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言

2020年12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刑法修正案(十一)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保障党和国家重大战略目标,立足新发展阶段,注重发挥好刑法对经济社会生活的规范保障和引领推动作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实践中反映突出的问题,对刑法作出调整。

刑法修正案(十一)主要内容如下:明确在特定情形下,经特别程序,对法定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作个别下调;加大对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惩处力度;加大对安全生产犯罪的预防惩治;增加“冒名顶替”犯罪,维护人民群众“前途安全”;明确规定,对盗用、冒用他人身份,顶替他人取得的高等学历教育入学资格、公务员录用资格、就业安置待遇的,追究刑事责任;完善惩治食品药品犯罪,强化食品药品安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进一步加强企业产权保护、优化营商环境;修改完善知识产权犯罪;强化公共卫生刑事保障;完善污染环境犯罪;加强社会治理,维护社会秩序。为适应军队改革、治理需要,对军人违反职责罪的主体范围作出完善,明确军队文职人员适用军人违反职责罪的规定。另外,根据军事犯罪审判实践和需要,进一步调整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军事秘密罪的刑罚结构,保持罪刑均衡。

刑法修正案(十一)将于2021年3月1日起施行。为了使大家准确把握法律精神,严格适用法律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刑法室的同志结合刑法修正案(十一)的内容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出版了本书。

本书从立法角度对刑法条文的立法背景、条文规定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希望本书的出版对刑法学界开展理论研究、司法机关正确执行法律以及社会公众学习刑法有所帮助。由于时间和水平有限,有不足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21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