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听人劝能吃饱饭

匆匆把盘里的素食吃掉。

阿里尔汗掏出3000卢比扔给司机。

让他和杂役二人吃完饭,去买一张瓦拉纳西城市地图,然后开着车在城里转一圈。

需要将这座人口密集的圣城,从城东到城西全部转个遍!

并且把每一处的Haldiram快餐连锁店、它们所在的位置全部标注出来。

而且还得备注好:这家店面到底有多大?它所在的区域,有没有什么著名的学府?

是位于富人区还是位于贫民窟?

到底是临近农贸市场,还是是开在一个偏僻角落,或是开在繁华的大街上?

至于观察客这些快餐店,它们的客流量到底怎么样...这种任务?

阿里尔汗估计是光靠司机和杂役俩家伙,是干不了的。

一个是时间不够用。

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两个家伙虽然有点脑子,但明显不多!

那就只能让他们先把所有的Haldiram快餐连锁标注好,然后等自己忙完了之后,再另想办法。

阿里尔汗要求司机和杂役这两家伙,忙完了这件事情之后,再一起去趟农贸市场,多多的买些油盐大米、活鸡活羊。

以及各种咖喱粉之类的调料。

等买好了各种食材,就让他们俩先开车回去,不用等自己...

——谁敢想象尊贵的辛格家族,如今居然沦落到家里都快断炊了!

厨娘娜姆,她正等米下锅呢...

像村里其他的一些贱民,他们断炊、没饭可吃倒是经常性的。

不过,贱民家都是小家小户。

遇到无米下锅这种困境,相对也好解决...随便出去整两个芒果、木瓜,哪怕弄点香蕉回来烤一烤。

也能凑合着应付一下。

但辛格家里显然不能...不但有老妇人,而且家里还有10来个仆役,还有昨天晚上来的6个舞女。

都在那里伸长了脖子、眼巴巴等着吃饭呢。

怎么凑合得了?

把这些事情通通交代给司机和杂役去干,阿里尔汗对他们只有一个要求:

那就是...去农贸市场的时候,绝对绝对不允许买鱼!

不...包括任何淡水鱼虾,全都绝不允许出现在采购单上面!

——瓦拉纳西的鱼虾,全是吃那啥长大的...看着就倒胃口,哪还能吃得下去!

交代好这些事。

阿里尔汗说自己要去办点事,可能要过两天才能回去。

等到自己回去之后,立马就会给家里的仆人们发放薪水,所以让他们稍安勿躁。

随后,阿里尔汗站起身径直走了。

——那个自诩【没有人比他更懂怎么经营砖厂】的银行家不是说了吗?

他说砖厂受制于产能、受制于运输能力跟不上。

所以阿里尔汗家的砖厂,无论怎么折腾,那也是绝对做不大的!

嘿嘿,既然对于经营之道颇有研究的银行家古斯塔,他都这么说了?

那自己就从【产能】、【运输能力】这两方面入手好了。

好好干他丫的一场!!

拍拍兜里那张170万卢比的承兑汇票,阿里尔汗暗暗一笑:

塔尔卡老爷啊,塔尔卡老爷...我辛格家族的产业,你就别想染指了。

倒是建议你最好买点速效救心丸啥的,在家里预备着...反正印度的仿制药又不贵。

塔尔卡老爷啊,你等着吧!

有你犯心脏病的那一天...我,伟大三哥克星,向真神保证!!

等到出了门。

阿里尔汗招了一辆蹦蹦车,然后坐着车、直奔位于城郊的【塔塔集团农用拖拉机专卖店】而去...

听人劝吃饱饭。

毕竟祖传银行家古斯塔,纯粹就是个印度通。

那家伙学的东西很杂、而且因为职业上的关系,古斯塔深度了解过的行业也很多。

所以古斯塔这么多年来。

就是靠着他渊博的社会知识,和精明的头脑,以及极其精准的判断力。

才能在放贷的时候,做到精准投放、从而尽最大可能规避房贷风险。

现在...好了!

既然有古斯塔这家伙,免费替阿里尔汗家的砖厂把过脉、并且已经明确指出了砖厂的症结所在?

那么,阿里尔汗又有什么理由,不去从这两方面着手改进呢?

主打就是一个听劝。

首先,关于产能方面,这个已经能得到有效解决:

第3代锡克教上师。

他不已经答应了,说是在一个星期之内,就会给自个儿安排一套现代化的制砖设备吗?

虽说印度三哥说话向来不靠谱,他们的承诺,多半如同水牛反刍之时放的屁一样。

但那白胡子老爷爷?

他可不是一般的阿三,他肯定是一位已经脱离了低级趣味的、是一位不会放屁的高等级阿三。

——既然他是神仙,又怎么会放屁呢?

即便偶尔会放个屁,那也是不同凡响!

所以阿里尔汗坚信:第3代上师,是不会骗自己的...吧?

暂且把提升砖厂产能这一问题,暂时看成是已经能得到有效解决的事情了。

那么第2个问题。

也就是困扰砖厂已久的运输能力?

阿里尔汗像打算揣着170万卢比,去卖拖拉机的地方看看...要想提升运输能力,购买几台大马力拖拉机?

这无疑就是最好的选择了。

只因别的砖厂、包括辛格家族的祖传砖厂,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毛病:

那就是受制于砖厂的生产规模不算大,产品辐射能力不强,这就造成砖厂每年能产生的利润...其实也不是很大。

最终,这就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砖厂赚的钱不够多。

砖厂主就舍不得加大投入,舍不得去买现代化的制砖设备,更舍不得掏钱去添置价格昂贵的大马力拖拉机。

那么,反过来讲。

砖厂的生产能力低下,运输能力更是得不到大幅提升。

这就使得整个砖厂的产品,其覆盖范围有限、能卖出去的砖块数量,始终就停留在低水平层界。

就像辛格家现在这座砖厂。

拥有的员工倒是有100多、接近200人,但却只有一座非常落后的老式砖窑用于生产。

而用于销售环节的运输工具?

他阿里个巴巴的...除了一辆、也不知道生产于哪年的12手拖拉机之外?

砖厂的主要运输工具,居然是20多辆木制架子车!!

遇到有客户前来砖厂,掏钱购买砖头的时候?

多半都得靠卑贱而又勤劳的砖厂运输工,得靠他们用纯人工,得靠他们用那双满是死皮的光脚丫子。

就那么一步一个脚印、三步一斤汗水的给客户拉过去!

节约成本倒是挺能节约的。

零油耗,20公里只需给那些贱民两盘玉米面、三斤荨麻叶作为报酬...

省倒是挺省,就是有点费人。

每年,从各个砖窑往外抬出去的尸体...哎!

说不成,实在是说不成。

只因那些砖厂运输工...实在是太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