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正法元帅

蟠桃宴落幕后便是赛宝大会,诸位仙家轮流奉上宝物,一一展示。

上洞八仙便展露出了析板、羽扇、锡杖等宝物,直自夸的天上少有,地上绝无,动辄是声闻三界,天昏地暗的能耐。

话说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这些仙家长生久视,比的不就是这些面皮。

那孙悟空猪八戒二人光自夸还不够,甚至都要做出一首赞诗来。

这些宝贝有三五分能耐都算是多的,却也让陆源羡慕不已。

镇元大仙虽然是太乙玄门,可门中自持内丹之法,不羁于外物,所以法宝一脉向来不是长项。

西游世界又是典型的法宝大于神通,孙悟空斗战第一,在法宝上都吃了不少的亏,更何况此时的陆源。

眼瞧着现场越来越热闹,赤脚大仙却连打几个哈欠。

蒲扇微微摇动,见陆源有意动之色,轻声劝道:“法宝终究是外物,重要的还是修持自身。”

“弟子省得。”

赤脚大仙摇了摇头,心知他没听进去几分。不过也难免这小辈心动,像他们这等修为,已经不需要什么法宝加持,镇元大仙那一记袖里乾坤,便抵过无数法宝。

欢笑之间,太白金星离席靠近,在陆源桌侧止步。

“老星有何指教?”

太白金星莞尔一笑,“贤侄可是看上这些宝贝了?不必心焦,等宴席过后,我为你表奏功绩,你可向大天尊讨要些赏赐。”

陆源喜不自胜,“多谢老星。”

赤脚大仙嘿然道:“倒是要让你师父多传授你些养气功夫。”

太白金星登时打趣道:“陆源少年心气,非要养成个面沉似水的性子?无趣无趣。”

毕竟是天庭的御用天使,太白金星既能正经也能诙谐。

在陆源和赤脚大仙中间一阵插科打诨,聊了个宾主尽欢。时不时聊起一些三界秘辛,狠狠勾住了陆源的注意,就连赛宝会也不再关注。

宴会散去,宴请的宾客尽数散去,陆源则在太白金星的安排下休憩了一晚,为明天上殿做准备。

次日,通明殿内。

得了太白金星的嘱咐,陆源在殿外等候。

不多时,殿内通传,陆源跟着张天师步入殿内。

玉皇大帝高座正中,文武分列左右。

陆源走入当中,稽首施礼。

“下站者何人?”

虽说陆源早就通过了名姓,可该走的流程还是要走的,文班武班中还有不少对陆源陌生。

“在下陆源,忝为镇元大仙门下,奉家师之命,赴宴见礼,诸位前辈,小子起手了。”

两列文武面带微笑,一一还礼,对陆源表现出颇为欣赏之意。

一来是给镇元子面子。镇元子四十八位弟子名声在外,这第四十九位合七七之数,必然十分优秀。

二来则是,陆源头顶枕鳞,鳞甲未褪,表现的礼数却尤为周到,虽然还有些年轻,但颇见一副道家真人的面目。

玉皇大帝安然点头,默不作声,太白金星心领神会地越众而出。

“启奏陛下,我与陆源在宮府山相见,他于此地鏖战许久,击杀三只占山为王的妖怪。特来表奏功绩,赏善罚恶以彰我天庭威仪。”

“善。”玉皇大帝面无异色,“传东岳府君细数功过,再论赏罚不迟。”

不多时,东岳大帝座下赏罚司主事陆判进殿觐见。

陆判也不多话,张开榜文,“陆源,时年二十有九,南赡部洲赤城山虺蛇得道,终日吸食月华,庇护乡里。”

听到这,殿内众仙频频点头。

妖类出身总是茹毛饮血,自然带着一股血性,更何况是蛇属妖类。

陆源不仅没杀人吃人,还能庇护乡里,这等灵性,必定不是凡类。

“昔日功绩经日夜游神上报九府,得赐帝流浆一缕,沉醉三年得成人身。三年后诛杀朱喙妖王,肃清赤城洞天。

因修行有误,得初成仙人指点,向西而行,路上诛杀恶神蛟龙,拜入五庄观,修炼三年。赶赴蟠桃宴时诛杀七段虎、双头鼠、雉鸡精,肃清宮府山。”

玉皇大帝眉头一皱,“恶神蛟龙?”

“是。”

见玉皇大帝面色不愉,陆判依旧不卑不亢,“蛟轭湖河神,伪作船夫,将生人诱至湖中食之,一律当抽龙筋,打入刀山地狱,受五百年磔罚。”

“那罪蛟魂魄何在?”

“已形神俱灭。”

听到陆判这话,四下视线齐齐落在陆源身上。

杀人不过头点地,即使罪孽深重,惩罚无数年,也总有轮回的一天。

将人魂魄打散,算是不能再狠辣的手段了。

更何况蛟龙身负天箓,也该由国法来惩治。

见场中气氛如此,太白金星也早有应对之法:“陛下,陆源初出茅庐,一腔热血,秉持着除恶务尽的拳拳之心。行事风格虽说极端,却也不违正道,玆当奖赏。”

“善。”

玉皇大帝思忖片刻,“各处可有空缺?”

太白金星立马道:“陛下,我奉命送马元帅下凡应劫,如今元帅下界,这火部正神之位尚有空缺。”

武曲星君越众而出,“陛下,火部正神之位责任甚重,不可轻与。”

“武曲星君所言极是。”赤脚大仙拱手而出。

见他发言,众仙顿感诧异。

只因赤脚大仙虽说位高,但却闲散,对天庭事物不甚在意,往日也未曾发言。今日出言应和武曲星君,倒是让众仙在意起来。

赤脚大仙继续道:“陆源刚过三关,未曾调和龙虎,心火炽盛而木气低沉,成火盛自焚之相。不如先入三官府,领个水界纠察之职,以观后效?”

“爱卿所言甚是。”

玉皇大帝心满意足,显然早就认定了这个结果。“陆源,你即领了水界纠察,成了你道。”

陆源没有半点插嘴的机会,讨要赏赐成了授予官职。

职位他并不在意,玉皇大帝说的那句话反倒引起了他的注意。

成了我道?这话镇元子好像也和他说过。难道自己的成道机会,就在这纠察之职上?

万寿山,五庄观。

陆源上天已一年有余,镇元子正如往日一样,讲道解惑。

此刻讲到一半,他蓦地停了下来,脸上露出笑容。

“清风明月,去取金击子打下一颗人参果送到天上。”

清风明月对视一眼,脸上皆是异色。

人参果九千年才能结成一颗,一元会也才结得十四颗,树上果实至今仅有三十颗,可谓珍惜至极。近日里镇元大仙深居简出,也没有什么人要拜会,怎么还用上了人参果送人。

“不知师父要送到何处?”

“三官府,正法元帅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