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印第安人为什么要称马铃薯为“爸爸”?

作为仅次于小麦、水稻和玉米的全球第四大重要粮食作物,马铃薯不仅有着广泛的种植面积,而且拥有悠久的栽培历史,至今已经成为各国饮食和烹饪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马铃薯自古就有,它的原产地是南美洲。大约公元前200年,秘鲁印加古国的印第安人最早开始种植马铃薯,还给其取名“Papa”,“Papa”音译成中文也就成了“爸爸”。为什么印第安人要将马铃薯称为“爸爸”呢?这是因为他们生活的地区非常适宜种植马铃薯,而马铃薯也是印第安人的主要食物之一。印第安人不仅十分尊崇马铃薯,而且还将其塑造成保护印第安人的英雄和神灵。将马铃薯称为“爸爸”,即很好地反映了印第安人与马铃薯的这种亲密关系。

此外,马铃薯还有许多亲昵的称呼。如意大利人称它为“地豆”,法国人称它为“地苹果”,德国人称它为“地梨”,美国人叫“爱尔兰豆薯”,俄国人叫“荷兰薯”。在中国,东北人叫它“土豆”,西北人叫它“洋芋”,华北地区叫它“山药蛋”,江浙一带则称它为“洋番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