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轰然大波

远在茶楼之上的姬穷,看着人群中完全相反的两方人马,眼神渐冷。

被挤在外围的人群,好多百姓衣衫褴褛,面黄肌瘦。

而又不断有衣着光鲜,肥头大耳的富贾之人在随从撞开这些百姓之后,聚集在城门最前面。

就是这些人,什么事情都想着跑到最前,最先捡到便宜,不顾百姓死活,不顾红昭局势,只想着家族利益!

姬穷嘴角闪过一丝阴笑。

这帮氏族之人,竟然敢逼宫自己的大老婆,还想染指自己想出来的红昭烈债,真以为就没人能治得了你们?

那老子就让你们看看,当没人鸟你们这些氏族的时候,那种只属于寡妇的空虚寂寞冷,是何种滋味。

“这位大人,不知道今日号角令出,可是有陛下何懿旨传出?”

城下。

人群中终于有人忍耐不住,朝着城门下被众人拱卫的商樱雪喊了一句。

商樱雪本来闭着的眼睛慢慢睁开。

旁边一名官吏小声提醒:“大人,时辰已到!”

便听唰的一声,商樱雪手中一抹明黄圣旨打开,而后有官吏快速的将手中早就抹好了浆糊的告示贴在了城墙之上。

“红昭国百姓康安!陛下懿旨!”

顿时,城门口跪倒了一大片的百姓。

有氏族中人虽然不情愿,但如果此时不跪,边上如狼似虎的兵甲估计会立即将其拿下治罪。

“陛下万岁!万万岁!”

随着山呼海啸之后,商樱雪深吸一口气。

“天灾难抗,朕心沉痛!红昭国境,连年大旱,百姓疾苦,民不聊生,朕每思及此,无不痛心疾首!为百姓活,为红昭盛,朕欲与百姓共度难关!”

“今特拟昭,昭告天下:朕以国君之名,欲与国士行凭证之约,发红昭烈债,换取一切可用于民生之同价值钱、粮、物!但凡家中有余者,皆可至各衙州司换取红昭烈债,助红昭度此为难!红昭烈债到期之日,可凭证再次至各州衙,换取红昭烈马匹或与时价相等之银钱!”

“每债可按相应折扣授予百姓、士子、官绅、氏族!每债到期之日,朝廷按红昭烈时价凭证回购,并贴以相应银息!钦此!”

随着商樱雪圣旨宣读完毕,而后一指身后城墙之上的告示,对着寂静无声的人群喊道:

“此债券乃陛下亲发,圣誉保障,不限购者身份!相关详程皆在告示之上,同时有游司卫传昭各地州府,各州府接令之时,即刻办理红昭烈债售买!”

“另陛下懿旨:着户部分派官吏赴各地州府,建立债务司,直归户部管辖,单独负责各州府债务,陛下亲督!”

说完之后,商樱雪直接转身回城,身后众护卫官吏也赶紧跟上。

也就在商樱雪刚刚回城,想要入宫禀报女帝这边情形的时候,一名游司卫拦下了她。

“商大人,夫君大人有请,就在城外茶楼!”

商樱雪犹疑了一下,微微点头,而后快速换下官服,从小门绕出了城外。

随着皇城门重新关闭。

本来寂静的城门口轰的一声就炸了。

人声鼎沸,有怒喝,有惊问,有欢呼,不一而足。

红昭烈债的消息犹如狂风,疯狂的塞满了都城的每个角落!

“这。这是什么情况!?陛下这是疯了么!?为何绕开了氏族,直接给户部下了懿旨发行红昭烈债!?”

“昨日陛下分明还与朝臣商议红昭烈债分发各氏族一事,怎么今日就直接绕过了氏族,将红昭烈债分发天下!?甚至于南楚那边也不交涉了!?”

“胡闹!简直是胡闹!一纸红昭烈债价值两千两银子!哪个百姓拿得出来!?这简直是胡闹!”

“出大事了。出大事了!陛下如此,是要挑动氏族怒火啊!”

很多氏族奴仆小辈纷纷惊怒,脸色都变了。

陛下如此做,这是何意?

“那位官人所言不错,咱们百姓家中别说千两白银,就是一两银子都拿不出来,买什么债?”

“错了错了!你没看告示?这说的是百姓可以邻、保、里、乡合资购买!谁让你一个人购买了?”

“这种好事,竟然不是氏族独享了!?咱们百姓也可以参与了?”

以前这种朝廷施恩的好事,都是氏族吃干抹净,百姓别说参与,就是闻味都闻不到!

“竟然还有这种买法!?这。这。这不就是说,一旦我们凑齐了这些银子,就能够以七折购买红昭烈债,来年以足额售回朝廷,朝廷还要付我们银息?”

“可不是嘛!这一出一进,差不多每户能够获得五成的收益!而且你没听明白么?陛下如此做,是为了筹足银钱粮食,帮助百姓度过难关!”

“五成收益!一两银子就能多收回五钱银子!这可比那些放贷的黑心贼收的还要多!能有这种好事?”

“陛下都亲自下旨,以圣誉保证,你还担心什么!?”

人群中沸沸扬扬,有识字的穷秀才为百姓们解读告示,有通晓道理的长辈为百姓讲解这其中的关键,换来一阵阵惊呼。

“是谁想出了这种办法?如此一来,朝廷有了银钱购买粮食,咱们百姓的苦日子就到头了!”

“陛下万岁!陛下万岁啊!”

“陛下万岁!”

整个都城数里长街,逐渐响彻山呼万岁之声,声震都城,直入宫城!

听着皇城门口传来的山呼海啸,姬穷轻轻的端起了茶盏喝了一口。

茶水甘甜,不错不错。

氏族之人,狂妄自大,肯定会以为女帝必须依仗他们才能够发行红昭烈债。

但姬穷偏偏就釜底抽薪,直接绕过了他们,将红昭烈债发行于民!

而且这还不是姬穷最终的手段!

他最终的目的是让百姓看清氏族的真面目,而后以民意压垮氏族意志,让氏族庞大的产业付之东流,从而将氏族的牙齿拔掉。

如此一来,氏族要么臣服于自己大老婆的脚下,摇尾乞怜。

要么,就烟消云散吧!

身处深宫大内的女帝隐约听到了这山呼的声音,本正在奋笔疾书的手顿时一顿。

“外面发生了何事,如此喧嚣!?”

该死。

这关键时刻又发生了何事!?

女帝眉头深皱,心中竟然出现一股担忧。

不会是发债之事,遭遇百姓抵制了吧?

“来人,找夫。算了。”

女帝突然捏紧了拳头,下意识的就要寻找那个男人,令她颇为懊恼。

这在以前可是从来没有,也从未想过的事情!

那个男人,

为何突然开始频繁出现在她的脑海中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