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祖母的手札】
2018年冬,江城中医医院档案室
泛黄的台灯下,我翻开祖母留下的檀木匣。这是她临终前郑重交给我的,说要等我通过”子午流注针”第七重考验才能开启。银针盒在掌心微微发烫,太极玉简碎片隔着衬衣传来脉动———匣中那本靛蓝封皮的线装书,终于显露出隐藏的字迹。
“苏氏女子,月满则见。”
指尖抚过扉页上的簪花小楷,墨香混着当归与冰片的气息扑面而来。这竟是一本用中药汁液加密的医武札记。
第一页·戊寅年三月初九(1938年)
“今日救下形意门弃徒李青山,其胸口中了剑痕门七煞掌。
我用太极玉简为他导气,发现男子经脉刚猛,与玉简阴柔之气相冲。
祖父说得对,苏家女儿才是太极真传的命定之人……”
纸页间夹着片干枯的银杏叶,叶脉上用朱砂写着:“女子练气,当顺月相盈亏。月圆之夜,忌用阳针。”
我摸向随身针灸包里的三棱针——今早刚用它为急诊室的心梗患者放血。若按札记所载,这种刚猛的泄气针法,是否与我每逢月圆就经脉滞涩有关?
【卷二·急诊室的秘密】
2020年夏,江城中医医院抢救室
监护仪刺耳的警报声中,实习生们慌乱如麻。担架上的建筑工人被钢筋贯穿右胸,血沫随着喘息从气管插管里涌出。
“让开!“我扯开白大褂,露出内襟暗袋里的银针盒。
指尖掠过盒盖上的太极浮雕,七枚特制毫针自动吸附在指间。这是上个月在古籍中找到的”七星闭穴针”,用现代纳米技术复刻的古法医武。
“苏医生,患者室颤了!”
“除颤仪准备,200焦耳!”
我闭目凝神,在除颤的瞬间将银针刺入患者天池、膻中、气海。玉简碎片在胸口发烫,视野中浮现出金色的经络流向——钢筋偏移了心脉三寸,还有救!
“肾上腺素1mg静推!”
左手按压胸膛,右手银针随除颤节奏轻颤。当第三次除颤完成时,钢筋突然自动滑出伤口,鲜血却诡异地逆流回血管。
护士们目瞪口呆地看着监护仪恢复窦性心律,而我悄悄藏起断裂的银针———方才那刻,我动用了太极玉简的”逆转阴阳”。
【卷三·镜中传承】
2021年春,苏家老宅密室
铜镜蒙着厚厚的灰尘,直到我的血滴在太极玉简上。镜面泛起涟漪,浮现出历代苏家女子的身影:明朝的姑祖母用银针为锦衣卫逼毒,民国的曾祖母以艾灸为抗战士兵续命…最后定格在祖母年轻时的画面。
她站在1942年的江城码头,将半块太极玉简交给穿长衫的男子。那人转身的侧脸,竟与许沉舟有七分相似!
“苏家女子需牢记,“镜中的祖母突然开口,“太极玉简分阴阳,你持阴简,阳简在…”画面突然被血色覆盖,剑痕门的毒镖穿透铜镜朝我面门射来!八卦阵盘自动护主,将毒镖绞成粉末,镜面却已裂成蛛网。
当晚,我收到匿名快递。撕开层层铅封,里面是半块阳刻太极玉简,附带泛黄的字条:“物归原主。————李”
【卷四·月下问心】
2023年秋,江城中医药大学天台
许沉舟在月光下演练形意拳,背后浮现金虎虚影。我靠在栏杆上把玩阴阳玉简,终于看清合璧后的全文:“太极化形,需情丝为引。”
“你最近总走神。“他收势擦汗,虎口新添的疤痕与玉简纹路重合。
我鬼使神差地伸手触碰那道疤,阴阳玉简突然腾空旋转,在天幕投射出星空图谱——北极星位闪烁着许氏祖宅的坐标。
“情丝不是束缚,“我收回玉简,任夜风吹散发间檀香,“是锚点。”
就像此刻他掌心的温度,让我能在动用”逆转阴阳”时不被反噬。古往今来的苏家女子,或许都在等一个能让她们放心交付后背的形意传人。
【卷五·青囊胭脂】
考古现场,唐代医女墓
刷去棺椁上的青泥,露出朱砂写的墓志铭:“公孙氏,精太素脉,持阴阳针,终身未嫁。”
陪葬的银针盒底部,暗格藏着半盒胭脂。我蘸取些许化在掌心,千年前的花汁混着水银与雄黄——这竟是外用的急救药!
“苏医生,主墓室有发现!”
穿过绘着二十八宿的甬道,壁画上的场景让我浑身战栗:唐代医女手持太极玉简,正在为女帝施针。而她们身后的屏风上,赫然画着大医精诚碑的全貌!
背包里的玉简剧烈震动,阴阳两面浮现出从未见过的文字。原来华佗将最关键的心法,藏在只有女子能解读的镜像铭文里———“以经为武,以血为药,月事期间忌动杀念。”
后记
合上札记时,江城正迎来初雪。许沉舟在楼下比划新悟的虎鹤双形,我将胭脂盒收入银针夹层。
千年间,我们苏家女子把秘密写在月经带上,藏在胭脂盒里,绣在给孩子辟邪的香囊中。如今该换种方式传承了——比如医学院的解剖课,比如急诊室的除颤仪,比如他永远猜不到密码的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