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俄罗斯历史与文化研究室的翻译成果

本研究室成立18年来,翻译了多卷的俄文历史档案资料以及数十本(篇)俄文译著。

俄文历史档案翻译成果如下。刘显忠编著、翻译《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十一卷》和《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十二卷》(徐天新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十六卷》《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十七卷》《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十八卷》(张盛发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十九卷》(吴伟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吴伟主持国家社科重大课题“东欧各国冷战时期档案收集与整理”子课题“有关中国的东欧历史档案文献整理”(2012年)已经结项。刘显忠参与李静杰主持的国家重大项目“中苏关系档案”中的1927~1937年卷的编注及翻译工作,张文莲参与了一些内容的翻译。

俄文著作翻译如下。《俄罗斯现代化之路》(刘显忠、许华参译,新华出版社,2002),《俄罗斯现代化与公民社会》(刘显忠、许华参译,新华出版社,2003),《斯大林:鲜为人知的剖面》(刘显忠参译,新华出版社,2004),《普京文集》(刘显忠、许华参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普京时代——世纪之交的俄罗斯》(王桂香、刘显忠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俄罗斯的私有化》(王桂香参译,新华出版社,2004),《斯大林:鲜为人知的剖面》(王桂香、刘显忠等译,新华出版社,2004),《乌克兰:政治、经济与外交》(刘显忠参译,东方出版社,2001)。

俄文论文翻译如下。《斯大林与原子弹》(刘显忠编译,《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04年第5期),《斯大林与语言学》(刘显忠编译,《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5年第1期),《赫鲁晓夫的致命改革:党的机关的分立及其后果(1962~1964)》(刘显忠翻译,《新史学》第十四辑),《哈尔滨娱乐场所里的性感俄国女郎(20世纪20~40年代)》(陈余译,《俄罗斯学刊》2014年第2期),《丝绸之路经济带:2015模式》(陈余译,《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15年第4期),《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及其对中亚的影响》(陈余译,《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15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