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王小鹰与《你为谁辩护》

最近中央电视台播放的11集电视连续剧《你为谁辩护》,以它法庭内气势恢宏的精彩舌战和法庭外的情感纠葛的委婉细腻,引起许多观众的兴趣。特别是律师,更有着不同一般的亲切感受。据说,像这样全景式反映我国当代律师生活的作品,新中国成立以来还是第一部。

早在去年11月间,我就在《文汇电影时报》等报上读到《你为谁辩护》在上海试播引起巨大反响的消息,当即挂长途向王小鹰表示祝贺,并急切地问她合肥什么时候能看到。小鹰在电话里告诉我,中央电视台已安排,待《渴望》播完后,每天在黄金时间播映。

52万多字的小说原著《你为谁辩护》,是小鹰花了3年而创作的长篇处女作。记得1986年,我们回沪过春节时就听说她正在跟着一位叫赵珪的女律师当兼职律师,体验生活,准备写一部长篇,从律师生活的视角展示当代社会生活丰富多彩而又复杂沉重的画卷。当时,她从《萌芽》编辑部调上海市作协任专业作家不久,既有着一种几近竭泽而渔的危机和困惑,又有着一种决心超越自己过去的阴柔走向阳刚的自信,于是她决定沉入生活的底层,去接触、熟悉新的人物,新的天地。小鹰创作时神情专注,入情入境,在家里也常常是行色匆匆、若即若离的状态。她对我们说,她这两年可真累,几乎是天天跟着赵珪律师上下班,一起跑法院摘录案卷,一起和当事人谈话,一起挤公共汽车,东跑西颠地调查取证,一起颠来倒去反反复复分析案情,一起体味办案成功的喜悦和不被人理解的怨怒,甚至谩骂攻击。

小鹰非常敬重她的女主人公梅桢的生活原型赵珪律师,敬重她忘我的工作精神和高尚的人品,至今她们还经常来往。特别是谈到赵珪律师在一次法庭辩论结束回家看望病中的丈夫而见到的却是亲人的骨灰时,小鹰总是激动得难以遏制。看得出,当时小鹰的创作激情已经在她的胸中沸腾了,一个当代杰出的女律师梅桢的艺术形象已经在她脑海活跃了。

1988年,小鹰先把刊载《你为谁辩护》的两期《啄木鸟》杂志送给我们看,去年又把新出版的这部书送给我们。不久,家中便告诉我们,浙江电视剧艺术中心和中国电视剧艺术中心都要改编这部小说。小鹰的作品严肃,做人也严肃,她说既然已经答应了浙江台就不能三心二意了,“一女不许两家人”。

“文革”中王小鹰从下放的安徽皖南回城后一边当描图员,一边坚持业余创作。1982年毕业于华东师大中文系。为了创作《你为谁辩护》,她特地从华东政法学院借来一大摞法律教科书,一本一本地啃,其时她已年近不惑,这是需要相当毅力的。去年,小鹰在经历了一场大龄妇女生育的惶恐与痛苦之后,第二部长篇也随着她的小宝贝的诞生而诞生了。

1991年3月2日《安徽法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