高。那么刚刚步入职场的运营小白,如何做出一份既拿得出手,又很实用的竞品分析呢?其实,只要记住竞品分析的几个环节,按照流程输出即可。

这里我以之前做过的安卓桌面竞品分析为例,为大家讲解下如何做出一份实用性高的竞品分析。做竞品分析的四大流程:确定竞品分析的目的、筛选出目标产品、收集竞品资料、输出竞品分析报告。

1.确定竞品分析的目的

确定目的是做任何事情的前提。做竞品分析也是如此,大多数情况下做竞品分析都是在做新项目时,也有一些是在运营过程中遇到过不去的坎儿时,会做些竞品分析,参考别人是如何跨过去的。无论哪个阶段的竞品分析,本质上都是为后续的工作做指引。

我当时做安卓桌面竞品分析时,正好是新项目立项,只确定了要做安卓桌面这个产品,至于里面具有的功能以及用户的使用场景、频次、变现方式都不了解。当时做竞品分析的目的就是弄清楚市场的盘子有多大,每家的份额、优缺点和用户的喜好等。

重点是分析出各家产品的优缺点,这样做产品开发时,可以避其锋芒,攻其软肋,成功概率会大一些。

2.筛选出目标产品

一般的原则是按照市场占有率从大到小筛选出排名前4~5位进行分析。除非是做极为小众的产品,普通的产品,比如桌面、电子书、拍照软件、壁纸等,排得上名次的有几百款,还有一些暗黑打法的产品,虽然看不到,但是也有一定的市场份额。简单一些,抓住前几个产品进行分析即可,若满足不了需求,继续增加目标产品。

我筛选桌面产品的方式十分简单,在应用宝和360市场搜索“桌面”,排名靠前的有魔秀、91、go、hola、点心桌面等。根据每家渠道的秉性(主推自家产品,不推或者深藏竞品),我筛出了魔秀和hola两个产品作为分析的重点;老牌的91和go作为备选——曾经火爆的产品,产品思路不一定适合当下。

3.收集竞品资料

以上属于筹备阶段,接下来才进入正题——材料的收集,这是重中之重。能让一个公司决胜千里的就是信息了,我也见过有的公司因一两个有效策略而起死回生的例子。真正核心的信息不一定能搜集到,但是普通信息收集齐全后,经过细致的分析,也有可能获得有价值的信息。以下是我收集桌面竞品的几个信息来源:

·亲自体验。亲自体验竞品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通过亲身感受,对各个竞品有个大体印象,各家的优缺点一目了然,结合自家的实力,在体验的时候,基本上就确定了自家产品的大致方向。我体验了每个安卓桌面后,发现hola桌面与我们最初的构思比较接近,hola就成了接下来竞品分析的重中之重,也是我们用来对标的产品了。

·产品简介。产品最核心的信息都体现在产品简介里。我们之前做手游推广,产品简介的每个字、每句话都是改之又改的,把产品的卖点、特色、优势都浓缩在几百字的产品简介里。所以,我在做安卓桌面竞品分析时,把hola、魔秀桌面的产品介绍单独复制出来,把重点标红用于分析。

·用户评论。此处很多人经常忽略,其实用户评论区的价值还是很大的。从中可以分析出用户的需求、痛点和该产品的问题所在。最重要的是摸清楚用户的需求,我在翻阅了几页用户评论后,了解到用户对安卓桌面的需求就是省空间、壁纸要好看。我们去开发时,会着重优化这两项。

·产品官网。产品官网的价值主要是分析产品的发展历程和公司规模,从中可以评估出我们做出同样规模时需要投入的人力和时间,这些信息往往比较真实,可参考性大。

·百度。我一般搜索的路径是百度-新闻,知名的产品一般都有软文,分析这些软文的内容和发布时间,可以推断出竞品的推广节奏、更新节奏和策略打法。有些类型的产品没有一丁点软文,这个也很正常,忽略这项即可。

·知乎。这个就比较有趣了,经常会收集到一些不为人知的信息。比如某个渠道经常推荐某个桌面,还以为是有进行付费推广的深度合作,后来通过知乎了解到原来是有参股,相当于是子公司。

·询问对方。这就要看运气了,我之前加过某个桌面的运营,作为同行交流了很多信息,当然这个交流是相互的,我提供了我们的变现思路,对方提供了他们的推广思路,互帮互助,大家都少走弯路。

通过以上几种路径,大概两周时间就可以把所需要的信息收集完全,接下来就是信息的处理环节了。另外,收集信息的原则是:无论有无价值,照单全收,分析时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4.分析、输出竞品报告

(1)材料分析

材料分析时要先列好大纲,然后根据大纲填充信息。我做的桌面分析大纲是:产品名称、企业信息、产品简介、产品卖点、推广节奏、其他。将收集到的信息像贴标签一样,分门别类地放到各个模块中,信息筛选的过程就是一个分析的过程,有时候看到的信息和分析的结论可能会冲突,先不用整理,放进去即可。比如APUS桌面,很知名的一个桌面,在各个应用市场却不常见,后来看公司的策略才知道,人家是以海外市场为主,重点推广GP。

(2)输出报告

报告的输出无非是结论,里面包含整理的信息和最终的建议。有的公司要求用PPT,有的用Word,还有的用脑图,各种形式都可以。我比较喜欢用Excel,把收集到的原始信息和报告都放到一个文档中,在分享的时候,也可以找出原始信息讨论。

当然,我做的竞品分析以实用为主,形式略微差些,新人不建议用这种策略,毕竟能做出高大上的文档,在老板面前也是可以加分的。

小结

以上就是做竞品分析必备的四个环节,简单易懂。从价值的角度考虑,简单做完一个竞品分析,对接下来要走的方向基本上有了概念。我当时做完了桌面的竞品分析后,脑海中就有了一年后我们产品的样子和规模,当下把想象变成现实就可以了。

所谓看得再多,不如做一遍。赶紧按照上面的步骤做一个竞品分析吧,收获绝对超出你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