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钱粮有术

斜阳的余晖,像是一下落进了刘琦的眸底,倏地莹亮泛着柔光。

他结束了一天的巡察,神色略显疲惫。阔步迈入大堂,抬手整了整衣袍,高声下令:“升堂聚将!”

不多时,马玄、郭表、魏延、黄忠等人鱼贯而入。

马玄大步上前,身姿矫健,全然不见病时的虚弱,朗声道:

“承蒙公子救命之恩,若非公子妙手仁心,以岐黄之术挽狂澜,某早已命丧瘴疫,化为一缕孤魂。公子大恩,某没齿难忘,此后愿为公子赴汤蹈火,肝脑涂地,粉身碎骨亦难报万一!”

刘琦脸上浮现出温和的笑意,摆了摆手:

“伯常安然无恙便好,你义无反顾随我下岭南,耿耿忠心,古往今来又有几人能及?”

马玄心中慨叹,万千思绪翻涌,不禁道:

“瘴气侵体,十人中有四五人丧命。某劫后余生,得以继续侍奉公子,当真是此生莫大的幸事。”

郭表紧接着上前,神色庄重,语气中满是崇敬:“公子有四百年大汉气运庇佑,定能崛起于南土,成就一番大业!”

然而,气氛很快变得凝重起来。魏延剑眉轻蹙,面上忧色尽显,沉声道:

“皇叔若得知公子于岭南安身,恐难就此作罢。其素怀雄心壮志,荆州之地,于他而言,实乃重中之重,断不容有失。”

黄忠颔首称是,接话道:“公子现仍是朝廷敕封的荆州刺史,只要公子尚在,皇叔便难以全然掌控荆州局势。在他眼中,公子无疑是心腹大患,日后恐会设法相害。”

魏延双手抱胸,沉声道:“公子,当务之急是招兵买马,做好万全准备,以防皇叔来犯。”

刘琦淡然颔首,声音似裹挟着沉铁:“要招兵买马,钱粮必不可少。若无充足的物资支持,一切都是空谈。”

众人闻言,尽敛声屏息,眸光如炬,皆聚于刘琦,目中尽是笃信。

刘琦袖袍轻举,脸上是毫不掩饰的笑意,直达眼底,缓缓道:“荆州物阜民丰,唯独缺乏食盐。荔浦利尽南海,我们可通过走私海盐,赚取些许军资。”

马玄慨然出列,整衣肃容,拱手一揖:“郡守吴巨处,某愿往通好。昔日曾有旧谊,或可凭此为公子谋得周旋余地,以助大业。”

刘琦唇角微扬,目露嘉许之色,朗声道:“善!若能成事,必不负卿之辛劳。”

郭表继而献策道:“岭南之地所产玳瑁、珊瑚、香药、象牙、犀角,以及珍稀远来的名珠,俱是中原难得一见的奇货。以此诸般特产行商贸易,其间利润,必定颇为丰厚。”

马玄沉吟须臾,补充建言:“荔浦毗邻漓水,北倚灵渠,交通畅达之便,往来商贾络绎不绝。吾等不妨酌量向商贾征收些许商税,日积月累,此亦将是一笔颇为可观的进项。”

魏延忽起一念,脱口而出:“莫若扮作水匪,把他们劫掠个一干二净,如此来钱岂不快哉!”

刘琦深邃的眼眸稍稍抬起,神情肃然道:“吾欲东山再起,成就大业,必以规矩为本。商贾之中,愿纳赋税者,放其通行;若有冥顽不灵、拒不应缴之人,文长,你可相机行事取其财货。”

魏延虎目圆睁,跨步向前,铁铸般的双臂抱拳过顶,朗声道:“遵命!”

黄忠眉头轻皱,目光投向主位之上的刘琦,声线低沉:“钱财一事,如今已有解决的方向,屯田之事,又该如何布局筹谋呢?”

刘琦神色沉稳,不紧不慢地站起身来,抬手遥指荔水地图的方向,娓娓道来:

“荔水河道曲折蜿蜒,且地势存有坡度,每逢暴雨,水流湍急,极易引发洪涝灾害。而河畔沼泽之地,虽土壤肥沃,养分充足,却因常年积水,难以开展耕种。”

众人屏气敛息,静静聆听,眼中满是对刘琦接下来话语的期待。

刘琦稍作停顿,愉悦轻笑,眉尾轻挑:“依我之见,当用竹笼围堰之法,进行三七分水。”

“竹笼围堰?三七分水?”黄忠忍不住低声重复,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刘琦袖袍凌风,耐心解释:

“正是,我们砍伐山中竹子,编成竹笼,再装填石块,沉入河中,筑起围堰,兴修水利,巧妙地改变水流方向。”

“将三成水流引入灌溉渠道,润泽周边农田,确保庄稼有充足的水源滋养;剩余七成则让其顺流而下,既能维持河道的基本水量,又可避免水量过大引发洪灾。”

“原本积水的沼泽地,经过排水之后,肥沃的土壤便能开垦成良田,用于种植庄稼。”

马玄目中熠熠,满是激动之色,声若洪钟道:

“公子此计堪称绝妙!若设堰建陂之举得偿所愿,荔浦之地定能辟出万亩良田!待那时,山川改貌,万象更新,百姓亦可衣食无虞,安居乐业。”

刘琦微微颔首,嘴角扬起一抹自信的笑容,继而道:

“第一年,土地肥力尚缺,可先耕种芋头。芋头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高,且生长周期短,能快速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等土质改善,便可改种水稻。”

郭表忽整衣冠,广袖迎风一振:“待农田得水利之助,灌溉无忧,收成定能更丰。我曾细细勘察耕地土质,依在下浅见,届时亩产或可达三石之多!”

“不错。”刘琦心弦更像是被什么撩拨了一下,微微一荡,“荔浦沃野千里,非无耕植之地,实乃水利未兴之故。若能疏浚河道、广建陂塘,何愁不能化瘠土为膏壤!”

黄忠难掩兴奋,捋着胡须纵声大笑:“妙极!有了粮食,还怕不能招抚百姓?百姓富足安乐,吾等根基方能稳固,成就大业指日可待!”

刘琦眸光远眺,凝思少顷,缓缓开口道:“交趾之地有一种水稻,可一年两熟。若能设法寻来其种,于荔浦推行种植,粮食之困局便能从根本上得以化解。”

众人闻言,皆是眼前一亮,彼此相视间难掩喜色。

郭表当即主动请命,言辞恳切:“此乃攸关大局之事,意义非凡。我定当亲自遴选亲信前往,必不辜负公子所托,设法将稻种带回!”

刘琦唇角噙笑,眼中暖意漫溢,微微颔首:“甚好。既如此,此事便交付于你。切记,行事务必多加小心。”

县衙后院,突然传来一阵婴孩撕心裂肺的啼哭声。

刘琦闻声,命妇人将孩子抱来。他轻轻接过孩子,动作轻柔而熟练,一边轻轻摇晃,一边轻声哄着。孩子的哭声渐渐小了下去,在刘琦的怀抱中安静下来。

黄忠不禁嘴角带笑,调侃着打趣道:“公子心细如发,待人以诚,处事有恒。日后若为人父,必定是位慈爱非常的父亲啊!”

刘琦仰头,目光投向远方,神情坚毅道:“吾在此立誓,定要让天下再无饿死之百姓!要让普天下的黎民,皆能养儿育女,无有后顾之忧!”

乱世昏沉,饿殍遍野,百姓背井离乡,流离失所,三餐难继。唯有匡扶汉室,拨乱反正,才能让世道重回正轨,给天下苍生一个太平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