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1.21贵圈真乱
感谢“千燈”老爷的18月票!!
新的一月开始,求票求投资!
放假快乐!
继续码字!
...............................
林锐回到林府时,已经临近亥初(二十一点)。
他并没有急着去后宅把事情说清楚,而是在正院站住,犹豫良久后进了正房正厅,缓缓跪在了正中间摆放的厚重楠木棺材前,任凭八仙桌上凄冷的白烛照在脸上。
他刚才和扬州知府说的轻松,其实都是建立在一个极为残酷的前提下——放弃追查林如海的死因,默认是程家在损失何家的大笔钱财后,气急败坏铤而走险。
虽然稍微有点儿常识的都知道,这理由完全是在放屁。
程家哪怕真的损失三百万两,最多也就是难受,远远不到伤筋动骨的地步,更不会笨到直接刺杀当朝巡盐御史,这是谋反大罪。
用九族的命去赌一口气,这根本不是智商正常的人能做出来的。
除非程家早已已经准备好“举大事”,杀完就起兵。
问题是,可能吗?
又不是所有贩卖私盐的大商都是张士诚。
幕后黑手牵扯到二皇子,这一点扬州各衙门上层要么知道,要么也能猜出,至少明白问题出在高层,少部分甚至被提前打过招呼。
所以,他们才会在林如海遇刺时袖手旁观,在林家火光冲天时全都假装看不见,更对当朝天子心腹、巡盐御史林如海的死不置一词。
因为他们明白,这案子到了京城也会石沉大海,销声匿迹,一如红楼中的结局,明明是江南的核心官员之一,却死的无声无息。
林锐想报仇,但什么都做不了,甚至还要以此为筹码,和让人恶心的赃官谈判换好处,也许他还是太正直,做不到不要脸,更无法真的若无其事。
“锐哥儿,你这是怎么了?”也不知跪了多久,身后突然传来熟悉的女声,厅内也被身后的灯笼照的愈发明亮,“你不是说接了扬州知府的帖子,要去商量事情吗?”
“夫人还没睡?”林锐表情一顿,刚准备站起来,却没想到膝盖酸痛的厉害,让他差点儿跌倒,只好扶着棺木慢慢起身,“事情已经谈完了,我就是来看看叔叔。”
“谈完了?”贾敏峨眉轻皱,“你回来多久了?”
“现在什么时辰?”林锐皱着眉头揉了揉膝盖。
“外面刚打了三更的梆子。”贾敏心疼的想要上前,却又生生顿住脚步,“我睡不着,就想过来看看,没想到你也在——嗯?你刚才是不是.....哭了?”
“怎么会,来时的路上不小心迷了眼。”林锐伸手一摸才发现,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泪流满面,急忙胡乱的擦几下,“没想到已经到了这会子,早些休息吧。”
说完,他不等回话就大步向外走去。
“是不是不顺利?”贾敏忍不住开口。
林锐脚下一顿。
“不,很顺利。”良久,他长长舒了口气,“就是心里不舒服。”
“能说说吗?”贾敏面露忧色,主动走到他身边。
“......罢了!”犹豫片刻,林锐还是觉得应该找个人一起说说,刚想开口又顿住,回身看看厅中的棺木,“夜深了,不如先回去。”
说完,他就大步向后花园走去。
贾敏也意识到地方不合适,表情复杂的看看棺木后跟上。
残月如钩。
四月下旬的扬州,气温早已和寒冷扯不上关系,只是昼夜的温差比较大,伴着清冷的月色撒在身上,让人颇感凉意,却又觉得愈发清醒起来。
“安平?”凉亭之中,贾敏的称呼都正式起来。
“让夫人担心了。”有些走神的林锐表情一顿,脸上露出无奈的苦笑,“我今天......对不起叔叔,晚上在扬州府衙的时候——”
他没再隐瞒什么,将自己与扬州知府的商议详细说了一遍。
眼下,他也找不到别人商量。
“所以,老爷的案子......就这样了?”贾敏已经落下泪来。
她的朝堂素养不低,几乎第一时间就明白了这些条件的前提。
“至少,暂时是这样。”林锐缓缓点头,“夫人,不是我不想为叔叔报仇,只是这背后之人......至少以我们现在的能耐,盲目追查除了会搭上自己的命,其他什么用处都不会有。
不瞒你说,这是我第一次真正意识到,在衙门里的地位到底有多重要,哪怕是当初我在荒山野岭中当猎户,手里只有一杆木矛一把小刀的时候,也从来没觉得像现在这样难受。”
当初刚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他其实并没有想太多,因为要先保证不会饿死,以他力能扛鼎的强悍条件,打猎不要太轻松,以至于很短的时间就打出了名声。
直到他听说林如海、甄家和金陵四大家。
也许是见识增加的原因,也许是心中的金钗梦,他不想再打猎。
一个挨饿的人只想吃饱,一个吃饱的人想的就多了。
但他依然没考虑太高,只想着赶紧抱住林家的大腿,跟着一起蹭好处,最好能够带自己飞,甚至对林黛玉,他更多的想法也只是停留在“金钗情节”,想的没那么多。
更别说贾敏,他想的其实很有些“心中女神”之类意思。
他知道林如海早死,所以很努力的想要救下来,用上了所有能想到的办法,日常体检、加强保护、多加打探等等,可惜这些东西在直接来自最上层的降维打击面前,连个屁都不是。
以前有“林氏族人”和“林如海族侄”的帽子在,他很轻松。
今天是他第一次意识到,没了这些东西,他在别人心里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地位,以及朝堂中的“人走茶凉”有多快——林如海刚死还没出月,就已经在扬州的官府圈子里消失了。
自家地盘尚且如此,远在千里之外的京城呢?
