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在说什么虎窝狼穴

“有。”

今晚为他们设宴接风洗尘,厨房忙碌多时,准备了一桌丰盛佳肴,其中便有南瓜饼与拔丝红薯,还有一道林祥特地点的辣子鸡。

他刚一到家便吩咐厨房准备,之前在外时未曾想起倒也罢了,一旦想起便迫不及待地想要品尝那久违的辣味。

他甚至已经规划好了菜单,今日辣子鸡,明日水煮鱼,后日炒牛肉……

辣椒贾敏已让厨房做过,她只能吃少许,无法承受太辣,林如海却意外地喜欢,只是他也吃不了太辣。

林黛玉则是完全不能吃辣,稍尝一点便反应强烈,嘴唇红肿。

林祥也有此顾虑,因此今晚只让厨房做了一道放辣椒的菜。

尽管他能接受花椒那类的辛香之物,但辣椒的辣度却别有一番风味。

接着,贾琏便好奇地注视着林祥,只见他额头微汗,却仍迅速地夹着菜肴,那速度犹如疾风掠过,仿佛是在长途跋涉后终于抵达市集,急于在酒馆中大饱口福的模样。

平日里表哥用餐从不如此急切,这道菜真就有如此魅力?

贾琏试着尝了一口,顿时眼眸一亮:“此菜滋味甚妙!”

虽有些许辣意刺激着唇舌,但他却能欣然接受!

林祥连吃了几口后,速度逐渐放缓,开始细细品味起来,只是旁边的人不断提醒他多喝些酸梅汤,以免辣味伤胃。

从小到大,孩子在饮食方面从未让人担忧,而今见他如此喜爱一道菜肴,她也不忍阻止。

次日,两人因旅途劳顿,直至日头高悬才醒来。用过午膳,林祥便尽地主之谊,带着贾琏出门游览扬州的美景,还带上了一个“小尾巴”——身着男装的黛玉。

有了这个小跟班,贾琏便不好再提及那让他好奇已久的烟花之地,只能专心欣赏本地的风光。游览结束后,贾敏言出必行,林如海若不对他的文章点头,便不许他出门:“你也知晓这段时间的重要性,姑妈这回就依你父亲的意思,做一次严母。”

贾琏连忙道:“姑妈此言让侄儿惶恐,侄儿怎会不知姑妈的一片苦心,侄儿绝非那不知好歹之人。”

于是,即便他读书久了心生烦躁,也只在林府内多转几圈,转得腻了,便看看能在书房一坐就是半日的林祥,再逗逗可爱的表妹,心情稍作舒缓后,又埋头于书本之中。

这时,他特别期待林祥练武的时刻,因为他虽吃不了练武的苦,但至少能借此机会活动活动筋骨,放松放松心情!

时光荏苒,转眼间便到了过年,开春之后,贾琏便要前往金陵。

贾敏不放心地叮嘱道:“作保之事你无需操心,文书都已备齐,千万别弄丢了。到了金陵,莫要贪食新奇之物,以免肠胃不适。夜晚切记保暖,其余之事都听你表哥的,他经验丰富。”

没错,这次林祥将陪他一同前往金陵。

考前本应更加沉稳,但此刻他独自一人难免心惊胆颤,有表哥相伴,他的心跳都平稳了许多。

金陵与扬州相距不远,既然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林祥并不介意“陪考”,况且他还有其他的事情要办。...

一是嫁到金陵的表姐潘玲芙有孕在身,他作为娘家人需前去送礼;二是打探薛家的情况。前段时日,薛家家主嫡女薛宝钗身患旧疾,得高人赐方后病情大为好转,薛家欲寻高人重谢,却已寻人无踪,这符合高人“行踪不定”的特点,此事因此传得沸沸扬扬。

林祥对此颇感遗憾,因为他派去薛家附近的人并未撞见高人出现的场景,而薛家定有人曾与高人面对面接触过,林祥很想了解一番。

原著中,正是癞头和尚与跛足道人中的一位赠予了薛宝钗“冷香丸”,如今这位高人究竟是道士还是和尚,且并未传出明显的特征,林祥猜测他们之中必有一人改头换面。

自林家通缉了那两位特征鲜明的和尚道人后,他们便再未现身。

他们为何会盯上薛家?

