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讨伪宋檄

东平府衙大门紧闭,数百余名士卒据墙而守。

知府陈文昭面露焦急之色,在府衙中走来走去。一众官员眼巴巴地看着他,等他拿个主意。

崔推官比知府更着急,他不知道自己做的那些事,武松会怎么对付他。“果然是妇人误事!”

陈文昭面色一肃,似是下定决心,“我欲与反贼周旋到底,舍身报国,上报君恩,下救民命,诸君意下如何?”

“不可!万万不可!”崔推官擦了擦汗,连连摆手。

陈文昭面色一凝,“哦?崔推官欲从贼乎?”

“不……不是……这个意思……”从贼的罪名崔推官可担待不起,辩解道:“府君……贼势浩大,何不虚与委蛇,留待有用之身以图将来?”

通判和一众参军也纷纷附和。

“崔推官说得是,府君乃国之栋梁,太师信重之人,怎可轻易言死?”

“哦?这么说大家的意思是想投降?”

众人皆低头闭口。

陈文昭轻蔑地扫了众人一眼,心中暗道:“一群贪生怕死之辈,连投降都遮遮掩掩的,却想要我挑这个头,自己则好置身事外。世上哪有这般便宜的事?”

陈文昭坐了下来,慢条斯理地饮了口茶,“既然大家不愿投降,都决意抵抗到底,那便拿起刀来,与我一起杀敌。”

说罢吩咐左右抱来一捆腰刀,自己率先拿起一把,喝道:“且拿起刀来,随我冲杀出去。”

外头喊杀声震天,众官吏听了腿肚子都打颤,嘴里结结巴巴“这个……那个……”的,竟说不出一句囫囵话来。

“如今贼寇已在眼前,诸君战又不敢战,降又不愿意降,欲待何为?”

突然一个士兵冲进来,禀告道:“相公,贼军攻势甚猛,快要抵挡不住了。”

话未说完,一阵苍凉的牛角声就传了进来。那士卒又道:“这是贼兵冲锋讯号,三声牛角,两长一短。是走是降,望相公早做决断。”

陈文昭颓然挥了挥手,“知道了,你们降了吧。”

那士兵道:“相公若不降,属下愿拼死保着相公杀出去。”

一众官员本打算让陈文昭带头请降,见陈文昭心灰意冷,似乎没有投降之意,哪里还忍耐得住,一个个抢出门去,大声喊道:“我等愿降!我等愿降!”

陈文昭闭上双眼,不忍再看。

府衙大门轰然大开,杨志提着长枪,率领士卒一拥而入。

一众官员领着守卒,战战兢兢跪于两旁。

“陈文昭何在?”

杨志本就长得威严,这一声大喝更如虎豹雷音一般,唬得投降诸人将头颅埋得更低了。

陈文昭去了冠冕,负手走到杨志跟前,“要杀便杀,勿伤百姓。”

杨志哼了一声,也不多言,“主公率我等起义起义,上顺天心,下应民意,何须你等饶舌?左右将一众犯官押入大牢,等候主公发落。”

众降官听了,瘫软在地。

士卒轰然应诺,如狼似虎般将众人架了出去。

陈文昭道:“我自己识得路。”说罢昂首挺胸走在前头。

不多时武松与花荣、阮小七走了进来。

武松道:“陈文昭何在?”

拿下府衙,杨志难得露出一丝喜色,笑道:“那厮倒也硬气,我已经将其下狱。”

武松对陈文昭有些好感,毕竟在那梦里,陈文昭在他下狱之后曾经想着为他翻案,还常使差人去狱里看觑他。

这件事情虽因为他没走梦里的老路而没有发生,但武松心底还是念这份情。

况且陈文昭官声还算不错,用人之际,如果能够为自己所用,武松不介意给他几分体面。

“将他从狱里提出来,关在后衙即可,好生管待他,衣食不可短缺。”

士卒尊令而去。

武松又对杨志道:“东平府不能出乱子。速速派人去封锁府库,巡视街道。若有趁乱劫掠的泼皮,一概就地正法。”

杨志随即遣了一个百户长领人去维持城内秩序,一个百户领人去清点府库。

武松略微思索片刻,请出文房四宝,亲书一张安民告示:

伪宋无道,奸佞盈朝!蔡京弄权而布六贼之网,童贯窃兵而耗九边之财。昏君赵佶,凿太湖石毁千村骨肉,筑艮岳山填万姓膏血。

更发花石纲摧江南户牖,括田所掠河北田畴。饿殍塞途而笙歌彻夜,冤魂蔽野而丹墀醉舞,此乾坤泣血之时也!

奉天讨逆大将军武松,今援起义旗,率义军克复东平府。特立三约安民:一禁士卒擅入民宅,违者枭首辕门;二开常平仓发米赈济,鳏寡日领三升;三复市易司平抑物价,商贾免征三月。

待整饬粮秣毕,当率十万貔虎直扑汴京。必缚赵佶于艮岳残阶,悬六贼之首于朱雀御街。解生民之倒悬,抒万姓之苦难!

写罢换来军中擅书者,誊抄十数份,贴于城中各处。

又遣信使送一份至祝家庄李助处。

花荣看罢,大声于堂中念诵,忍不住心神激荡,不由自主单膝跪地,口称:“参见奉天讨逆大将军。”

杨志、石秀率领众士卒一齐跪倒,齐道:“参见奉天讨逆大将军。”

阮小七一愣,暗自寻思自己要不要跟着磕一个?想了想,嬉皮笑脸跪了下去,“参见奉天讨逆大将军。”

武松笑道:“我奉天讨逆,非为自身富贵,既然众位兄弟愿意跟我,武松必不相负。众位兄弟请起。”

这是定下君臣名分,武松也没什么好谦让的。所谓名正则言顺,以后面对的是朝廷疯狂镇压,若还是如以前那般松散,反误了兄弟们的前程。

做完这些,武松安排杨志、石秀二人轮流巡视四门。带了花荣、阮小七去后衙探望陈文昭。

陈文昭还没到狱中就被提到后衙关押,心中早就料定武松要来,只是没想到来得这般快。

武松进来拱了拱手,也没多说什么,只是将刚刚写好的檄文拿给他看。

陈文昭看罢,淡淡地问了一句,“檄文如刀,可见你造反是早有准备了,难怪被你做成大事。可是大将军不知道我是蔡太师的门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