“你准备怎么做?”见他又在走神,贾敏忍不住问道。
“往上爬。”林锐的脸色猛的一肃,“不择手段、不论代价!”
贾敏表情微变。
“所以,你今天才答应了——”良久,她的语气很是复杂。
“这次叔叔的事情,刺客来路不明,但由程家接应。”林锐直接说道,“扬州的所有东西都是杂鱼,因为幕后牵扯到当朝二皇子。”
贾敏完全僵住了。
任她如何考虑,也没想到竟然会有这么夸张。
林锐说的如此直接,其实是不想引起误会。
他很讨厌那种“你猜我猜”的狗屁倒灶,猜来猜去只会把小问题弄成大麻烦,把上下两集的事情拖成八十集的裹脚布,除了又臭又长外屁用没有。
“这样吗?”他只是没想到,美妇人听完竟然很快恢复过来。
“我不敢保证一定能报仇,原因我们都明白。”林锐没有隐瞒自己的真实想法,“但那都是将来的事情,眼下我们除了忍耐,甚至还要故意装傻外,最根本的事情就是往上爬。”
“是啊,往上爬!”贾敏脸上慢慢露出奇怪的表情,“竟然牵扯到二皇子,不往上爬别说什么报仇,怕是连人家的面都见不到吧?”
“夫人?”林锐总觉得哪里不对。
自他第一次见到眼前的美妇人后,对她的印象始终都是堪称标准的大家族主母形象,端庄、贤淑、温婉,却又不失该有的大气。
可是,现在她的.....怎么说呢?
不知道为什么,他心里想起了很有意思的现代影视形象。
黄蓉,神雕版的。
明明长相没变,偏偏气质和目光中闪出的东西让人紧张。
“当今陛下子嗣繁茂,膝下有大大小小多位皇子,但真正有希望荣登大宝的只有前两位。”贾敏没搭理他的怀疑,反而将话题拉的有些过高,“就是大皇子和二皇子。
其中,皇长子为当朝孙皇后所出,乃是毫无争议的嫡长子,如今依旧在学习中,朝堂多有赞誉;皇次子的生母是贵妃吴氏,其外祖为‘文华之宗’的礼部尚书吴伦吴天祐。”
“贵妃的父亲是礼部尚书?”林锐愣住了,“没搞错?”
按照常理,清流之首不可能送女儿入宫,把自家弄成外戚。
这完全违背他们的立身之本。
“本朝皇家子弟遴选后宅之主时,总体也承明制,多以良家出身的女子为主,比如孙皇后,孙氏一门耕读传家,其父只是国子监博士。”贾敏明白他的怀疑,“但也吸取了前明后宫疲软的教训。
大部分皇子迎娶正室之后,一般会推迟一两年,再收纳一房出身较高的侧室,且在挑选之时,除了避开武勋掌兵之家外,其他并无多少限制,但这里指的是普通皇子身份。
当初,太上皇定下的太子原为嫡长子、现称为义忠亲王的那位,当今陛下因为排行第四,本无继承大统之理,且自幼喜读书、好诗文,多有‘贤王’之名。
吴尚书乃是海内大儒,就算太上皇也不以臣子相待,听说他有一女待嫁之后,正好陛下在场,就开口指了婚事,正所谓‘金口玉言’,吴尚书自然没有反对的道理。”
这尼玛算是什么弥补手段?
王妃出身低、膝下皇子天生缺少扶持。
侧妃出身高却地位低,自己无所谓,孩子先天上就有“背景”。
听起来好像是在制衡的同时保证强度,执行中却全是大雷。
除非只有王妃生儿子,但凡还有其他王子,这特么天生就是家宅不宁的底子,要是再加上点儿外部推手,不斗成一锅粥都对不起他们的身份!
恩?
只是皇子如此?
“以二皇子的出身,竟会做出刺杀的事情?”林锐完全不解。
“吴尚书还有‘太子太傅’加衔,更是当初义忠亲王自启蒙就带着的恩师,因兵谏之事多有不满。”贾敏一句话就说明原因,“当今陛下很是尊重。”
太上皇、废太子、皇帝、皇后、贵妃——
贵圈真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