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14年以来,包含混合动力汽车在内的电动汽车技术快速发展,技术和车型迭代速度明显加快,当年的代表车型本田思域Hybrid、沃蓝达、比亚迪E6等被新车型替代,电动汽车市场出现百花齐放的局面,这也给职业教育教学、实训和教材编写带来困扰。

2018—2019年,国内先后举行了新能源汽车技术与服务(高职国赛)、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中职国赛)、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技能大赛(国家一类赛),为新能源汽车专业教学指明了方向。2019年,新能源汽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1+X)开始试行,如何开展课证融通,成为新能源汽车专业面临的新问题。

本次改版继续保持第1版的技术逻辑,优化了共性和基础部分,力求全面、系统地讲述国内外已经产业化的电动汽车技术,先学习基础和共性知识,再学习各类典型车型的结构原理和故障诊断,车型选择综合考虑技术先进性、市场占有率和国赛使用等因素,期望学生通过学习本书掌握各类车型结构原理、诊断知识和技能并能迁移到其他类似车型。任务选择对接1+X和国赛内容,配套实训工作手册,实现课证融通、以赛促教、以赛促学。通过实际任务训练学生诊断技能,同时强调基础知识、结构原理和诊断逻辑的联系和掌握。

本书在每个任务前有学习目标,在任务结束后有强化练习题,配套有实训工作手册用于实训教学。配套实训设备需要驱动电机系统、动力蓄电池及管理系统,整车实训设备可以根据学校条件选择重度混合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或纯电动汽车。

本课程的标准学时是72,其中理论教学52学时,实训时间20学时,4个项目分别安排12、24、12、24学时,实训的重点安排在重度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也可以根据学校实训车型条件进行调整,实训项目最好与实训工作手册要求的项目一致,如果用比亚迪秦代替吉利帝豪EV450,实训项目可用比亚迪秦的动力蓄电池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替代,同样可以实现课程目标。如果前期没有学习电动汽车驱动电机及控制技术、动力蓄电池及管理系统两门课程,项目1中相应内容可适当增加课时。

本书适用于高职及应用型本科院校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等专业。其他专业例如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汽车营销与服务开设电动汽车新技术时,减少项目2~4中的故障诊断内容后同样适用。本书也可供电动汽车行业相关技术人员和售后服务人员参考。

参与本书编写的有参与国赛工作的教师、汽车制造及维修企业专家、教学设备企业技术负责人。陈黎明负责全书体例的编制和项目1、2的编写;冯亚朋负责项目3、4和实训工作手册的编写;涂祥负责课程资源规划和整理;黄堪丰负责全书格式统一整理;邝柏超负责实训项目的验证;鲁建华提供了插电混动资料并参与讨论。北京百通科信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邸玉峰提供了实训项目资料并参与了讨论,广州沙河丰田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林坚、吉利汽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孙全为本书提供了资料和建议。本书引用了许多维修手册和其他著作的相关内容,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电动汽车技术正处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有一些内容未在书中反映。作者对原稿已进行了多次修改与审阅,但因水平所限,疏漏在所难免,敬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电子邮箱为1016757874@qq.com)。

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