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6章 郭登父子

“可这是为什么啊,余家庄有的东西,辽东那边也基本都有了,甚至比余家庄这边更好。

而且,辽东是大人您的地盘,不管做什么,朝廷也管不到,不像余家庄背靠京城,想做些什么还得偷偷摸摸的。”

薛保衣的这个疑惑,也同样是高进和沈炼的想要问的。

见他们这个表情,周寿只好耐心的解释道。

“余家庄靠近京城的确是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

但这边也有他自己的好处啊。

别的不说,京城的读书人比例绝对是全天下最高的。

想要找个识字认字的人可是比辽东那边容易的多。

我先前就曾跟你们说过,我打算在余家庄建在一所专门培养工业人才学院。

至于各种工坊什么的,即便没有这次的事情,我也打算慢慢的将他们迁到辽东去。”

听到这话,薛保衣三人脸上都是露出了疑惑的神色。

“将余家庄改成学院,这个主意真的靠谱吗!”

周寿见他们还是不太理解的样子,也懒得继续跟他们解释什么。

“行了,这些都是以后的事情了,咱们现在最要紧的是,怎么解决蒙古人这个麻烦。”

薛保衣等人都知道,周寿已经决定的事情就没有更改的可能,也就不再多说什么。

这时,好半天没说话的高进好似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道。

“大人,前段时间我得到一个消息,但当时我觉得并不是什么重要的消息,就没告诉您。

但现在看来,这个消息很可能会成为咱们手里的另外一个底牌。”

这话一出,周寿几人的注意力立马就被吸引了过来。

“到底是什么消息!”

高进沉吟片刻后说道。

“其实也不是重要的消息,就是前两天有队员报告说,大同守将郭登打算率领大同数万精兵驰援京城,但被其他大同守将劝阻。”

听到这个消息,周寿好似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道。

“你说的这个郭登可是定襄伯!”

“没错,就是这个定襄伯!

他不仅是定襄伯,更是大明开国勋贵武定侯郭英的孙子,可谓是满门忠烈!”

得到高进的确认之后,周寿的表情立马变得严肃起来。

“如果我记得没错,这个郭登可是和先前的宣府守将杨洪,副将石亨等人起名的悍将。”

沈炼这时也插话道。

“定襄伯郭登,这个人我也有些印象,不过前段时间有人举报说他贪墨军饷,和监军太监不和,他主动上书以年老体弱为由想要请辞,大同守将的职位。

只是石亨的叛变和蒙古人的入侵,让这件事被压了下来。”

听完这话,周寿对郭登记忆也逐渐的清晰了起来。

据他所知,郭登是个十分聪明的人,不仅有本事,而且十分懂得进退。

原本的历史上,也先曾多次想要攻下大同作为南下中原的跳板,但最后却都被郭登给打的打败而归。

仅是这一点就可以看得出来,郭登这个人在领兵打仗方面还是有两把刷子的,甚至一点不比石亨叔侄还有杨洪等人的之下。

还有传言说,郭登接受大同的时候,大同兵痞横行,贪污受贿吃空饷成风,真正的可用之兵甚至不足千人,战马不足百匹。

但经过他一番雷霆手段治理后,大同的面貌焕然一新,在他离任的时候,战马已经多至一万五千匹,精兵更是多大数万。

可见他在文治武功方面的才能。

但若只是这些,他还不至于让周寿以及深刻。

他真正厉害的地方在于他在为人处世方面的才能。

在原本的历史上,几年后的多门之变,他这个十分受朱祁钰信任的边军将领,指定会受到朱祁镇的清洗的。

可他却连续上了多到奏折,其中大半是陈述他这些年治理边军的心得,少部分是请求朱祁镇释放当年被朱祁钰因为进言被贬官入狱的官员。

这些事情让朱祁镇看到他是一个没什么野心的人,不仅没惩罚他,反倒还升他为掌南京都督府事。

随后的十多年中,郭登起起伏伏多次,最终更是活到了成化朝才去世。

郭登出身将门世家,在土木堡大批勋贵战死的战死,隐退的隐退的情况下,他已经是大明少数几个能拿得出手的且有真本事的优秀将领了。

可他虽然厉害,但大同在土木堡之变的时候被破坏的也很严重,虽然在他的治理下,慢慢的恢复过来了不少。

但以大同的那点兵力,即便赶来支援朝廷,恐怕也起不到什么作用。

周寿实在是想不到,郭登这个时候想要带兵过来支援京城倒是是怎么想的。

于是他转头看向高进问道。

“你听到的消息,应该不止这些吧!”

高进微微一笑道。

“大人果然料事如神,事情的确不止于此。”

“其实咱们安排在大同的探子先前还打听到,郭登在大同的一系列改革触碰到了代王一脉的利益,郭登经常和他们发生冲突。

且最近有愈演愈烈的意思。

若不是蒙古人大军压境,估计郭登已经和代王一脉的人爆发更加激烈的冲突了。”

周寿听这里面居然还有代王一脉的事情,眉头不禁皱的更深了。

“究竟是怎么回事,郭登这么聪明的一个人,应该不至于和代王一脉的人发生什么冲突啊!”

高进轻叹一声道。

“具体的情况我也不是很清楚。

但根据队员传回来的情报说,他们之间的冲突好像是源自,郭登想要组建骑兵,但因为没有马匹,就想向代王,楚王,庆王等几个王府借几千匹战马。

一开始双方还说的好好的,可不知道为什么,几个王爷最后突然后悔了,不仅想要要回战马,还想让郭登给与他们补偿。

郭登筹钱骑兵本就是想要为了支援京城,怎么可能答应将战马归还,这才让双方的矛盾持续的加深。”

周寿只是一听这话,顿时就明白过来,那几个大同的王爷,应该是害怕朝廷抵挡不住蒙古人的进攻,想要将郭登好不容易训练出来的骑兵当做自己护卫,等到蒙古人打来的时候,好护送着他们逃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