如今薛家家主尚在人世,而原著中他却英年早逝,这是为何?

林祥站在船头,沉思着这些问题,神色略显凝重。贾琏以为他在为自己担忧,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表哥,你不是也说我只要放平心态,机会就很大吗?我觉得你不用太担心我。”

林祥移回目光,轻轻扫了他一眼:“我不操心,毕竟重考的不是我的事儿。”

表哥,你这话可真够戳心的!你这么说,就不怕我心态失衡,影响考试表现吗?

贾琏努力收起心中的感动,转了个不那么刺耳的话题:“……眼看就要到金陵了,我还未曾踏足过祖宅,也没见过那边的贾家族亲。听珠大哥提起,他们都挺热情的。”

他这话的意思是,接下来全听我的安排?

贾琏应道:“正是如此。”

林祥说:“那便好,考前不参与文会应酬的原因,想来无需我多言?以你现今的学识,没必要浪费这宝贵的复习时间。到了祖宅安顿后,别用金陵那边的人手,就用你现在的护卫来照顾你起居。同住一个院子,实行封闭管理,闲杂人等一概不得入内。你的住处与贴身护卫对换,饮食也一同更换,此事切莫透露给任何人。我不会时刻在场,若我外出,你不必理会,有何疑问只管攒着,晚上我自会为你解答。待考试结束后,你想怎样,我都不会再干涉。”

他无意卷入家族纷争,这是贾琏的“使命”,他只希望在金陵贾家的这段日子能清静些,好让他能专心调查薛家、跛足道人以及癞头和尚的底细。

闻言,贾琏嘴巴微张,眼睛瞪得滚圆,愣愣地盯着林祥,整个人仿佛被定住了一般,满是难以置信。

表哥这是在说他自己的祖宅吧?

确定不是在描述什么龙潭虎穴?

贾琏默不作声地按照林祥的吩咐行事。

抵达金陵,见过几位族中长辈后,他便在祖宅安顿下来。

因表哥的叮嘱,他心中盘算,这院子是他自己挑的,并未选用族人提前准备的院落。

此处虽不算精致,但住下他们一行人也绰绰有余。

于是,他便以专心备考、不愿外人打扰为由,将院中仆从悉数遣散,只留下自带的护卫。

主卧与贴身护卫对换,他住进了偏房,饮食也做了调整。

他一边温习功课,一边密切观察着贴身护卫的身体状况。

他发现自己竟有些畏惧那个可能的结果,因为一旦成真,便意味着情况比他预想的要严重得多。

然而,这一天终究还是来临了。

考前一日,他的贴身护卫突然腹泻不止,几乎离不开茅厕。试想,若是换作他,又怎能有力气去参加县试?

况且,若真有人不想让他参加考试,这样的“意外”又怎会只发生一次?

是否该采取些“一劳永逸”的措施?

此刻,贾琏反而不再害怕了,脑海中浮现出表哥的身影。

表哥真不怕自己因此受到惊吓,导致考试失常落榜吗?这可是决定前途的关键时刻!

接着他又想,表哥有何可惧?

考不过,回去受父亲责罚的是他,需重来金陵应考的也是他。

表哥自然无所畏惧。

想到此处,贾琏立刻翻开书卷,继续研读主考官往日的文章,临时抱佛脚,或许也能有所收获!

他绝不想再经历第二次这样的考验!

此次的主考官文风与他相投,且并无出难题怪题的习惯。若此次不成,下次会遇到怎样的主考,实属未知。他必须抓住这次机会!

