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走进红色纪念馆(套装12册):陕西12家红色主题纪念馆
更新时间:2021-11-12 15:25:38 最新章节:主要参考文献
书籍简介
本套书选取陕西各地具有代表性的12家红色主题纪念馆,以基本陈列为依托,以馆藏革命文物为特色,深入挖掘文物背后的革命故事和革命精神,着眼讲述中华民族反帝反封建的抵抗史、图强史,讲述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进行不屈不挠的革命史、解放史。馆内蕴藏大量的革命文物,其是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生动教材。希望本套书的出版发行,为广大读者学习革命历史、中国共产党历史提供生动有力的教材,为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品牌:大吕文化
上架时间:2021-06-01 00:00:00
出版社:西安地图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大吕文化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养育孩子不能在真空的环境下进行养育子女更为艰辛,有很多实实在在的困难然而父母能得到的帮助常常比较有限父母都是普通人,并没有什么超能力父母孤立无援,束手无措——为什么父母为了孩子能够获得良好的教育资源,不得不牺牲自己的生活质量?为什么父母会很担心自己的孩子无法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导致了父母鸡娃,给孩子带去了极大的压力和焦虑?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生小孩?……我们还要重蹈传统养育的覆辙吗?百万级畅社科17.7万字
- 会员本书依据“产才教城”互动发展分析框架以及国内外最新职业生涯发展及创业相关理论,基于对国家“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需求的结合思考,衡量成渝地区高校就业创业导向与区域产业集群发展趋势的契合度,研究两地高校现有就业创业指导模式的优点与不足,构建出一套以成渝双城区域产业发展为导向、多方市场主体参与、能动态适应人才市场需求的产才协同就业创业指导体系。本书主要涉及对六部分内容的分析社科8.3万字
- 会员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政治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但在学术命题、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学术标准、学术话语上的能力和水平同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还不相称。进一步深入系统研究中国政治道路、政治实践及政治经验,讲好中国政治发展对人类社会的伟大贡献,超越西方政治理论,提升中国政治学的国际话语权,都需要在建构中国政治学知识体系方面有重大突破。为此,应以政治学“三大体系”建设为依托,社科28.2万字
- 会员本书以“教育理论教材分析设计与实施反思与建议”的内在逻辑主线将元素周期律、物质的量、化学键、元素化合物、金属钠、乙烯、乙醇、甲烷、化学能与电能、化学反应速率等中学化学教学重点内容进行研究性教学的设计及实践。本书可供高等院校相关化学教育专业教师及学生参考,或作为学科教学(化学)研究生教材使用,或作为高中化学教师授课教参。社科8.3万字
- 会员随着我国高等法学教育目的之变迁,“单一型”KAQ法科学生培养模式逐渐演变成了法科学生“多元”KAQ培养模式。在新时代法治中国的背景下,我国高校应立足国情,并参考域外改革的成功经验,将法科学生“多元”KAQ培养模式目标定位为以培养法官为主,培养律师为次。在此培养目标之下,课程设置多样化,打造融知识、能力和伦理一体的综合性课程;教学方法多元化,重点提升传统讲授法的教学效果;考试制度则要严格化并有所创新社科9.8万字
- 会员就业是民生之本。国家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2021年8月,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大学生就业指导作为社会职业指导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完成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社会责任的重要环节。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高校肩负着为党社科15.2万字
- 会员本书将马克思主义美学馆与中华美育相结合,在高校开展的美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本书书以古今传承、中西融合、校园内外为主线开展研究,美育课程、美育实践、美育思政于一体开展教书育人;聚焦美育与科学的辩证关系及美育与前沿技术开展美育科学研究;以传承和弘扬中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中华美育精神为主线开展文化传承;以美育促进个体全面发展和浸润中小学教育为目标实现社会进步。本书可供高等学校师生美育素质教育与学习使用,也可为社科13.3万字
- 会员《高考志愿填报指南:看就业、挑大学、选专业(2024年版)》以职业生涯规划为目标,针对院校[本科院校、高职(本科、专科)院校、独立学院、军事院校、港澳台高校等]和专业进行了“三维立体”的剖析。答疑解惑:以提要和问答形式阐述了高考志愿的政策动向、填报方法、技巧、注意事项、疑难问题。针对专业:详细介绍所有本科和专科专业的特点、选科要求、就业前景、考研方向、推荐学校等信息。针对学校:分省市绘制院校的地理社科63万字
- 会员本书第一章到第四章阐述系统梳理了劳动经济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以及人力资源产业理论,为数字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详细阐述了数字人才培育在技术创新、数据分析、网络安全、数字产业化等多个领域的重要意义。第五章到第八章针对数字人才培育的历史经验与国际借鉴,本书从技术驱动、跨界融合、战略引领三个角度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总结了国际上的先进教育理念和多元化教育模式。在此基础上,书中提出了数字人才培育机制与数社科19.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