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遗诏惊雷

地道里的寒气渗入骨髓。沈知意跟着孙思邈在黑暗中摸索前行,老院判手中的灯笼只能照见方寸之地,四周弥漫着陈年的霉味与药香。

“小心台阶。“孙思邈突然停步,“从这里开始,就是尚食局的地界了。“

沈知意数着脚步,第七步时脚尖触到冰凉的石阶。台阶陡峭潮湿,她不得不扶着墙壁慢慢下行。指尖触到某种粘腻的苔藓,带着诡异的温热感。

“别碰!“孙思邈低喝,“那是'血苔',剧毒之物。“

沈知意连忙缩手,却在收手的刹那摸到墙壁上一道凹痕。就着微弱的灯光细看,竟是个莲花形状的刻印,与太后给她的玉牌纹样一模一样。

“孙大夫,这标记...“

老院判的灯笼突然剧烈晃动:“果然在这里...“他颤抖着从怀中取出一把铜钥匙,插入莲花中心。墙壁无声滑开,露出个狭小的密室。

密室里只放着一盏青铜灯台,灯油早已干涸。孙思邈用火折子点燃灯芯,幽蓝的火苗“噗“地窜起,照亮灯台上镌刻的小字:

「景和十四年,沈蘅埋骨于此」

沈知意倒吸一口冷气。景和是先帝的年号,而沈蘅...正是那位殉葬的沈昭仪!

“孙大夫,这...“

“时间不多了。“孙思邈从灯台底部旋出个暗格,取出一枚青铜令牌,“拿着这个,能开冰窖内室。“

令牌入手冰凉,正面刻着“尚膳“二字,背面却是朵半开的莲花。沈知意忽然想起太后那支金簪——花蕊处的机关与这令牌如出一辙。

地道尽头是一扇铁栅栏。透过栏杆望去,尚食局后院静得出奇,连个守夜的太监都没有。这反常的寂静让沈知意后颈汗毛倒竖。

“不对劲。“她拉住孙思邈,“锦衣卫既然控制了尚食局,为何无人把守?“

老院判眯起昏花的眼:“你看地上。“

月光下,青石板路上隐约可见暗褐色的拖痕,一直延伸到井台边。沈知意胃部一阵抽搐——那是血迹。

“都死了...“孙思邈声音发颤,“陆沉这是要灭口啊。“

远处传来梆子声,已是三更。沈知意握紧令牌:“孙大夫在此接应,我去去就回。“

“丫头且慢!“孙思邈从药箱取出个小瓷瓶,“含在舌下,可抵冰窖寒气。“

药丸入口即化,苦涩中带着奇异的甘甜。沈知意深吸一口气,猫腰钻出地道。夜风裹着血腥气扑面而来,她强忍不适,贴着墙根向冰窖摸去。

冰窖入口伪装成普通库房,门上的铜锁却崭新发亮。沈知意试了试青铜钥匙,严丝合缝。锁簧弹开的“咔嗒“声在静夜中格外刺耳,她僵在原地等了半晌,确认无人察觉才推门而入。

寒气如刀般割来。即使含着药丸,沈知意仍被冻得牙齿打颤。冰窖内堆满冰块,在黑暗中泛着幽幽蓝光。她按照地图所示,绕过三座冰堆,在墙角找到块松动的青砖。

青铜令牌插入砖缝的刹那,整面墙无声旋转。密室里摆着个紫檀匣子,匣上莲花纹与太后玉牌一模一样。沈知意刚要取匣,身后突然传来个阴冷的声音:

“本官候你多时了。“

陆沉从暗处踱出,飞鱼服上的金线在黑暗中闪闪发亮。他腰间绣春刀已然出鞘,刀尖滴着血。

“孙院判呢?“陆沉眯起眼,“老东西没跟你一起?“

沈知意后退半步,后背抵上冰墙:“指挥使大人深夜擅闯尚食局,就不怕御史参奏?“

“死人不会参奏。“陆沉轻笑,“就像你那小宫女朋友,连全尸都没留下。“

怒火瞬间冲散寒意。沈知意摸到袖中药包,故意示弱:“大人要匣子,拿去便是...“

“聪明。“陆沉伸手,“顺便把太后那支金簪也交出来。“

沈知意佯装取簪,突然扬手洒出药粉!陆沉早有防备,袖袍一挥挡开粉末,却没想到她紧接着一脚踢翻冰堆。巨大的冰块轰然砸下,逼得陆沉连退数步。

趁这间隙,沈知意抓起紫檀匣子就往密室深处跑。身后传来陆沉的怒骂和冰块碎裂声,她不敢回头,拼命奔向地图上标注的另一个出口。

密道狭窄曲折,沈知意抱着匣子跌跌撞撞地前行。寒气透过单薄的衣衫侵入四肢,药效正在消退。拐过第三个弯时,她突然撞上一堵肉墙。

“裴...裴将军?“

裴琰浑身是血,左臂不自然地垂着。他身后躺着两个锦衣卫,喉间各插着一支袖箭。

“走!“裴琰拽起她就跑,“太子...太子薨了...“

这消息如同惊雷。沈知意脚下一软,险些摔倒。裴琰索性将她打横抱起,大步流星地冲向密道尽头。

“放我下来!你的伤...“

“闭嘴。“裴琰声音嘶哑,“陆沉在匣子上抹了毒。“

沈知意这才发现自己的手掌已经泛青。麻木感正顺着指尖向手腕蔓延,与当年祖母毒发时的症状一模一样。

密道尽头是口枯井。裴琰用剑柄敲击井壁某处,机关转动声响起,露出条向上的阶梯。月光从井口泻入,照在沈知意逐渐失去血色的脸上。

“坚持住。“裴琰的声音忽远忽近,“孙思邈能解毒...“

恍惚间,沈知意听见此起彼伏的哨声。那是锦衣卫集结的信号,也是追魂索命的丧钟。她艰难地摸出颈间玉哨,用尽最后力气吹响。

哨音清越,在夜空中荡出奇特的韵律。远处立刻传来马蹄声,由远及近,如雷震耳。

“玄甲军...“裴琰露出笑容,“太后终于出手了。“

沈知意视线开始模糊。昏迷前最后的印象,是裴琰染血的面容和天边泛起的鱼肚白。紫檀匣子仍紧紧抱在她怀中,像块永不融化的寒冰。

不知过了多久,沈知意被剧痛惊醒。她躺在陌生的床榻上,右手被纱布裹成粽子。孙思邈正在床边配药,药杵与铜臼碰撞出清脆的声响。

“醒了?“老院判头也不抬,“再晚半刻,你这只手就废了。“

沈知意艰难地支起身子:“匣子...“

“在这儿。“太后坐在窗边阴影处,膝上放着打开的紫檀匣,“你做得很好。“

晨光透过窗纱,照在匣中那卷明黄诏书上。沈知意瞳孔骤缩——那是真正的先帝遗诏,盖着传国玉玺的朱印!

“当年镇北侯案...“她嗓音嘶哑。

太后缓缓展开诏书:“裴琰的父亲是被冤枉的。“她眼中闪过痛色,“先帝临终前写下这道密旨,却被萧远山调包...“

“所以皇上一直以为...“

“以为先帝要废太子。“太后冷笑,“萧远山用假遗诏控制皇帝多年,如今又故技重施,想用赈灾银案除掉太子和裴琰。“

沈知意突然想起淑妃的话:“那河道总督...“

“也是棋子。“太后合上匣子,“萧家要的从来不只是后宫权势。“

门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裴琰大步走入,铠甲上的血迹已经干涸,眉间伤疤显得格外狰狞。

“太后,陆沉带着锦衣卫围了慈宁宫。“他单膝跪地,“皇上...皇上驾崩了。“

满室死寂。沈知意看见太后手中的佛珠突然断裂,檀木珠子滚落一地,如同凋零的泪滴。

“果然...“太后缓缓起身,“萧家终于下手了。“

裴琰握紧剑柄:“玄甲军已控制宫门,但萧远山带着虎符去了西山大营。“

“来不及了。“太后从匣底取出一枚龙形玉佩,“裴琰,接旨。“

裴琰猛然抬头。

“先帝密旨,若皇帝遭不测,着镇北侯世子裴琰率玄甲军勤王,拥立...“太后声音突然哽咽,“拥立皇太孙继位。“

沈知意如遭雷击。皇太孙?太子明明没有子嗣!

仿佛看出她的疑惑,太后轻声道:“太子有个遗腹子,养在宫外。“她转向裴琰,“孩子的母亲...是你妹妹。“

裴琰脸色瞬间惨白:“阿沅还活着?“

“一直活着。“太后苦笑,“这是哀家唯一瞒过萧家的事。“

远处传来号角声,战鼓如雷。裴琰重重叩首,起身时眼中已燃起滔天战意。他深深看了沈知意一眼,转身大步离去,铠甲铿锵作响。

“丫头。“太后突然唤她,“哀家要你做件事。“

沈知意勉强下榻:“请太后吩咐。“

“去冷宫,接淑妃出来。“太后将一枚凤印放在她掌心,“告诉她,该收网了。“

凤印冰凉沉重。沈知意忽然明白,自己早已置身一场精心编织了二十年的大网中。而执棋之人,不是萧家,不是皇帝,而是眼前这个看似行将就木的老人。

宫墙外,烽火已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