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罗明的嘲讽

自从贺宽提出担心将军仁义之后,刘通与汤平再也不顾王信的说法,两人轮流盯着王信。

王信决定去一趟林府,看看林如海的态度。

“估计指望不上林老爷。”贺宽猜道:“否则林老爷早就表明态度,我们下面的人才好去做,而一直没有消息,说明林老爷没有办法。”

林府林老爷是自家将军的靠山并不是秘密。

王信一脸无语,笑骂道:“坏消息都是你带来的,然后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说说到底怎么才行。”

“不行就造反吧。”

贺宽笑道,“将军不知,大周已经烂透了,各路精兵元气大伤,外有倭患缠身,以将军之才,天下还有谁人能敌,只要将军举旗,必定各地响应。”

“将军不信问问刘通,我们三人中,刘通最清楚东南战事,前些年大周各路精兵汇聚东南,是不是损失惨重,元气大伤。”

贺宽最后问道。

刘通如实的点头。

从刘通那里得到肯定,贺宽又说道:“天时地利人和,一千五百王家军在手,以将军之能,几个月就能再练几支王家军出来,何愁取不得天下。”

“贺宽这话倒是没错,将军当初练兵也才三月,咱们江南又富裕,好似在我们嘴边上,只要夺得江南之财,将军起兵十万也不过一年半载之功。”

汤平听了好一会,竟然觉得贺宽说的有道理,越来越动心,忍不住出声响应,还列举出自己的看法。

王信哭笑不得。

让贺宽再说下去,估计刘通都要支持了。

这时。

一名军士焦急忙慌的跑来,带来了一条令人错愕的消息,

“将军,浙江总兵到了营外。”

众人不敢相信,浙江总兵不是呆在江都吗。

贺宽连忙问道,“怎么回事?”

那军士是老兵,本来等着上岛开荒,没想到又出了变故,知道贺宽关心什么事,仔细的回答。

“哨寨上放哨的兄弟发现有一行不明身份的人靠近营地,大概有十来人,于是兄弟们赶去盘查,对方说是浙江总兵,让将军去迎。”

沉默了片刻。

王信说道“走,去迎总兵。”

贺宽欲言又止,差一点就说动将军,奈何这是时候浙江总兵亲自上门,还只带了十几人,怎么看都不像是要对付将军的动静。

刘通和赵雍已经跟了出去,贺宽无可奈何。

......

“本镇与你无仇。”

“找你是为了平倭。”

两句话。

罗明表明了来意。

王信好奇的看了眼这位被骂做逃跑将军的总兵。

年近五十,一脸络腮胡,身材魁梧,给人一眼就能生出悍将的感觉,占尽了便宜。

就像自己一样的小白脸,容易得到女性的好感,哪怕几年前自己还是孤儿的时候,也有人家的女儿看上了自己,想要招自己入赘。

而像罗明这样的模样,就会给人觉得这是一位会打仗的将军。

林如海当初就非常怀疑自己是否能领兵作战。

不过人不可貌相。

说不定正是因为这幅模样才欺骗了人,沽名钓誉,没有本事,率先逃跑,导致各路大军溃败。

用不用此人,不是自己决定的,朝廷既然决定用此人,此人来找自己,张口说是为了平倭,必然就是为了鸳鸯阵。

鸳鸯阵是倭寇的克星。

指的是鸳鸯阵的模式,恰好是针对倭寇的模式。

鸳鸯阵的功能实际很单一。

犹如江湖上独克一个门派的秘籍,而且还是特定的环境下,比如东南承平百年,地方糜烂,军备松懈,再碰到倭国的流浪武士,犹如治安战的这种。

所以鸳鸯阵最适合当做敲门砖,拿出来不可惜。

现在自己已经上岸,一入江湖就要懂江湖的规矩,按照江湖的规矩来办事,才能得到自己的好处,再不是以前的那一套。

既然自己选择同流合污,明哲保身,那么谁想平倭,王信都不反对。

无论是任何人,好人也罢,坏人也罢,只要想学鸳鸯阵,王信就愿意教,鸳鸯阵烂大街才好。

不给倭寇活路。

只是王信没想到,主动跳出来的会是罗明。

“鸳鸯阵不难,难的是军纪,反而不适合军中的精兵,精兵养了一股子傲气,鸳鸯阵要的是每个士兵老老实实遵守规矩,不允许有自己的想法。”

王信开诚布公。

罗明十分满意,洗耳恭听,与在丹阳砍祁家老大脑袋的时候判若两人。

刘通、汤平、房宽等人站成一排一动不动,保持立定的姿势。

罗明坐在大厅的主位上。

王信在身旁仔细的介绍鸳鸯阵。

“倭寇有两难,只要解决了这两难,倭寇就能平定。”

“哦?”

罗明越发提起兴趣,以前张经平倭可是如临大敌,调全国精兵,连自己也不敢大意,可眼前小小的一个佐击,却不把倭寇当回事。

言语间尽是对倭寇的蔑视。

要知道,为了平倭,大周死了多少将领。

如果不是王家军的战绩,有人敢如此大言不惭,罗明早就不耐烦了。

“一难在神出鬼没。”

“二难在狼群战术。”

“大海无边,沿岸几万里,防不胜防,为何南边的倭患要比北边的严重呢,因为南边富庶,承平日久,向往赚钱,鄙视当兵,所以倭寇十几个人就能祸害地方,地方县城无可奈何。”

这并不稀奇。

太富裕了,就想更富裕,不愿意投入军事。

大周也是如此。

各地的县城因为人口的扩张,经济的繁荣,原来的城墙早就变成了内墙,却没有修新的城墙,官员不愿意耽误自己的政绩,老百姓也不愿意花钱。

“这是一也。”

“倭寇来自一个地方,所以能约定一起攻打某处,啃掉硬骨头没有了威胁再分散而食,前几年的官兵大败就是如此,谁也没料到倭寇的规模会有上万人。”

“这是其二。”

王信说完了,众人都看向罗明。

也就是这次。

罗明被称为逃跑将军。

罗明面色不变,问道:“鸳鸯阵就能解决两个问题?”

“鸳鸯阵的确可以。”

“倭寇主要是步兵,适合东南地形,鸳鸯阵同样是轻步兵为主,费用低,地方上承担得起,操练也容易上手,不需要精兵强将,民兵即可。”

“地方上的民兵操练鸳鸯阵,就不怕小规模的倭寇,数十人乃至上千人,几百民兵就可灭之。”

“一省则聚数千兵操练,可灭数千乃至上万倭寇。”

“哈哈哈。”

罗明听完后,竟然仰天大笑。

刘通等人变色。

随即大怒。

这是在嘲笑。

罗明果然嘲讽道,“所谓的王将军,果然是沽名钓誉之辈。”

王信无所谓。

意气之争而已。

王信越是如此,罗明越是失望,叹了口气,:“你对倭寇如此了解,岂能不知十倭七假,不解决根子上的问题,如何平的了倭患。”

罗明这人疯了!

王信终于明白了罗明想干什么。

难怪对祁家动手。

王信敬佩。

惹不起,不参与,躲远点。

王信打定了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