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常生活到卫生保健
为使朋友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多了解一些卫生保健常识,真正做到未病先防,预防为主。我根据多方参考和临床经验的心得体会,简单写出以下保健常识,供朋友们借鉴。
先从人的日常生活谈起,我们中华民族有几千年的文明史,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在无数次与疾病作斗争的历程中,总结和体会出许许多多预防保健祛病养生的道理来。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就心慌。说到吃,只要是正常的生存都离不开吃。然而吃也有吃的学问,你可知病从口入。
“早饭吃好,午饭吃饱,晚饭吃少。”仔细想想,这句口头语有一定道理。早晨刚起床,食欲很差,而时间也紧张,上午要工作劳动,如果不吃早餐,忍饥到中午会形成慢性胃病。所以要吃早餐,由于时间紧张,食欲也差,可能会吃得少些,但要尽量吃好一些,也就是营养价值高一些,这样对身体才能有益。而中午吃饭要填补早餐之不足,供给下午工作需要的能量,所以要吃的花样多些、饱些。下午要工作、要运动,午餐吃得饱些没大问题,而晚饭就不同了。晚上吃过饭后不久就要休息、睡觉,而且晚上一般活动较少,看电视、打牌等都是坐着不动,吃多了不易消化,容易停食伤食。所以晚饭要少吃,尽量吃容易消化的食物。
“吃饭多喝汤,胜似开药方。”意思是吃饭的时候一定要多喝些稀汤,吃馒头、吃米、吃面、吃菜等又干又咸,所以一定要喝一碗稀汤,以保证胃里干湿平均。汤液能够刺激胃腺分泌,振奋食欲,帮助消化吸收,让胃里不缺阴水而感到舒服。豆类稀汤还能清热下火、利尿解毒、加速代谢、健脾补肾,好处多得很。
而现今社会上的年轻人,由于工作劳累,且又贪玩手懒图省事,早餐不吃,午餐在外面随便买点快餐喝点水,晚餐零食小吃随便凑合。长此以往,就容易患慢性病和热毒病症。我每遇这些年轻人来看病,都是劝他们要多喝稀饭,绿豆、红小豆、豇豆、小红皮花生、大米等熬稀饭喝可利尿解毒、活血益胃。并告诉他们养成吃饭多喝汤的良好习惯,比经常不喝稀饭,到病了的时候再去求医花钱要好很多。
诗翁陆游曾写有“食粥”诗:“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眼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金匮要略》《医宗金鉴》多个药方治病用药后皆令患者食粥调养。
“粗茶淡饭,吃成铁汉”,“薄味要食,厚味有节”。简单地说出了一个很深刻的道理,虽然是一些很普通的食物,适口性可能很差,比不上大鱼大肉、山珍海味好吃,可它也含有人体必不可缺的营养物质,甚至营养价值还偏高,对身体很有益。有些细米白面,适口性虽好,但不一定比粗粮营养全面。另外,由于现在的人,体力劳动不强,体能消耗都很少,如果鸡鸭鱼肉吃得多了,看着是好东西,吃到胃里消化不了、吸收不了,好东西就会变成坏东西了,变成热毒之气对身体产生危害。所以,要求人们吃饭不要单一化,好的东西不多吃,差的也适量吃一些,不要挑食、偏食,真正做到“薄味要食,厚味有节”,从而达到“吃成铁汉”健康强壮之目的。
“若想身体安,留得三分饥与寒。”明确指出了要想身体健康平安,吃饭就不能吃得太饱,穿衣也不能穿得太暖。吃得太饱消化不了对身体有害,穿得太暖不能激发自身的抗寒能力,也懒得活动锻炼身体。“吃饭不可太饱,睡觉不可太少,饮酒不可过量,做爱节减最好。”不会休息的人就不能工作好,只有休息好,才能身体健康、精力充沛。“睡觉不蒙首,能活九十九”,“晨起早练,体强身健”,“吸烟喝酒是恶习,过用烟酒伤身体”。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各种慢性疾病如癌症等的发生,其主要原因与吸烟饮酒关系很大。
“当今人生三大害,贪财、嫉妒、多做爱。”贪财就要多做工,工作太多太重自然就很辛苦,辛苦过度就会伤害身体。嫉妒别人就会生气动怒,生气动怒只会害自己。《黄帝内经》说百病皆生于气也,所以,最好是处事不要嫉妒,遇事不要动怒,学学“知足者常乐,能忍者自安”的道理。凡事把心放宽,有容人容事之量,快快乐乐、从从容容过一生。
当今社会改革开放,经济增长,个别赶潮流者手足宽裕便“温饱思淫欲”,寻欢作乐,花天酒地。“世人何而寿命短,暧昧床前不节减”。两千多年前的医学书祖《黄帝内经》开篇就已告诫人们“勿以酒为浆,醉以入房,欲竭其精,耗散其真”。人体三宝:精、气、神,泄精多了即损气,气虚则神散,长久耗散肾中精微真气则精神萎靡、少气乏力、身体虚弱、免疫低下,病魔多可乘虚而入。
医学专家最近推出了防病口诀:“吃大豆,睡好觉,常运动,常欢笑,吃蔬菜,防肥胖。”非常精炼有道理,很值得学习。我总结的防病日常饮食的“十多十少”,请朋友们参考:少荤多素、少盐多醋、少食多餐、少辛多甘、少馍多菜、少冷多热、少干多稀、少生多熟、少烤多炖、少陈多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