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处于信息化和互联网新时代,各种全新的联络方式和通讯工具应有尽有,但书信这一传统“宝贝”不可丢。书信,既是悠久历史的产物和载体,也是在新时代短平快碎片化状态下,难得存有的一份心灵寄托和情感承载。
这所重点高中就保留了校园信箱,且给每个班级都设置了专属空间。汤嵩源之前收到的情书,一些是有人找机会直接悄悄塞到抽屉里,有些则是通过这个班级信箱收到的。
此前,汤嵩源毕竟跟闵菲卿没有直接打过交道,最初也只是知道那个名字曾经跟他并列出现在作文大赛荣誉榜上,然后就是他收到的那十八封署名闵菲卿的各种文体形式的书信。
对闵菲卿外在情况的基础了解,汤嵩源几乎是从班上那些喜欢这位隔壁班花的男生嘴里获得的。而他对闵菲卿内心世界的初步接触,源自那些实名书信向他打开了几扇小窗户。
心里既然主意已定,步子就得迈出去。汤嵩源想到的最妥方式是,借助校园信箱,给闵菲卿回信。有人说,世界上最远的路,是从某个人这端走到另一人那端的心路。用回信先搭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这样可以避免突兀和尴尬。如果进展顺畅,所谓最远的路反而成为一条捷径。
要致富,先修路,汤嵩源不知道以前在哪里看到的这句标语,现在被他拿来篡改了,要征服,先铺路。而闵菲卿已经从对面铺了几段路过来,只要他启动“工程”,迎面一路铺过去,两头“合龙”应该不成问题。汤嵩源甚至觉得指日可待。
民间流行说法,女装男隔重窗,男追女隔座山。瞧目前这个架势,大概率就等着汤嵩源积极回应,捅破那层窗户纸,或许就水到渠成了。
闵菲卿从写出第一封信开始,就没指望立即得到回应。她心目中的他,自然没那么容易征服。她不知道要写到第几封信才有结果,甚至不知道是否会有结果。
至少到目前,她还不太懂汤嵩源,也不算真正了解他,现有的仅仅是从表弟廖景河口中得到的所知,以及她凭借着汤嵩源那篇获奖作文和平时偷偷观察他而所感的。
但闵菲卿懂自己,一旦她开始了就不会轻言放弃。况且,对方暂时没有消息,也算是某种好消息吧,至少没有简单粗暴地直接断了她的念想。她要做的就是坚持不懈,并且别出心裁轮番登场,用拳拳真情和满满才情来展现自己,吸引对方。
正当她准备继续写第十九封信的时候,突然有一天,班上生活委员给她拿来了一封信,没有邮戳,没有地址,信封上只有“闵菲卿亲启”五个楷体字,写得端正有力。
之前闵菲卿也经常收到书信,早已司空见惯,特别是这种样式的信,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基本上都明白里面藏着的是几个意思。但这一封信,这几个字,竟让闵菲卿产生一种异样的感觉。
闵菲卿有种预感,心跳不断加速,她特别期待一份意外的惊喜。她没有当场打开信,而是快速跑到了走廊尽头的女厕。找了个隐秘空间,闵菲卿小心翼翼地撕开信角,轻轻地抽出里面的信纸。
闵同学:
你好!
来信俱悉,谢谢你!
千言万语,未知何从说起。
现回复一题,抛砖引玉……
18+1=()
A.19 B.0 C.181 D.n
并非故弄玄虚,期待彼此下一封信的答案。
祝安好!汤
闵菲卿读完信,既欣喜又惊奇。喜的是,她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汤嵩源的回信,岂能不让她兴奋激动。出乎意料的是,信的内容竟然是一道数字谜题。真不愧是汤嵩源,这腔调这风格不正是她对他的倾慕元素之一嘛。要是跟那些追求她的人写得差不多,那还是她心目中的汤嵩源吗?
兴奋激动之余,闵菲卿陷入了思考。汤嵩源这是想表达什么意思呢?她该如何回复他呢?显而易见,彼此给出的答案,直接影响到后续发展,或者没有后续。
闵菲卿在心里认真盘算,这个18应该是指她写给汤嵩源的那些信,这个1或是代表汤嵩源的这封回信,也或许指向她的下一封信。
A答案19,是不是表示情况不明朗,有待还得继续通信?
B答案0的意思,或是一切归零,完全没戏,应该就此打住?
C答案181,会不会是谐音“要不要”?要不要交往?要不要试试看?这是疑问句,表示纠结?
D答案n,n代表无穷和无限可能,一切皆有可能!这是个肯定词,表示内心确定。
闵菲卿心想,如果汤嵩源觉得情况不明朗,希望她沿着前面的十八封信再接再厉,那就没必要在这个时候突然回信,反正前面那么多封都未予理会,继续保持沉默即可。A答案似乎不成立。
如果汤嵩源毫不动心,完全没那个意思,想要明确拒绝她,希望她就此罢休,那根本没必要搞那么复杂,没必要“藕断丝连”表明还再给她回一封信揭晓答案。何必多此一举,直接一纸“休”书就game over了。B答案似乎没道理。
至于C答案,如果确是谐音梗,那么是谁要不要?谁在心里纠结?显然不是她,她那十八封信早已表露心迹,无需再遮遮掩掩。如果真是这样,那犹豫和纠结的就是汤嵩源了。那就说明她此前的持续攻势已见成效,至少看来汤嵩源面临思虑和判断,正在做选择题,而不是直接来句“此题无解”。再换个角度思考,如果是汤嵩源在纠结要不要,那也应该问他自己内心,问她岂不很奇怪呀?显然,这也算是一个积极信号。
最后的D答案,不正是闵菲卿自己真正想要的吗?她期待那么久,努力那么多,不就是希望汤嵩源也能够认可她,喜欢她,应允她,彼此确定关系,两心相印,携手步入无限可能。难道汤嵩源也愿意这么想和这么干?毕竟在闵菲卿心目中,汤嵩源不是一般人,照理不会按常规套路出牌。她想象和预期的汤嵩源,一旦决定了的事应该不会磨磨唧唧,大概率会像他那篇冠军作文的风格一样,雷厉风行豪气干云,该亮剑时就亮剑,且一剑封喉。
想到这里,闵菲卿豁然开朗。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D答案。而且她的回信也绝,就写了一个大大的D字。
几天后,汤嵩源的回信也来了。上面也只有一个字,大写的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