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陶月

见对方一再拒绝,陶明心底失落,却也不想逼迫过甚,遂道:

“小友误会了,老夫所求,并非你的宝术真传,只想请小友出手,为我复刻一些特定的灵种罢了,绝无觊觎之心。”

皮修远闻言,脸上苦涩更浓,心中哀叹:

“横竖都是陷阱!

我若不答应,他转头便将这消息捅给宗门,宗门只需查我账目流水,这秘密迟早暴露。

此术是我半生心血所系,更是我未来道途最大的依仗,绝不愿为他人所知,更不愿献与他人……可我若答应,待我将复刻好的灵种交予他手,以他的眼力和心机,难保不会从那些灵种上窥得几分门道,届时纠缠必定更深。”

他垂下眉眼,心中五味杂陈,后悔方才为何不直接卖了紫陌竹了事,更后悔一时口快,戏谑对方脸皮厚。

短短一炷香,心情已从“狭路相逢”跌至“进退维谷,骑虎难下。”

纠结半晌,皮修远终是抹了把额头的细汗,抬起虚弱的手臂,抱拳道:

“前辈若有所需,还请将需要复刻的灵种与对应成株交予在下。”

陶明闻言,爽朗一笑:

“老夫此刻暂无急需,尚未想定具体要复刻何种灵种,此等机会珍贵,需细细思量,不如这样,此次机会暂且记下,待日后思虑周详,再寻小友相助如何?”

皮修远心中那刚放下的石头又悬了起来,暗骂一声:

“老狐狸!”

然而这次,他倒是冤枉了陶明,后者此刻手中并无任何道种配方,确实不知当下急需何种灵植,这番言语只为日后留个余地罢了。

二人又虚与委蛇地交谈片刻,最终,陶明以一批成熟的出雨花,外加八枚灵石,换得了那袋紫陌竹种子,却绝口不提交换出雨花种之事,同样给自己留足了转圜空间。

皮修远眼皮直跳,却又无可奈何,只得摆摆手,与陶明告辞。

“期待小友宝术功成之日。”

留下悠悠一句话后,陶明拂袖离去,心中爽快。

“此子天赋异禀,潜力非凡,不宜结怨,维系这一层关系,日后或有大用。”

经此一番交锋,陶明豁然开朗:

以前收购灵种,多着眼于短期买卖,未曾考虑过围绕特定道种配方进行长期培育。

此番思量,或许该设法入手一份道种配方,若能炼成,或可一解体内灵气之困。

又在坊市花费一枚灵石,购得一罐用于培育紫气籽的辅助灵物“紫蕴灵膏”。

目前为止,三十枚灵石共花去十六枚,尚余十四枚。

稷后土中,三亩半一品灵田沃土生辉,一亩三品灵田灵气氤氲。

陶明将星星草种、玄灵草种、盛水桂圆、紫陌竹种依次点入灵壤,星星草与玄灵草,只需灵田本身蕴养的灵气滋养,无需额外施肥。

盛水桂圆与紫陌竹却不同,前者需动物粪便为肥,后者则需紫气浇灌。

家中并无现成兽粪,小浣熊托腮凝思,乌溜溜的眼珠一转,忽地灵光乍现,眼睛眯的细长,盯向田埂上的银蛇丝丝甲。

“丝丝甲,你是灵兽,这排出的秽物定非凡品,滋养灵田事半功倍——为了咱们的灵田,委屈一下?。”

小浣熊双掌叉腰,一副大义凛然的模样。

丝丝甲闻言,银鳞炸起,声音凄绝:

“小浣大人,放过我吧,我们灵蛇真的不拉屎啊。”

陶明瞥了一眼,心道这小家伙若是有实体,怕是真能做出亲力亲为的壮举。

一旁静坐的陶月,素裙曳地,以袖掩面,眉眼弯弯,水波般的笑意在眸中流转,无声莞尔。

陶明寻了处空地,埋下一枚蘑菇种子,心念微动,丹田内万象回春种青光大盛。

顷刻间,一株需五人合抱的硕大紫色蘑菇破土而出,亭亭如盖。

他掏空菌柄内部,整理出一间精巧的蘑菇屋,又从锦囊中取出一套素雅的凡俗家具布置妥当,这才请陶月入住。

毕竟稷后土并无屋舍,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纵是修士无需眠宿,总在田间垄上盘桓,也显得怪异。

“多谢爷爷。”陶月眨眼,眸中秋水盈盈。

陶明脚下一个趔趄,连连摆手,轻声道:

“下次莫要这么叫......”话到嘴边却又顿住,表面上的年龄鸿沟摆在眼前,偏生自己又给她冠了“陶”姓,不唤“爷爷”,又该唤什么?

“那我以后便唤你‘陶明哥哥’可好?”

陶月仿佛看透他心中所想,眉眼舒展,笑意明媚如春光。

“小浣熊同我说了,你实际年岁只长我几岁,是因一场变故才成了这般模样。”

陶明眉峰微挑,只觉眼前少女气质陡然一变,心念电转间,豁然明朗:

“是我先入为主了,观陶月形貌,以为她不过十五六稚龄,实则应有十七八了,她只是失忆了,而我却一直将她视作失智......”

心中虽如此想,面上却不动声色:

“那小浣熊,可还与你提过旁的事?”

陶月轻轻摇头。

陶明微微颔首,看来这小家伙还算有分寸,秘偶之事与她失忆的根由,并未泄露。

“我想跟你出去走走。”

陶月忽然开口,眸光清亮,直直望来,照得人心恍惚一阵。

他不自觉地抬首望向天际那枚灼灼如火的凤凰花图腾,又低头看向墨发束起,杏眼破云的少女,低眉颔首间,竟与那朵凤凰花一般清越嘹亮。

“好。”

他听见自己的声音应下。

时值盛夏,本该是万木葱茏的时节,云山镇周遭的山峦却透着一股萧瑟荒凉,宛如秋季。

晨雾浮动间,枯黄的山岩裸露,植被稀疏,与百里之外青石镇的景象迥异。

云山镇曾也是地主云集之地,掌控四品灵田者曾有五指之数,然近些年不知何缘故,各家地主纷纷远徙,唯余郑家一枝独秀,待郑家也搬离后,此地便再无四品灵田地主坐镇。

地主离去虽减轻了佃农的租赋,却也失去了修士庇护这一层无形的屏障,常有散修途经此地,随手掳掠青壮充作农奴,镇中百姓惶惶不可终日,忧虑深重。

金黄与深红的落叶铺满林间小径,陶月足尖轻点,在树梢间纵跃穿行,引得树枝微微晃动,她回眸一笑,身影灵动,将陶明远远抛在身后,偶尔停下稍待片刻。

繁密叶片光斑中露出一点女子的明媚,陶明顿觉窘迫,非是他不愿快行,实是这具老迈身躯,筋骨衰朽,比不得年轻人的矫健。

望着那蓬勃的朝气,他对延寿之法的渴望又深了几分,只是诸事缠身,经营灵田已耗费心力,一时难以分心。

不过,待三颗基本种圆满,或可增寿数十载,倒也不算急迫,陶明压下那点难堪,提气追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