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决策:企业数据的管理、分析与应用
- 顾生宝
- 1913字
- 2025-03-28 23:23:54
2.4 用户购买决策及路径研究
如果说对用户行为漏斗的研究是为了帮助企业理解用户的消费特征,在宏观上制定正确的增长战略,那么用户购买决策及路径研究,就是帮助企业在微观上理解影响用户购买决策的因素,让增长工作能够更接地气,取得好的效果。
本节作为营销科技的扩展及补充部分,主要研究中国用户购买决策的隐含模式、中国一二三线市场的划分、用户渗透过程的可视化(形象的比喻,用户从接触产品到购买的整个过程的可视化过程,就像沙漏里的沙子从顶部往下漏一样),以及用户决策路径可视化。这些研究对企业来说可以起到以下作用:
(1)对于中国用户购买决策可能隐含的模式的研究及探索,能够帮助企业很好地利用这一隐含规律,在市场分析决策方面发挥作用。
(2)对于中国用户一二三线市场结构的研究,能够让企业更好地理解不同层级市场的特点。企业做用户研究的时候,应该基于对大的市场环境分层结构的理解,对用户进行更深入的分析。一切数据分析,都应该建立在正确的商业分析、客观正确的逻辑推演之上。对一二三线整体市场环境的理解及把握,能够保证企业在正确的方向上做分析。
(3)对于用户购买决策路径的可视化研究,能够更好地使用户在用户行为漏斗过程中的转换环节可视化,企业可以更清楚地知道有哪些核心关键点能影响用户的购买决策,在哪些关键环节用户可以随时发生流失,以及针对不同的关键点给用户什么样的活动进行营销。
2.4.1 用户购买决策的秘密
在中国用户进行购买决策的过程中,存在一个隐含模式:用户购买决策很容易受到身边的亲属、朋友的消费行为的影响。例如,在家庭中,妻子影响着一家人的消费决策。在西部的某所中学里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在“00后”的高中学生中,男生普遍是小米手机的粉丝,女生普遍是华为手机的忠实用户。在同事面前、朋友圈中,有人买了什么东西后进行了分享,他的同事或微信好友就会去阅读他的购物体验报告和评论,紧接着去购买同样的产品。在用户圈子内部,很可能存在着一致的消费行为。
根据上面例子不难推导出这样的结论:具有相似的社会背景、个性、兴趣特征的人容易产生相似的消费习惯,用户在做购买决策的时候会受到身边人的影响。
最近比较火的社交电商平台拼多多,就很好地利用了一级社交属性的用户决策方式,拼多多App以打折的形式为潜在用户让利,让购买者选定商品后把链接转发到微信朋友圈中,让朋友圈中的朋友帮忙砍价,这就在不经意之间拉到了新的用户,而用户也得到了一定的优惠,这样就快速实现了品牌曝光。企业在进行用户运营的过程中,需要深刻了解中国用户购买决策的这个隐含的模式,并利用这个模式,在自己产品的销售环节中提升用户的购买体验。
2.4.2 一二三线市场结构现状
研究完个体用户消费决策中的隐含模式,还要了解中国一二三线市场的用户消费特征。移动互联网的普及速度,也引起了中国用户消费方式的变化。企业对大众市场、分级市场的深入理解,能够更好地帮助企业制定相应的用户选择策略,帮助企业做到事半功倍。
如今,大多数人至少拥有一部手机,用户拥有的手机数,反映了在中国这个复杂的多元化市场中互联网渗透率的参差不齐。国内二线、三线城市的人口数量庞大,而手机数量有限,这表明二线、三线城市中存在着未被发掘的商业机会。
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对一二三线城市用户的深入理解,能够帮助企业在合适的时机选择进入正确的市场渠道。在进行市场分析的时候,也可以充分利用手机数统计等相关数据,作为开拓市场时的参考。
2.4.3 用户渗透过程可视化
在用户行为漏斗模型中,在不同阶段的用户具有不同的特征。一部分用户可以最终进入实际交易环节,另一部分用户则流失了。“渗透”是一个很形象的比喻:用户接触企业产品、浏览产品页面、下单的整个过程,就是一个逐步渗透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用户都可能会发生流失。用户进入用户行为漏斗之后的渗透过程如图2-6所示。
以电商渠道为例,在渗透过程中,用户在页面入口处、跳转处、支付入口处等任何一个关键节点都可能发生流失。对于有电商网站的企业,可以在网站的相应页面中,进行相应的数据埋点,采集相应的数据,这样用户在购买路径中各个环节的流失情况会比较清晰,利于企业发现线上哪些环节可能出现问题。

图2-6 用户渗透过程
2.4.4 用户决策路径可视化
用户决策路径可视化,是指通过浏览器、电商平台入口或者线下入口,在用户从决策到购买的整个过程中进行监控,并对整个过程做可视化处理,如图2-7所示。

图2-7 用户决策路径可视化
用户决策路径可视化能够帮助企业更加清晰、直观地发现哪些领域需要多投入资源,哪些领域需要适度减少投入。
在具体实践中,大多数企业其实很难做到用户路径完全可视化,但是可以按照这种思路,研究各种线上、线下的入口,研究转化及流失环节,对局部可控部分进行相应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