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我大唐必胜!

暗月保护杨河如此长的一段时间,自然清楚这杨河的为人。

虽然暗月并不能一直追随在杨河的身旁。

但是在这场战斗里面,暗月也知道自己所需要发挥的重要事项。

杨河现在还未开口,可是暗月却已经将杨河的想法猜得八九不离十。

杨河清了清嗓子后,便继续开口说道。

“暗月我知道你带的军队的实力都是十分的精锐,对于一些暗杀的行动也能够手到擒来。”

“所以这一次我们出征幽狱城的时候,就有你带一小部分的精锐部队,一直都配合着这秦振雷的行动。”

“如果真的遇见了任何的危险,你们也要即刻将对方的指挥官员杀死。”

有了杨河这句话之后,暗月的心中顿时也更加有数。

果然和暗月之前所想的一样。

在这一次的战斗当中,杨河也打算组织一支精锐的暗杀部队。

“我也希望你们两个人能够互相配合。”

说完这句话之后,杨河这才又重新来到了这长长的旁边。

暗月听到了杨河那番话之后,便也开口说道。

“放心吧,殿下,我和秦振雷两个人在这次的行动当中一定会互相配合。”

“一定会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帮助殿下解决最多的麻烦。”

其实在杨河的心中,只要有暗月这句话杨河也就彻底放心下来。

“秦振雷。”

听见了杨河这一次的召唤之后,秦振雷又一次来到了众人的面前,朝着杨河单膝跪地。

“眼下这幽狱城的情况十分的危急,我希望你能够带着你的那只亲卫队,先赶过去为大军杀出一道血路。”

“而且这一次我对你有一个非常严肃的要求,这次的进攻绝对不能失败,必须要成功。”

秦振雷听见杨河这句话以后,立刻点了点头。

“放心吧,殿下,这件事情交给我不会有任何问题的。”

紧接着杨河又安排了几只负责配合着秦振雷的队伍。

过了足足有一个时辰的时间,整个点将的过程这才结束。

不过杨河对于整个过程也十分的欣慰。

虽然秦振雷来到这里的时间并不是很长。

但是在这短短的一个月时间,秦振雷也确实是为杨河训练出了不少的大将。

而这些将士也分别带着自己的队伍。

杨河的眼神,最后一次,在这几十万的大军身上看了一遍。

不仅是自己手下的这些人,同时这些带头的将军浑身上下也都充斥着浓郁的杀气。

光是这浓郁的杀气,就让普通的老百姓看到之后,有一种不寒而栗的感受。

杨河知道这些将士现在也都已经领到了自己的任务。

和刚刚集结在这里的时候,状况极不一样。

此时围观在这里的百姓,心中也都忍不住的开始发颤。

但是尽管如此,大家的心中也依旧非常的踏实。

众人自然知道有这样的一支军队在的话,他们这里还有什么可怕的。

杨河此刻的眼神也正是在朝着远方看去。

虽然杨河知道,在这个世界里面各个城市之间发动攻击也都是正常的现象。

但是杨河却万万没有想到,他们居然会做出屠城这样的行为。

也正是因为他们布扎国所做的这件事真正的激怒到了杨河,所以杨河才会如此决定。

这一次布扎国不仅是犯了大唐的山河。

同时他们也杀了大唐的不少将士。

这样的国仇家恨也许别人能忍,但是他杨河身为大唐的太子绝不能忍。

“我要求你们所有的人在这场战斗当中必须拼尽全力,一定要让他们布扎国的那些人血债血偿。”

杨河的这句话说完之后,那外面几十万的将士同时拿着自己手中的武器不断的挥舞着。

“血债血偿!”

“血债血偿!”

众人都在不断的念叨着这句话。

一时间,杨河也将自己手中的宝剑缓缓的拔了出来,朝着空中重重的挥舞了几下。

那原本准备在城墙之上的几只畜生的头颅,瞬间便被杨河砍了下来。

这几只畜生的血液此刻也直接奔现到了那战旗上面。

见到这一幕之后,那些将士们一时之间只觉得自己体内倒是有了一股更强的斗志。

“我相信凭借着我大唐的这些将士,这一次战斗我们必胜。”

其实杨河对于他们这些人的实力还是有一定的肯定。

毕竟这群人经历过太多的苦难。

他们当初从一个难民也硬生生的停了下来。

杨河制造仅仅是面临这场战斗,对于他们来说应该不是什么太大的难题。

“众将士们这一次的出征,我大唐必胜。”

“必胜,必胜。”

几十万的将士们同时骂喊着必胜两个字,一时间整个润南城外面的气势又一次陷入了空前的高涨。

而这一次在这些人说完这句话之后,杨河便直接安排所有的将士们正式出发。

而接受到杨河任务的秦振雷,自然也是带了一批快马走到了整支队伍的最前方。

虽然秦振雷要去管理整治的队伍。

但是秦振雷也知道,现在的队伍也只是处于行军的状态。

而且这次的战斗也有杨河亲自挂帅。

就算是自己没有在这里亲自指挥这场战斗,也必定会获得空前的胜利。

想到这里秦振雷也更加放心,立刻快马加鞭的带着自己的亲卫队,开始去执行杨河刚刚交代自己的任务。

此刻的杨河也从那城墙上缓缓地走了下来。

骑上了一匹战马之后,杨河带着所有的将士们开始朝着幽狱城的方向走了过去。

之前一直在这里围观的百姓们,也开始朝着城外走了出去。

虽然他们没有参加这场战斗,但是众人也仍然是感受到了这一次战斗时所拥有的气势。

一时间不少的人都被点燃起了,一股浓郁的爱国情怀。

而且湖北的一部分大臣也开始朝着这城外走了出来。

有了杨河这段时间的培养之后,众人也都是放弃了之前的那个错误念头。

可根本没有任何一个人再去谈投降的事情。

这些人的心中都只有一个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