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薛保衣的纠结

这时,先前一直未曾开口的周恒见他这幅表情,走到他身旁,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道。

“薛兄弟,我知道你现在的心情很复杂,但很多事情其实都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

可能我这么说你不太能理解,过两天东家会过来一趟,到时候你问问他,就明白怎么回事了。”

薛保衣也算是在官场上混迹过的,朝堂上的那些弯弯绕,他多少也是有些了解的。

心知,就算是所有人都知道某种东西可能会对国家的发展有利,但只要这个东西不能给他们带来好处,那他们必然会搬出各种条条框框来阻止。

就算这个提议是皇帝提出来的,他们也照样不会给面子。

尤其是现如今的朝堂局势,武将式微文官崛起。

只要是武将有重新占据上风的苗头,那些文官就会不遗余力的将这个苗头扼杀在摇篮中。

即便他们明知道这么做能让大明变得更加安全,可他们并不在乎。

别看薛保衣就算在东厂的时候,做的大多数都是那种只需要动脑的事情,极少会亲自下场去做任务,表面看起来他像是个文官,可实际上他骨子里却是个实打实的武官。

也正因为他心里是向着武官的,所以他一看到水泥这个东西,就立马想到将之运用到边防上。

可若是一个文官看到水泥这东西,第一时间指定会想到,若是利用这东西,能从朝廷上赚到多少钱。

要是周寿贸然的将水泥献给朝廷,其中涉及到的庞大利益,必然会引起所有世家的争抢,到时候能不能将这东西运用到边防上说不好,可他们指定会尽最大的可能,给自家捞取好处。

若是事情真的发展到了那一步,别说修建个屯兵堡垒了,就算是朱祁钰想要修缮一下皇宫,估计都会被掌握了水泥制造方法的世家大族狠狠的敲上一笔竹杠。

薛保衣都能看明白的问题,周寿自然也能看的明白。

也正因为他不想让事情发展成那样,才会一直将水泥藏着掖着不肯让更多人知道。

为了不让那些世家大族掣肘,所以周寿宁可自己私下里发展,等积攒到足够的水泥之后,然后在所有人都没反应过来之前,一口气将瓮城和屯兵堡垒给造出来。

也不愿自己辛苦发明出来的东西,被他们那去当做赚钱的工具。

薛保衣是个非常聪明的人,尽管周恒说的不清不楚,可他还是很快就猜到了周寿的真正用意。

“原来周寿竟是打算自己一个人背起巩固边防的重担啊。

没成想他表面上对所有事情都不是很在乎,可实际上他早已经在暗中准备了很多东西。

看来我以前一直都小看他了,他才是一个真正为国为民人!”

想通这些之后,薛保衣对周寿的看法彻底发生了改变。

如果说在来余家庄之前,他心里对周寿多少还是有些不太服气的,可现在他是彻底服了。

不说别的,光是周寿暗中默默为大明做这些事情,就有足够的理由让薛保衣等人誓死追随他了。

一旁的牛小花等人见他好半天都不说话了,还以为他是因为没办法将水泥这个东西上报给朱祁钰陷入了自我纠结之中。

于是牛小花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道。

“薛大哥你也不用这么纠结,怎么利用这些水泥的事情,我们东家早就有了准备。

原本我是打算过两天等那边的工地正式开工的时候,再把这件事告诉你的。

但你既然这么重视这件事,那我提前告诉你也没什么。”

听到这话,薛保衣顿时来了精神,紧忙追问道。

“难不成你们东家早就开始准备利用这些水泥加强边防的事情了?”

牛小花先是摇了摇然后又点了点头道。

“你猜的只对了一半,我们东家的确是准备利用这些水泥来加强大明的防御。

只不过,并不是将这些水泥运用在边防上,而是打算在京城外,建造两座和京城形成掎角之势的瓮城!”

薛保衣听到这话先是一愣,然后有些不解的问道。

“修建瓮城,而且还是修建在京城外面,这么做未免也太被动了吧!

就算有了这两个瓮城能防御住瓦剌人的进攻,可他们又不是傻子,明知道攻不下京城,自然会转头去劫掠其他的城市。

难不成在他的眼中,只有京城的百姓是大明的百姓,其他地方的百姓就不是大明百姓了吗!”

薛保衣这回是真的有些弄不懂了。

在他看来,同样是花费人力物力来修筑防御工事,那自然是想办法将敌人拦在边疆之外才是最符合大明利益的。

周寿这么聪明一个人,不可能不明白这个道理,可他为什么还会做出这个明显弃卒保车的事情来呢。

牛小花没读过多少书,并不理解周寿这么做的含义,她只知道周寿怎么吩咐的,她就怎么做就好了,根本就懒得去琢磨这其中的道理。

“这个我就不是很清楚了,要不还是等过两天东家过来的时候,你亲自问问他好了。”

“不行,这事我必须要尽快弄清楚,否则木已成舟可就晚了。”

见薛保那架势,要是不弄清楚周寿到底是怎么想的,估计他晚上觉都睡不着了。

一旁的周恒没办法只好将他拉到一旁小声说道。

“薛兄弟,周大人究竟是怎么想的,咱们这些当下属的就不用弄得那么清楚了。

你只需要知道,这件事不光是我家大人自己的决定,同时也是陛下的决定就行了。”

“什么,这事还是陛下首肯的。”

“那是当然了,不然我家大人就算是有天大的胆子,又怎么敢在京城的周边修建瓮城呢。

不瞒你说,修筑瓮城的事情,不光我家大人参与了,就连于谦于少保,会昌伯孙大人,也都参与其中。

甚至为了支持我家大人,陛下还在军中挑选了一万人来帮忙。”

薛保衣是越听越觉得自己脑子有些不够用了。

如果说只是周寿一个人打算这么做,他还能理解,可现在连于少保会昌伯这些朝廷的肱骨之臣也赞同这么做,他就很不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