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语言中暗含的成交信号
- 销售攻心战:每一次销售都是一场心理战
- 陈特军 谢绫丹
- 1420字
- 2025-02-10 17:33:51
在销售时,客户的语言中会透露出最直接的成交信号,你要准确把握。客户在打算购买商品之前,多多少少都有一些语言暗示,比如“这个产品质量如何”“真的适合我吗”“有没有副作用”,这些都算是成交信号。
优秀的销售员不仅懂得怎样识别客户的购买信号,而且知道怎样利用这些信号促使交易达成。当客户咨询与产品相关的问题并主动与你讨论时,说明他存在购买意向。而当客户询问售后服务等方面的情况时,就是达成合作的最好时机。作为一名销售员,你一定要牢牢记住这句话:客户提出的问题越多,成交的概率就越大。
李向明:“罗总,您好,我是时代教育公司的李向明。您还记得我吧?”
罗总:“哦,李向明啊。”
李向明:“上次和您说的那个管理培训的事,您考虑得差不多了吧?”
罗总:“嗯,我前两天看了你发来的培训资料,课程不错,就是价格能不能再优惠一些啊?”(购买信号)
李向明:“这已经是公司的最低价了,真不能再降了,实在不好意思。”
罗总:“嗯……当前有多少人报名了?”(购买信号)
李向明:“已经有很多人报名了,大约300人,多数都是像您这样的大企业家,有××公司……您打算派几个人参加呢?”
罗总想了一会儿,说:“五六个吧。”
李向明:“那行,我就先给您留六个名额,您看行吗?”
罗总:“还是五个吧。”
李向明:“可以,罗总您看,培训马上就要开始了,我需要提前协调安排一些事情,您什么时候可以把人员名单发给我?”(抓住成交信号,进行发挥)
罗总:“我今天下午就让小马发给你。”
李向明:“好的,谢谢您,那我开始准备了,您有什么事再联系我吧。”
罗总:“行,谢谢你!”
李向明:“好,罗总,再见!”
从上面的案例中可以看出,销售员李向明从客户罗总的谈话中掌握了他的想法,并很好地把握住了这个成交时机。
大多数情况下,客户在决定购买时,一般会提出这样一些问题:商品的储存、保管、清洁、保养与使用时需要注意的事项等;当讨价还价时,会问是否能够再降点价;对商品的一些小问题,如包装、规格、颜色等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与要求。如果客户的语言由提出问题、异议等转为谈论以上内容,你就可以认为客户是在发出成交信号。
此外,客户放弃很多同类款式,只对其中的一件详细询问,反复查看;反复关心商品的某一缺点或优点,再三询问早已了解的问题;再三询问同伴对商品的看法,这些也都是客户发出成交信号时经常会有的表现。
实用妙招
一般情况下,客户的成交信号往往表现为以下几点:
● 问到售后服务
购买以后商品出问题怎么办是客户最关心的事情。所以在销售过程中,当客户问到售后服务时,表明他已经打算购买这个产品或服务了。
● 问到付款方式
如果客户问到付款方式,说明他对产品已经动心了,到了这一步,稍一促进便会水到渠成。
● 问到手续办理事项
当客户问:“那我下一步该怎么办?”可以将此视作要成交的好时机。
● 保持沉默
这里说的沉默是指你介绍完产品以后的沉默。例如,你说:“女士,您觉得怎么样呢?”
客户说:“还好,不过……”
客户问了很多问题后突然沉默了,可视作要成交的好时机。
● 自言自语进行计算
你给客户做完介绍,并告知价格以后,她开始说:“98元钱40天,相当于一年多少钱?”一旦客户开始类似的计算,可视作要成交的好时机。
● 主动询问价格
只有对产品感兴趣,客户才能询问价格,因此,如果客户主动问到价格,可视作要成交的好时机。
● 同一个问题,问两次以上
客户说:“多少钱?”
你说:“98元。”
过了一会儿,客户又问:“到底是不是98元?”
这就说明他对产品真的很感兴趣,只不过对这个价格不太确定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