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关注生活中的点滴
——孕3月胎教课程
胎儿比想象中聪明
——第9周胎教课程
1 母子变化
胎儿变化
形成手指与脚趾
怀孕第九周时,胎儿的尾巴开始消失,背部挺直。手臂逐渐变长,同时形成了手臂关节,所以可以随意弯曲,而且形成了手指和指纹。腿部开始区分为大腿、小腿和脚,同时形成脚趾。随着胎儿肌肉的发育,准妈妈在进行超声波检查时能感受到胎动。
眼皮逐渐覆盖眼睛
脸部形成了基本的轮廓,而且脸部肌肉也逐渐发达。几周前开始形成的眼皮渐渐覆盖眼睛,同时外耳的形状清晰可见。除了形成上嘴唇外,还形成了连接头部和身体的颈部,因此脸部轮廓基本形成。
准妈妈变化
会感到腰部酸痛
随着子宫的增长,准妈妈会感觉到整个身体都在发生变化。下腹部和肋部开始出现疼痛,双腿麻木,同时又紧绷得发痛,腰部也会逐渐酸痛。虽然这是比较正常的现象,但是如果疼痛时伴有出血状况就必须去医院治疗。越害怕疼痛对于疼痛就越敏感,所以最好保持平和的心态。
出现更多的皮肤疾病
在此时期,绒毛膜性腺激素的分泌最多。对于月经前皮肤问题比较严重的准妈妈而言,怀孕后还会出现同样的症状。当然,也有部分准妈妈的皮肤会变得比平时还要细嫩。怀孕时荷尔蒙的影响是因人而异的。如果皮肤疾病比较严重,就应该特别注意清洁皮肤了。
2 聆听外面的世界
听觉系统是胎儿与环境保持联系的主要器官,也是进行听力训练即胎教的物质基础。因此,近来人们对胎儿听觉功能研究越来越重视了。我们大人是用眼睛看这个世界,用耳朵听这个世界的。腹内的宝宝能听见外面的世界吗?许多人都表示怀疑,其实他也在听呢。
宝宝依恋母亲的心音
我们都知道,出生几天的宝宝,哭闹是常有的事。但是如果母亲把宝宝抱在左胸前,宝宝会很快静下来,安然入睡;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胎儿在母亲体内时,就已习惯了母体血流的声音和血管(心脏)的搏动。出生后,宝宝的耳朵贴近母亲的左胸脯(即心脏的位置),这种声音和搏动,把宝宝带回昔日宁静的日子和安全的环境中,这种早已体验过的安全感是任何优美的催眠曲都无法比拟的。
胎儿的眼、耳、鼻、皮肤等感觉器官,在妊娠早期就已经形成,但是功能的建立和发展,则是妊娠中后期的事。
TIPS
胎儿能听到声音之后,爸爸妈妈应为胎儿起个乳名,让这亲昵的呼唤每天伴随胎儿。待胎儿出生后,很短时间内就能对爸爸妈妈呼唤他的名字做出明确的反应,比起那些出生后才起名字的宝宝要灵敏得多。
“宫”内的“小窃听者”
据最新的研究结果得知,妊娠期间,母亲的子宫是一个非常“嘈杂”的场所,因此,有大量的声音传入胎儿耳内。在传入胎儿耳朵的声音中,最为嘈杂的是母亲胃内发出的咕噜咕噜的声音。另外,即使是父母比较微弱的谈话声,胎儿也会全神贯注地倾听他们的谈话。
支配胎儿所处环境的声音,毕竟是母亲那富有节奏的心脏搏动声。如果心脏搏动节奏正常,那么胎儿就知道一切正常,胎儿也会因感到所处环境而感到安全。
宝宝在子宫内聆听外面的世界并不是没有科学根据的。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借助于B型超声波诊断仪,人们已能观察到胎儿在母体子宫内的活动情况,以及吞吐羊水的有趣模样。当胎儿听到音响时,胎心音会变快;听到汽车的喇叭声时,会出现频繁的胎动。用光照射准妈妈的腹部,胎儿会有眼球活动。
有人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在准妈妈妊娠期间,给宝宝起一个小名,并让父母常常向腹中的胎儿呼唤他的小名。胎儿出生以后,当他听到呼唤他的小名时,会突然停止吃奶或在哭闹中安静下来,有时甚至会露出似乎高兴的表情。这项试验的结果,至少能说明胎儿在子宫内就有听力。
做母亲的也常常讲起自己的亲身体会:如猛然一下关门声,腹中胎儿竟会缩成一团;置身于车水马龙的街头,嘈杂声与喇叭声常会引起胎儿频繁的胎动。
专家们认为,胎儿在宫腔内被羊水包围是生活在一个水环境中,而水对声音具有选择的过滤作用,它能除去一部分低音而对高音则有过多的保留,故而胎儿对高音有更加强烈的敏感性。
以上的论证及实验都说明,胎儿对母体及母亲的声音具有依赖性与敏感性,这是与胎教直接有关的问题。
胎儿听觉何时发育
