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召回帝都!

“点燃引线!”

细小的火光浮现,以极快的速度燃烧。

仅仅是片刻的时间。

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传来。

紧接着便是战马的嘶鸣声,人的惨叫声接二连三的传来。

“开火!”

霹雳声紧接而至。

战场之中。、

阿敏脸色震撼的望着眼前的这一切。

他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只知道忽然之间这地面就炸开来了。

自己这边的大军,顷刻之间便被炸的人仰马翻。

死伤大半。

尤其是,四面八方,更是传来了霹雳声。

是龙朔军!

这里有埋伏。

“旗主!龙朔军早就在此埋伏了,我们快撤吧!”

手下副将脸色难看。

他从未想过,一场战斗,连对方的人都看不到,自己这边就损失大半的。

这种战斗,简直就如同一边倒的屠杀,根本反应不过来。

“这到底是为什么!”

阿敏此刻,陷入了和代善同样的迷茫之中。

他不知道为什么。

明明以前的乾军在他们面前根本就是不堪一击的。

就算是大乾的精锐,他们也是能够一战。

然而,这一次,出现的这样一支龙朔军。

先是将代善击败,而后,又是挡住了蛮古尔泰的进攻,重创蛮古尔泰。

现在,又是埋伏了自己。

让自己的军队,眨眼睛损失大半。

那巨大的轰鸣声,让战马都受惊,根本就不受人控制。

失去了战马的帮助,女真人就如同站在那的靶子,被龙朔军的龙朔枪一枪接一枪的击毙。

“重新给我组织人手,给我冲!”

阿敏咬牙。

他就不相信,对方就真的这么强。

但是很快,结果也是让他绝望。

好不容易组织起来的部队,往龙朔军那边冲锋。

却是被打的抱头鼠窜。

“撤吧,旗主,再不撤,我们这些兄弟都要损失在这了!”

副将脸色着急。

“撤吧!”

阿敏最终也只能选择了撤退。

抛下了数千具尸体,仓皇而逃。

“真无趣!”

瞧见阿敏撤退,山岭上的秦指挥摇了摇头。

不过,这也是龙朔军以及炸药的强悍。

否则的话,还真的是做不到这样恐怖的的战损。、

“整合一下,前去支援统领!”

秦指挥领军回援。

只不过,等他到的时候,刘秀这边也已经解决了战斗了。

“我还以为还有汤给我喝呢。”

秦指挥尴尬的笑了笑。

“还需要你。”赵指挥白了秦指挥一眼:“有统领在,根本就不费吹灰之力就解决了。”

“好了好了,别太自大了。”

刘秀此时走来,道:“我们赢,只是侥幸,若非是他们按照我们的计划冲锋,提前在他们来的路上埋伏好了炸药,否则,你们以为我们能够赢得这么轻松?

倘若是真的正面对抗,在这种地方,想要击败对方两旗,就算是赢了,那也是惨胜。”

虽说龙朔枪是后膛枪。

但是说到底也只是一枪一枪的打。

比起女真人,或许这个也已经很先进了。

但实际上,比起那种真正的拿着枪就可以碾压的自动步枪来说。

还差得远呢。

龙朔枪也并非是无敌的。

炸药也是一样,是需要提前布置好的。

倘若是进攻,那就完全发挥不出来这么大的杀伤力。

“准备一下,我们去支援徐帅!”

刘秀道:“这一战,必定决出胜负!”

谁都知道,刘秀击败了三旗,打死打伤万余人。

让整个八旗都受到了重创。

这么好的机会,自然是不会放过的,需要乘胜追击。

一举击败皇太极!

只不过,刘秀本想着再获得一点战功的。

当抵达前线时。

却是得到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女真人撤退了,撤出了辽东!”

徐明久对刘秀说道。

刘秀有些诧异:“就撤退了?”

徐明久白了刘秀一眼:“他们女真人有多少人都死在你手上了,而且他们还拿你没办法,尤其是你那龙朔枪,他们那弓箭怎么比得过。”

“徐帅,我认为可以乘胜追击啊,往北继续进攻!”刘秀道。

要知道整个北方,可是拥有着广袤的土地,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这些,对于大乾来说,都是好东西啊。

“追是要追的,不过,你不能追了。”

徐明久道。

“为啥?”

刘秀不理解啊。

这大家都是出来征战的,凭啥自己就不能出战了。

虽说早先的刘秀的确是有些惧怕大战。

但是现在他早已经今时不同往日。

他特别自信。

“这是女帝传来的诏令。”

徐明久从一旁拿来了一卷黄布,递给了刘秀:“你自己看把。”

刘秀疑惑的接过诏令,打开来看。

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南边百姓造反了!”

诏令之中,说了南边有百姓造反,而且如同火烧燎原之势一般,根本停不下来。

短短的一个月时间,那叛军就已经连克数城,所到之处,百姓无不加入其中一同造反。

那叛军首领更是自立为王!国号大隋。

此时的叛军,兵力数量,已达五十万,而且更是还在猛增。

“据说是那些官员欺压百姓,惹得百姓犯了众怒,随后有人领着他们冲击了县衙门,占据了整个县,之后向四周扩散,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结舌!”

徐明久也是摇了摇头。

刘秀也陷入了沉默。

自古以来,王朝末年,农民军起义,是十分正常的事情。

但是,明明大乾都已经开始改革了。

梯田法,堆肥法,还有那些水车灌溉法。

这些无一不是利国利民的好东西。

可是为什么百姓还是要造反呢。

瞧见刘秀沉默,徐明久也知道,刘秀是搞不明白为什么百姓要造反。

他知道刘秀献了很多利国利民的好国策。

只是,刘秀还是太年轻,太想当然了。

“刘秀啊,你还是太年轻了,莫不是以为一项国策推行下去,那么各地的百姓就会好起来吗?”

徐明久道。

“不是么?不是还有监察司吗?那些官员怎么敢的!”刘秀道。

徐明久道:“这些东西,治标不治本。”

说到这里,徐明久顿了顿。

接着又道:“我虽是军人,但是我也清楚,百姓其实是不想造反,只想过好日子的,但是,那些官员却都是贪得无厌的,世界之大,大乾官员这么多。

更何况,欺压百姓的,不止是官员,还有那些世家大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