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你总算回来了

麦香村不远。

两三里路,不到半小时就能到。

麦田里,金黄的麦浪随风起伏,沉甸甸的麦穗压弯了秸秆。

到处都是人,男人们扛着镰刀、锄头,女人们挎着竹篮,里面装着水壶和干粮。

割麦的汉子们弯着腰,镰刀“唰唰”地划过,麦秆应声倒下,整齐地码成一行。

汗水顺着黝黑的脸颊滚落,滴进干裂的泥土里,又被太阳迅速蒸发。

牛大胆顶着烈日前行,不多一会儿就满头大汗。

半路上,他来到一颗大树荫凉,拿起水壶喝了口水,然后坐下休息。

“空间加速,倒是有必要卡牧场Bug。”牛大胆在心里琢磨。

其它的倒没啥,主要是有几头黄牛犊,想要完全长大,需要两三年,甚至更久。

毛驴需要的时间也不短,需要一两年。

所以可以把这些牲畜家禽都挪移到庄稼地上,进行时间加速,顺带把牲畜和家禽养大。

至于它们吃的东西,用空间种植的蔬菜和各种粮食秸秆和藤蔓就足够了。

琢磨一阵后,牛大胆心里暗动,牧场瞬间加速,眨眼就完成了。

至此,空间里只剩下两亩池塘还没有使用加速。

八亩空地上,光秃秃的,毫无生机。

只剩下两头黄牛,两头猪,两头山羊和两头毛驴。

都是一公一母,留着繁殖。

其它的牲畜则全部屠宰分割成了肉,储存在空间仓库里。

倒是土鸡和土鸭,各留下十只下蛋和繁殖,一公九母,其余的也都宰杀了。

除了肉食外,如今仓库中有了万余斤蔬菜、40斤烟叶、40斤油菜、30斤大豆、200斤稻谷、300斤玉米、1500斤红薯、1000斤土豆、260斤高粱、150斤花生和千余斤小麦。

“八亩地啊!这年代的种子亩产太低了。”牛大胆忍不住感叹。

其中蔬菜因为养殖牲畜和家禽,在加速过程中消耗许多,所以留下来的只有万余斤。

除了这些,还留下不少红薯叶子、秸秆之类的,可以用来养殖剩下的牲畜和家禽。

接着,牛大胆留下一些油菜种,其它的全部加工成了菜油,得到12斤油。

按照这个比例,油菜出油率勉强达到了30%。

这是在空间种植和加工的情况下,现实老品种油菜籽的出油率没这么高。

大豆出油率就更低了,30斤大豆只得到五斤半豆油,出油率只有18%。

牛大胆用买来的陶罐,装了一罐菜油,然后用秸秆加工了一个筐,把油和面粉放进去。

想了想,又往里放了两斤猪肉,两斤花生,十斤烟叶,五斤鸡蛋,以及十包蔬菜种子。

他进城的时候菜地还没种上,不知道这段时间灯儿有没有种蔬菜,种子带着有备无患。

“差不多了,带太多东西回家,反倒会让灯儿他们不踏实,现在这个数量刚刚好。”

东西准备好,牛大胆起身,抱着筐子回家。

……

十多分钟后,牛大胆到了村西头。

晒谷场上堆满了一捆一捆的麦子,人们忙的热火朝天,有人往村里挑,有人忙着打麦。

收割麦子期间,下雨是常事,就怕下起来没完。

必须趁天晴的时候,抓紧时间把麦子收回来晒干入库。

要不然被雨一淋,很容易发霉变质,甚至生芽,那麦子就废了。

牛大胆一眼就看到了忙的满头大汗的杨灯儿,连忙走了过去。

“灯儿!”牛大胆笑着喊了一声。

杨灯儿寻声看去,愣了下,差点没认出穿着一身军装的牛大胆。

“大胆儿,你总算回来了。”她喜笑颜开,扔下手里的搂筢,小跑着上前迎接。

其他人看到牛大胆,也是好半晌才认出来。

“哇!大胆这是发达了呀,出去一个月了吧?这是到哪儿发财了?”

“穿着军装,腰上还别着枪,不会是去打仗了吧?”

“我倒是听村长说,大胆是去县里学习了,如今是当上干部了?”

“好家伙,大胆穿上军装,整个人大变了样,哪还像以前那样苍老寒酸?”

“……”

人们七嘴八舌,纷纷放下手里的活,围着牛大胆问东问西。

牛大胆也不隐瞒,直言道:“在区政府上班,这不刚得了闲,就赶回来了。”

“区里?当官了这是?”

牛大胆摇头道:“办事员,算不得官。”

吃不饱牛有粮,贱兮兮道:

“这话你看我们信不?都到区里了,哪怕门口蹲着的狗也是官。”

“你小子拐着弯骂人是吧?”牛大胆瞪了他一眼。

赵有田好奇问道:“我说最近不见你人,原来你憋着大招呢!怎么当上官的?”

“机缘,嘿嘿,全靠机缘。”牛大胆嘿嘿直笑。

认真来说,有两个贵人提携他。

一是王万春,有了好事想到他,把他带去县城,才有机会。

二是周老虎,区财粮助理的位置可不是什么人都能担任的。

全靠他推荐和安排,牛大胆才能如意到麦香岭来工作。

当然了,周老虎未来会带队下乡分地,提前往区里钉钉子也是实情。

不过对牛大胆没有坏处,人生在世,不怕当棋子,就怕没资格当棋子。

所以牛大胆有这自觉,心里也万分感谢周老虎。

乱哄哄好一阵,牛大胆才找到机会和杨灯儿说话。

“爹呢?”

“地里割麦呢!”

“咱们家还有多少麦子没收?”

“上午就差不多收完了,一大半也已经晒干,在家里放着呢!”

“行,我把东西放回家,等下去地里帮爹割麦。”

“快吃午饭了,我和你一块儿回去。”

说话的时候,杨灯儿咬着牙齿,眉眼中拉着丝线,心里一片燥热。

有一个月没搞,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她可想的紧了。

牛大胆发现了她的异常,对她微微一笑,两人和乡亲们告别,迫不及待的往家赶去。

“这筐子里装的啥?”杨灯儿接到手里问。

牛大胆微笑道:“这不在区里工作,每月有45斤面粉,我带了20斤回来,培训结束得了10斤奖励,总共30斤。”

“另外,在集市上又顺便买了些菜油、烟叶啥的,你自己看,都是用得上的。”

杨灯儿诧异的看了下筐筐,好奇问道:“这么多粮食,真成干部了?”

“不是干部,是办事员。”牛大胆摇头道,“财粮助理,活倒是蛮体面的。”

现在的基层干部和办事员之间没有明显界限,毕竟没有定级,待遇都差不多。

“对了,咱们家今年大概能收多少麦子?”

杨灯儿想了想,回答道:“比预估的还少,不到两千斤,哎……”

“这么少?”牛大胆皱眉。

他之前按最低产量估算,夏收怎么着也要收获两千多斤麦子。

杨灯儿轻轻点头:“其实并不意外,今年雨水不丰,能有现在这收成已经很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