研究表明,在胎儿的几种感觉器官中最为发达的就是听觉系统。在受孕后的第四周,胎儿听觉器官已经开始发育,但是,这时胎儿听觉神经中枢的发育尚未完善,所以还不能听见外面世界的声音。到了第二十五周,胎儿的传音系统已经基本发育完成, 28周时胎儿的传音系统已充分发育并且可以发生听觉反应,这个时候,胎儿就已经具备了能够听到声音的所有条件。
胎儿对声音具有分辨能力
研究表明,胎儿对声音具有分辨能力,对不同的声音,有着不同的反应,对不同的音乐,表现不同的喜恶。研究证实,舒缓轻柔音乐和强节奏的音乐对胎动和胎心变化有不同的影响。如果给胎儿节奏强的音乐刺激,胎动次数明显增加,胎动的幅度也变大;当给胎儿舒缓的音乐刺激的时候,胎动次数明显地减少,心率也逐渐减慢,胎儿看起来像处于安静的睡眠状态。
给宝宝播放一段音乐
波兰音乐家肖邦的《小狗圆舞曲》是一首优秀钢琴作品,它的艺术性很强,生活气息浓郁,雅俗共赏。
这首圆舞曲音乐描述了小狗咬着自己尾巴原地打转的有趣情景,亲切活泼、短小通俗,旋律悦耳动听、富有动感。因为篇幅短小、演奏速度快,深受大家喜爱。这首乐曲又称为《一分钟圆舞曲》,而实际演奏时间则在一分钟以上。
圆舞曲:圆舞曲主要用于音乐会演奏和舞会演奏。用于舞会演奏的圆舞曲也叫华尔兹,原为奥地利、德国民间的3拍子舞蹈,18世纪后半叶风行于欧洲各国的各种社交舞会,整个19世纪在欧美舞曲中占主导地位。
肖邦:伟大的波兰音乐家,年少成名,后半生正值波兰亡国,在国外度过,创作了很多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钢琴作品,以此抒发自己的思乡情、亡国恨。肖邦晚年生活非常孤寂,痛苦地自称是“远离母亲的波兰孤儿”。他临终嘱咐亲人把自己的心脏运回祖国。舒曼称他的音乐像“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向全世界宣告:“波兰不会亡”。其一生不离钢琴,被称为“钢琴诗人”。
TIPS
早产儿因为保温箱中的氧气导致视网膜受损,可能罹患“早产儿视网膜症”,主要是因为视觉神经尚未形成之故。所以若宝宝是早产儿,一定要进行特别的护理,以防留下遗憾。
3 宝宝也能感受到明暗的变化
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以为,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即使到后期眼睛已发育成功,但两眼也是一抹黑,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胎儿生活在羊水的海洋里,外面的世界层层设防,除了羊水、羊膜外,还有绒毛膜,最后又加上子宫。如此“庭院深深”,一般光线自然很难透进。因此,子宫世界充满了黑暗,胎儿在这黑暗的条件下没有看东西的需要,也不可能看见什么东西。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胎儿的眼睛并不是完全看不见东西。他能感受到光线的明暗变化。
4 宝宝还能学习呢
人们常说宝宝是一张白纸,这种说法是不确切的。因为宝宝从出生第1天起就能辨认出母亲的声音,因为在母亲腹中就已经熟悉了这个声音,而且对这种声音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其实,早在胎儿时期这张白纸上就已经开始描绘图画了。
深居“宫”中的宝宝伸出小脚来探测胎盘,“这是什么东西?”经过几个回合的研究,他终于放心了,确认这是一个柔软、安全的物品;一转身,他的手又碰到了漂浮在旁边的脐带,“这又是什么东西?”很快,脐带就成了胎儿的玩具,一有机会便抓过来玩弄几下;对于包围着他的羊水,宝宝更是潜心研究,不时地吞咽几口品尝一下;母亲子宫的血流声、肠道的蠕动声以及心跳的搏动声,对于它来说无异于一首美妙动听的曲子,统统被收入大脑,储存进记忆系统,以致出生后依然念念不忘。对于外界传入的音乐声,胎儿也颇感兴趣,转动头部,让耳朵贴近外部世界认真倾听。久而久之,一旦这种声音传过来,胎儿便会产生一连串的反应动作。
这一切都说明,子宫内的小生命已具有学习能力了,他将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抓紧学习。学习呼吸、学习吞咽、学习吮吸、学习运动……而且能通过母亲传递过来的信息揣摩着母亲的心绪,感受母子间的心理感应。
鉴于胎儿具有这种潜在的学习能力,准妈妈在妊娠期间,尤其是后期应强化与胎儿的互动交流,及时施行早期胎教,通过各种可能的渠道,使胎儿接受有益的刺激,获得良好的胎内教育。
