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词条
- 长生家族,我培养后辈能刷新词条
- 野狗骑士
- 2131字
- 2025-03-27 00:43:20
丰源村。
李成钺身穿麻布衣,趁着太阳还不太烈,早早的翻动田地。
他的额头上已经冒出细密的汗水,种田不易,是个体力活,短衫被汗水浸湿。
李成钺穿越而来,仔细算下来,也有七八年了。
穿越之前,他只是个普通大学生,学的还是土木工程,和四九年入国军的没两样,毕业即失业。为了生活,只能出海作业,最后不幸死于地方暴乱。
再次醒来,他成了丰源村的一名地道的农户,娶了个妻子,五官样貌不错,可惜常年务农,皮肤晒得黑了些。
这方世界并不同于蓝星,这里可以修行成仙,他曾远远看见,一位道人手指一指,旁人的脑袋瞬间开花,红白之物流了一地。
他也曾向往那些仙人,可是很快他就认清了现实,没人引路,没资源,没背景,就连接触仙人的机会都没有。
在自知无望之后,他选择种田存钱,在村里能混上一顿饭四个菜也就知足了。
这一种就是七八年,每日不辞辛苦,忙碌在田地里,后来存了钱,修了院子,又花了些积蓄置办田地。
短短七八年,家里人口也多了三个。
两个儿子,一个女儿。
大儿子今年七岁,名李先寻,小的是一对龙凤胎,五岁,女儿名叫李先悦,儿子叫李先赫。
在地里劳碌了一天,擦着天黑,才回到家里,妻子张茗比他提前了些回到家里,操持起家务活。
“爹,你回来了!”
大儿子李先寻在院里玩耍,见到李成钺,小跑到他的脚下,张着双手求抱。
李成钺放下手中的锄头,将其一把抱起,刮了刮他的鼻子,笑着说道:“先寻,在家里有没有好好学习功课?”
他家自然是上不起私塾的,所谓的功课,无非就是一些简单的识字认字。
都是李成钺从私塾先生收来的书籍,这个世界的文字与前世有些差距,但原理却是一样的,无非是复杂了些,刚来那段时间,他花了一两年,学会了这方世界的文字。
自然而然,教导小孩的功课就落在了自己手里,毕竟是大学生,启蒙小孩他还是很有把握的。
“爹,先寻有认真学,你教我的文字我都会写了!”李先寻昂着头,像只骄傲的公鸡。
“那我考考你?”
李成钺将孩子放在石凳上,接着说道:“我说你写,沾水在石头桌上写即可!”
“水!”
李先寻手指沾水,在石桌上挥毫写了起来。
“病,灾,恭,礼……”
李先寻很听话,笔走龙蛇,字写的很好很端正,七岁的小孩,能记住如此多的文字,属实天赋异禀。
李成钺眉头舒展,毫不吝啬的夸奖道:“我家先寻真聪明。”
一道莫名的文字出现在李先寻的脑袋上方。
【李先寻学会一千文字;奖励词条:过目不忘】
李成钺双目死死得盯着词条,字体犹如投影一般漂浮在长子的头上。
他试探性的的问道:“先寻,看你头上有东西!”
李先寻抬头,眨巴着乌黑发亮的眼睛,疑惑的说道:“在哪?爹爹,我怎么没看到?”
李成钺心中嘀咕,难道只有我能看到?
在反复确认之后,他终于相信,眼前的词条确实只有他一个人能够看到。
他心中欣喜若狂,穿越多年,他已经接受只当个平凡农户,过平凡日子。这突如其来的词条,再次点燃了他心底的愿望。
他伸手触摸词条,一瞬间,词条化作光雨,融入进他的身体。
他只觉得脑海清明,早前断断续续的记忆犹如走马灯一般,不断在脑海中回闪。
他翻起一本书籍,读取内容,然后心中默背。
一字不差,一字不差!
我真的有了过目不忘的本事,儿子学文是词条与文字相关,若儿子儿子练武,词条是否就与练武有关?
他胸腔起伏,兴奋到了极点。
一位皮肤微黑的女子端着两道菜放在院里的石桌上,两个小家伙跟在她的后面,嬉笑打闹。
张茗打趣道:“成钺,你立在那傻笑干啥?”
女子五官很好看,鼻梁挺立,眼睛犹如两颗黑亮的珍珠,牙齿雪白,可惜皮肤被太阳晒黑了些,不然绝对是一等一的大美人。
两人感情很不错,张茗家是村里卖豆腐的,条件比普通农户好上不少,平日里都帮着家里照顾豆腐摊子,很少下地干活,那皮肤溜光水嫩,都要滴出水来,五官又端正有型,不知道多少家农户向他家提亲。
李成钺刚来一眼就相中了她,毕竟前世没少看那些土味情话,抄了三两句,就轻而易举夺得了她的芳心。
虽然她娘家反对,但架不住生米煮成熟饭,李成钺成功娶了个村花媳妇。
李成钺从震惊中缓过神来,他摸了摸李先寻的脑袋,笑着说道:“先寻聪慧,我有些震惊而已。”
张茗给众人盛饭,三个小家伙看着桌上的菜,口水直流。
李成钺吃着饭,思考了一番,说道:“媳妇,你说送先寻去学武如何?”
张茗夹菜的动作一顿,有些疑惑的说道:“怎么突然想着送先寻学武了?”
李成钺嚼着嘴里的饭,咽下回答道:“我看先寻很聪慧,若是适合学武,也多条出路,总不能让他也像我一样,一辈子在地里刨食。”
李先寻望了眼父母,自顾自得吃饭,没有说话。
“学武束脩所需银钱不少吧,先寻年龄还小,还是等上几年。”张茗思考了一番回答道。
“倒是我没考虑周到。”
李成钺平复心情,刚才他兴奋过头,没有考虑到自家经济问题。
家里种了三十亩地,交完税,也不刚过够养活一家人,农闲时期靠纺织能赚些银钱补贴家用,一年下来根本没剩几个钱。
多年下来,家的积蓄不过那么十几两而已,那是用来应急的,万一家里有个三长两短,也要拿钱应对。
要是真送先寻学武,光一年的束脩,都得耗费七八年的积蓄。学武动辄十来年,若是没有足够的家底支撑,不过是镜中花水中月,空谈而已。
他思绪流转间,谁说学武一定要去武馆,村里怎么就不能学?
据他所知,村里的泉叔从小习武,虽然如今人到中年,孩子都十七八岁,也可没听说过突破了武者,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刘家有武学,花点小钱说不定能让先寻拜他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