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中午吃完饭,我们班总会有个人把教室电脑打开放抖音。
至于这个人是谁,我不知道。
(所以,这个人是谁?)
由于一班管得严,班主任不让看,所以他们班的人全往我们班挤,一百多号人乌泱泱地塞在教室里。
凳子是不够坐的,所以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有两个人坐一个凳子的,也有站着看的,还有后排的男生干脆直接坐在课桌上。
屏幕上播着搞笑视频,大家都笑得前仰后合,有人拍桌子,有人呛得直咳嗽,手里的零食渣子掉了一地。
记得有一次刷到伍虎给万洁求婚的视频,全班突然安静下来。不知道是谁先吸了吸鼻子,接着整个教室都是抽纸巾的声音。
也许幸福大抵如此。
而下一个视频,是个搞笑合集,大家又笑成一团,把刚才那点感动全冲散了。
当时的我觉得这是一天中最幸福的时刻。
(好吧,现在的我也这样认为)
我们班还有个“菜单”。
说是菜单,其实就是张皱巴巴的本子纸,上面用圆珠笔歪歪扭扭地写着各种饭名:炒拉面、炒细面、炒米饭、油炸馍加菜......
这页纸会在全班传一圈,谁要吃什么就在后面写上自己的名字。
最夸张的时候,一张纸上能挤三十多个订单。
菜单上不仅有午餐还有早餐和晚餐,
像是班里自己开的“连锁店”。
订完饭,就是最刺激的环节——“钓饭”。
男生们会溜到宿舍楼后面,从窗口放下一根绳子。绳子晃晃悠悠地垂到一楼,外面小吃摊的老板早就等在下面,把打包好的饭一袋袋绑上去。宿舍里的人再慢慢往上拉,像钓鱼一样,所以我们管这叫“钓饭”。
至于我是怎么知道的,大抵是别人告诉我的。
(这里当我没说)
这活儿其实挺危险的,要是被值班老师抓到,轻则通报批评,重则停课回家。
但谁也挡不住一群饿疯了的孩子。
饭钓上来之后,大家就在教室里分着吃。我和西瓜总是一起吃炒拉条,把塑料袋撕开铺在课桌上,当临时餐布。
面条油乎乎的,辣椒油渗进塑料袋的褶皱里,我们边吃边看抖音,笑得面条差点从鼻子里喷出来。
晚上宿舍又是另一番景象。
泡面的香味飘满整个走廊,这个说“给我喝口汤”,那个说“给我留点渣”,一碗面能传遍半个宿舍。
最绝的是火鸡面,必须加“我的小鱼”和“一荤一素”这两包零食拌着吃。
“我的小鱼”是种辣条,切成小鱼形状;“一荤一素”其实是类似于豆干的零食。
单独吃一般,但是拌在火鸡面是真的绝!
辣面配上豆干和甜辣的“小鱼”味道简直了,这是我们四个心照不宣的秘方。
现在想起来,那些味道其实算不上多特别。炒面就是普通的炒面,泡面也是超市里最常见的牌子。
但不知道为什么,毕业后再也没吃过那么香的饭。
也许特别的不是味道,而是一群人挤在一起,偷偷摸摸、嘻嘻哈哈分享食物的那种感觉。
就像那根钓饭的绳子,摇摇晃晃的,却把我们和那段最肆无忌惮的青春,牢牢地绑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