5 宝宝萌发的意识
现在,对于胎儿有没有思想活动,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但无论如何不应忽略胎儿6个月过后意识必会萌芽这一无可辩驳的事实,否则很有可能影响胎儿神经系统的发育。
当然,6个月以前的胎儿,所受到的影响,虽然不能说是全部没有意识反应,但大部分都是躯体上的。在这一期间,胎儿的意识很少受到应激反应的影响,这是因为胎儿的大脑尚未成熟到将母亲的情感信息转换为情绪的地步。
拿生气来说,生气是原始的情感。这一情感,只有当胎儿在大脑更为高级的中枢捕捉到鲜明表象和特征时,才会转换为复杂的情绪,若想产生出复杂的情绪,胎儿必须首先感知母亲的情感,并对其加以分析,然后才能做出适当的反应。
这也就是说,要把情感或感觉转换为情绪,需要有一个感知的过程,而且要求大脑皮质具有复杂的心算能力。研究表明,胎儿在6个月以后,开始具有明确的自我,并能把感觉转换为情绪。这时,胎儿的性格、个性逐渐通过母亲的情绪信息得以形成。
随着胎儿识别能力的不断提高,理解情绪的能力也在不断地增强。胎儿就像一台不断被存入程序的计算机,最初只能解开极其简单的情绪方程式。但是,随着记忆和体验的加深,胎儿渐渐会解开极其复杂的“思维线路”。
我们都知道,生物是由简单向复杂逐步进化的。胎儿也是如此,在长达9个月的胎儿期内,由受精卵演变成具有复杂的大脑、神经组织以及躯体的人体。与此相同,胎儿的精神也是由无意识的存在,发展成为能够记忆和理解错综复杂的情感和情绪的存在。我们不能不为造物主的神奇而感到惊叹!
6 妈妈宝宝猜谜语
在算出了宝宝的出生日之后,准妈妈一定格外地开心。今天就和胎儿一起猜猜谜语,准妈妈可以一边发挥想象力,一边轻声地念出来,这些意念的作用是非常奇妙的。也许,等到宝宝出生了,长大了,对于谜语会特别感兴趣,一听就能猜出来,这是不是要归功于准妈妈的胎教成果呢?
7 胎儿喜欢听爸妈说话
有研究表明,胎儿在出生的第一天就能辨认出妈妈的声音。当宝宝开始哭的时候,妈妈立即和宝宝说话,比如说:“乖宝宝不哭,妈妈在这里陪着你。”然后用温柔的双手轻轻地拍一拍胎儿的背部,抚摸一下宝宝他就会停止哭泣。
说话时的态度非常重要
现在准爸爸妈妈之间的说话声、快乐的笑声或者充满甜蜜的窃窃私语声都会被胎儿听到。父母千万不要以为胎儿什么能力都没有,就不顾自己的言行,甚至吵架等,而是应该将胎儿当成一个正在认真倾听的朋友。父母还要养成和胎儿经常耐心对话交流的习惯。
说话的内容很广泛
有时候,准妈妈看到这里会想,要和宝宝说些什么呢?其实说话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既可以是美好的祝福,也可以是亲切的话语,更可以是生活中的小事情、工作、看书心得、娱乐都可以详细的讲述,只要你有心,总会有很多话想要对胎儿说。准爸爸工作了一天,在下班回家的时候就可以对胎儿说:“亲爱的宝贝,我回来了。宝宝,爸爸今天很想你哦!匿想爸爸吗?”然后轻轻地抚摸一下胎儿。
8 给胎儿讲故事
如果主人有一个聪明的小伙计,他既顺从听话,又能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行事,那主人多幸运啊,他的家又该是多安乐!
曾有这样一位聪明的小伙计汉斯,一次主人让他去找回走失的牛,他出去后好长时间没回家,主人想:“汉斯多忠心,干起活来多卖力!”可这么晚他还没回来,主人担心他出意外,便亲自起身去找他。
他找了好久,最后总算瞧见汉斯在宽阔的田野另一头,正一蹦一跳地朝他迎面赶来。“喂!亲爱的汉斯,我打发你去找牛,找到了没有?”主人走近问。“没有,老爷。我没有找到牛,不过我也没去找。”小伙计回答到。
“那你去找什么了,汉斯?”
“我去找更好的东西了,很幸运找到了。”
“是什么,汉斯?”
“三只山鸟。”小伙计答道。
“在哪里?”主人问。
“我见到一只,听到一只,然后拔腿去赶第三只。”聪明的小伙计回答到。
——《格林童话》
TIPS
孕妈妈的思想活动对于胎宝宝大脑发育的影响至关重要,孕妈妈与胎宝宝之间是有信息传递的,若孕妈妈始终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则可使胎宝宝不断接受刺激,大脑神经核细胞的发育也得到促进。因此,孕妈妈勤于动脑,会给胎宝宝良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