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通判宫山

“你就是宫通判吧!”

“小人正是这里的通判宫山,大人远道而来,一路辛苦了,下官略备了些薄酒,特意为大人您接风洗尘,还请大人不要嫌弃!”

周寿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想要拒绝却又不好直接抚了人家面子,就只好顺着他的话道。

“这一路的确是挺累的,但喝酒就免了,本官在你这里修整一番,明天就要进山搜捕匪徒,不能耽搁太多的时间。”

听到周寿竟然不打算赴宴,宫山反倒是松了一口气。

其实别看他这个通判手底下有一百多个士兵,在西山这一片也算是最大的官了,可实际上他的日子过得并不好。

主要还是因为,西山这边是皇陵所在地,普通百姓根本就不允许在这边居住。

而周边没什么人,他们自然也就没有什么油水可以捞,一个个手里都十分的拮据,根本就拿不出什么像样的酒菜来。

要是周寿真的赴宴了,去见他们安排的酒席如此简陋,反倒有可能惹得人家不高兴,到时候一怒之下,一个折子送到朱祁钰面前,他这个通判怕是就干到头了。

接着,在宫山等人的细心安排下,周寿等人总算是睡了两天以来唯一一个安稳觉。

第二天一大早,周寿这边刚吃过早饭之后,宫山就掐着点跑了过来。

“大人,这是西山周围的地图,乃是下官和下面的兄弟花费了几年的时间,一点点的绘制出来的,绝对比朝廷目前的地图还要详细很多。”

听到这话,周寿露出了这几天唯一一个笑容,随便看了几眼,发现这地图绘制的果然精细。

他忍不住的点了头道。

“不错,光凭这张地图,你这个通判的官位算是保住了!”

宫山闻言顿时激动的单膝跪了下来道。

“多谢大人美言,以后大人要是有什么吩咐,下官但所不辞。”

周寿呵呵一笑。

“说起来,我还真有一件事想要麻烦通判大人你。”

宫山先是一愣,然后立马拱手道。

“大人尽管吩咐,只要是下官能做到的,下官保证不会让大人失望。”

听到这话,周寿的手指轻轻在地图上敲了敲道。

“这地图毕竟是死的,而且最近大雪封山,好多地标都难以辨别,所以我需要一个对周边环境十分熟悉的人给我带路。

不知道通判大人可有合适的人选推荐。”

宫山听到这话之后明显犹豫了几秒,好似是真的在琢磨合适的人选,可只有他自己知道,要说合适还能有人比他这个通判更合适吗。

只是冒着大雪进山究竟是一件多么危险的事情,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周寿等人的死活他并不是很在意,他真正关心的只有自己的官位是否能保得住而已。

但还不等他开口,周寿表情神秘的凑到他身旁又补充了一句。

“实不相瞒,本官这次看似是奉旨清缴山中匪徒,实际上是另有任务,要是这件事能做好,大功一件是跑不了的。

本官要是立下大功,到时候自然是不会少了通判大人你的好处的!”

宫山看着周寿的眼睛,深思了几秒的时间,随后一咬牙道。

“如果大人不嫌弃的话,就让犬子作为向导,陪大人您一起进山吧。”

周寿有些意外的道。

“贵公子难不成也在军中效力。”

宫山苦笑着摇了摇头道。

“犬子并未在军中,他不喜读书,不惜舞刀弄剑,偏偏对游山玩水十分的感兴趣。

实不相瞒,先前下官给大人你的那张地图,并非下官和下面人所绘,而是犬子在游山玩水的时候用了三个月的时间绘制出来的。”

一听这话,周寿立马瞪大了眼睛。

“通判大人此话可当真,这地图果然是贵公子一个人绘制出来的。”

周寿之所以这么惊讶,主要还是因为,他知道绘制这么详细的地图对于没有现代化设备的古人来说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

西山虽然不是很大,可少说也有方圆几十公里的面积,就算一个十分专业的十人小队团队,也得几年的时间才能将整个山林的地貌全都给绘制下来。

可宫山的这儿子,竟然只用了三个月就画出来了,而且还如此的详细,这已经不能用天才来形容,这简直就是妖孽。

“贵公子人在哪里,本官现在就想见他。”

宫山似乎也没想到周寿的反应竟然会如此的大,他急忙说道。

“犬子前些日子刚从外面游历回来,此时正在家中,下官这就让人把他给叫来!”

可周寿却是有些等不及了,直接拉着宫山的胳膊道。

“不必了,本官亲自去见他。”

周寿的这个反应着实是把在场的所有人都给弄得有些糊涂了。

“不就是一个会画画的普通人吗,大人为何如此激动。”

周寿则是心中暗笑道。

“可能在普通人眼中,这个叫宫羽的家伙只是一个稍微有些才华的画师,可在我眼里他可是一个不可多得地质学人才。”

这个时代的人可能不清楚地质学对于一个国家甚至时代的发展有什么多么的重要。

可身为穿越者的周寿对此可是有着十分清晰的了解。

一个国家想要从农耕社会发展到工业社会,自然是少不了对自然资源的利用。

而想要利用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各种宝藏,那就必须要有人能找到藏在地下的那些宝藏。

宫羽看似是个画师,实际上他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地质学专家。

因为,刚刚那张地图上不仅清晰的将整个西山的地貌给绘制了下来,甚至连西山上都有那些矿产,他都做了详细的说明。

测绘地图有不少人会,可即会勘探地下资源又会测绘地图的人,却是少之又少。

这种顶尖人才要是不能抓在手里,周寿恐怕会后悔一辈子。

要知道,随着周寿开办的各种工坊给大明带来的各种冲击,他将来成为大明工业的奠基人已经是一件可以预见的事情。

但即便他再怎么努力,也不太可能在有生之年将一个大明从农耕社会变成一个真正的工业国家。

这其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制约因素,那就是珍惜矿产的开发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