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御史中计:引路人导演的“公主”大戏

清朝的官场中,有一位御史,平日里忙于公务,府上的事务大多交给家人们打理。

有一天,御史的一个家人闲来无事,便在街上闲逛。站在街边不远处时,一位衣冠华丽的男子引起了他的注意。这位男子举止不凡,看上去颇有身份,他缓缓走上前来,主动与家人攀谈起来。两人先是聊了一些家常琐事,气氛还算融洽。

聊着聊着,那男子突然对家人的主人产生了兴趣,便询问起主人的姓名。家人毫无防备,如实相告。男子似乎还不满足,接着又详细地打听御史的官职以及家族谱系等情况。家人心想,不过是寻常的交谈,便毫无戒心地将这些信息都一一告诉了他。

男子听后,点了点头,自称姓王,在一位权贵人家中当内使。随着交谈的深入,两人渐渐变得熟悉起来,话题也越发广泛。

这时,王姓男子神色略显严肃地说:“如今这官途,可是充满了险恶。你瞧瞧那些身处要职的官员们,大多都依附于皇亲国戚的门下,以此来稳固自己的地位。不知你的主人,有没有依托之人呢?”

家人听了,笑着回答说:“我家主人,还真没有依托什么人。”

王姓男子听后,轻轻摇了摇头,说道:“唉,这可不行啊。这就好比是吝惜小钱,却忘记了大祸随时可能降临。”

家人一听,心里有些担忧,问道:“那依您看,我家主人依托谁才好?”

王姓男子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他缓缓说道:“公主待人温雅有礼,尤其善于保护栽培手下的人。就说前阵子,有一位侍郎,为了能通过我的门路谒见公主,可是不惜花了千两金子。要是你的主人也想让我引见公主,这事儿也不是太难办。”

家人听了这番话,都很高兴,觉得这是个难得的机会。他迫不及待地问王姓男子住在哪里。王姓男子笑着用手指了指不远处的一家门户,说道:“真是巧啊,咱们天天住在同一条巷子里,却一直互不相识。”

家人回到府上后,立刻将这件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御史。御史听后,心中也是欢喜异常。他觉得这是一个可以攀附权贵、稳固自己仕途的好机会,当下便叫人摆下了丰盛的佳肴美馔,还让家人赶紧前去邀请那位姓王的男子。

王姓男子倒是十分爽快,慷慨应允,前来赴宴。宴席间,王姓男子更是侃侃而谈,将公主的性情、起居习惯,甚至一些琐碎小事都描述得极为详细,仿佛他与公主十分熟悉一般。他还故作姿态地说:“要不是看在咱们同巷居住的这份情谊上,即便有人拿一百两黄金来求我,我也决不会为他效这犬马之劳的。”

这番话让御史对他更加敬佩不已,觉得他为人可靠,定能帮自己办成此事。临别时,王姓男子嘱咐御史说:“御史大人,您可以着手准备见面礼了。这期间,我会去公主那边活动活动。一旦有了消息,我会马上前来告知您的。”

几天后,王姓男子果然又来了。只见他骑着一匹漂亮的骏马,神态雍容娴雅。他一见到御史,便急切地说:“御史大人,您得赶快准备一下,马上跟我走。您也知道,公主平日里非常繁忙,那些要求接见的人,多得不得了,每天从早到晚,常常连片刻休息的时间都没有。今天好不容易才有一点空闲时间,咱们得抓紧去,要是误了这个时机,以后恐怕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御史可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出来,并带上了许多金子,跟着王姓男子前去。他们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走了大约十多里路,终于来到了一座宏伟的府邸前。御史下马后,恭敬地等候着。王姓男子则拿着贽见金,大步走进府内。

过了很久,王姓男子才从里面出来,大声宣布:“公主召见御史大人!”接着,又听见里面有几个人依次传呼:“公主召见御史!”御史听后,赶忙弯着腰,低着头,小心翼翼地走了进去。

进入府邸后,御史只见高堂之上坐着一位美人。那美人花容月貌,窈窕如仙,身上的衣服饰满了珍环玉器,光芒闪闪,夺人眼目,瑰丽无比。周围的宫娥彩女们也都是身着锦绣,成行排列,场面十分壮观。

御史见状,赶忙伏身行大礼参拜。公主传令让御史坐在前厅。随后,便有人用金碗送来茶水。不一会儿,又传来公主含蓄的送客旨意。御史不敢怠慢,赶忙恭敬地退出。在退出的过程中,他又听见从里面传出公主赏赐缎靴和貂帽的消息。御史心中大喜,谢过后便满心欢喜地回去了。

次日,御史为了感谢王姓男子引见公主的恩德,特意带上名片前去拜访。到了王姓男子家门口,却发现里面冷冷清清,一个人也没有。御史心想,可能是他外出还没有回来。

可是,接下来的三天里,御史接连去了三次,始终都没有见到王姓男子的身影。御史心中开始觉得有些不对劲,于是便派人去公主府第打听情况。

派去的人到了公主府第,只见大门紧闭,还上了锁。他向这一带居住的人询问,得到的回答却是:“这房子里并没有住什么高贵人家。前几天倒是有几个人暂时租赁了几天,不过三天前就都走了。”

探听的人赶忙将这一情况禀报给了御史。御史和家人听后,哪里还不知这是上当受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