不敢奢望秀才,能得个童生也是好的。至于家中的那些纷扰,且等他考完再说吧。

贾琏心生逃避之意,更加专注地投入到复习之中。

林祥说不再插手贾琏的事,便真的做到了放手。他已提醒过两次,若贾琏仍不长记性,那也只能怪他自己不长进,非得吃亏才能学乖了。

他首先拜访了表姐潘玲芙,她已嫁入宋同知家,成为嫡三子的夫人,如今身怀六甲,已四月有余,胎象稳固。

娘家欲前来道贺,本欲派亲弟潘常胜前来,但潘常胜在学院深受夫子赏识,已被收为关门弟子,实乃喜事一桩。

然而,因夫子有要事需远行,潘常胜作为随行弟子,此刻行踪不明,连潘玲芙寄出的家书是否收到,自己即将成为舅舅的喜讯是否得知,都无从知晓。因此,这趟差事便落在了林祥肩上。

虽与潘玲芙有表姐弟之谊,但男女有别,林祥仅在婆母等人陪同下,匆匆一瞥,简短交谈几句,并亲手递上了贾敏的书信。其余时间,则由表姐夫宋逸热情款待。宋逸如今也是童生身份,对林祥颇有好感,欲结深交。

林祥自不会摆架子,两人相谈甚欢,气氛融洽。

林祥趁机向宋逸打听起薛家的“奇遇”。

宋逸闻言,眉头微挑,笑道:“此事我确有耳闻,但所知亦不甚详,与你所闻大抵相仿。你为何对此事如此上心?”

林祥沉吟片刻,道:“实不相瞒,我有一挚友,其家中小儿身患顽疾,遍访名医无果。我闻此事,心想或许能寻得一线生机。”言罢,他心中暗自盘算,虚构之友,实则为了探寻真相。

宋逸闻言,恍然大悟:“原来如此。这些高人往往行踪飘忽,难以捉摸。金陵名医众多,你何不将详细脉案记下,寻名医求教?”

宋家乃金陵望族,世代为官,对金陵之事了如指掌。宋逸思索片刻,又道:“城外有座古寺,寺中住着一位虚光大师,虽名声不显,但医术超群。只是大师性情淡泊,不喜喧嚣,故治愈之人皆守口如瓶。我也是因一表亲重病求治,才得以知晓。”

这番描述,愈发符合林祥心中“高人”的形象。

见林祥兴趣盎然,宋逸又补充道:“不过,这位大师常外出云游,能否得见,全凭缘分。”

林祥默默记下寺庙地址,心中盘算着择日前往探访。

随后,他向薛家递上拜帖,约定了拜访之日。及至薛家,只见薛家家主满面春风,热情迎接。家主正值壮年,儿女双全,九岁的薛蟠与七岁的薛宝钗亦在场。

薛蟠性情霸道,虽在林祥面前乖巧称呼哥哥,但背地里却偷偷瞪了林祥好几眼,显然对这位“别人家的孩子”心生不满。与之相比,林祥的沉稳坐姿与薛蟠的抓耳挠腮形成了鲜明对比。

“薛叔父,我本欲与琏二弟一同前来拜访,但他因县试在即,闭门苦读,只得我一人前来叨扰了。”林祥解释道。

薛家家主闻言,毫不在意。虽对贾琏的定力略感惊讶,但贾薛两家关系亲密,且他即将与王熙凤定亲,从王家论起,他算是贾琏的姨父。此刻贾琏未来,他并无半点介意之意。反而主动赠予林祥诸多文房四宝,盼其高中。

毕竟,贾琏若有出息,他儿女日后也能沾光。

离开薛家时,林祥带走了一幅画像。此画乃根据薛宝钗与奶娘的描述,由林祥亲手绘制的大师画像。

他打算将画像带回,让贾敏与黛玉辨认,看是否就是当年闯入林家的癞头和尚。

原本打算去那座寺庙一探究竟,但他转念一想,觉得单独前往颇为唐突,于是借着为贾琏祈福的名义,逐一安排人在金陵各寺庙进香,并亲自挑选了几处亲自拜访。

旁人不明就里,见他为兄长如此劳心劳力,皆称赞他们手足情深。林祥对于这些赞誉,皆是含笑接纳,心中也自认这番作为确能担得起“情深义重”四字。

此刻,贾琏自然蒙在鼓里,他仍将自己关在院中备考。

终于到了考试之日,他辗转难眠,早早起身更衣,打算提前赶往考场。刚一迈出院门,便遇见了林祥。

望见林祥,贾琏笑道:“终于等到这一天了!”他几乎已到了忍耐的极限。

林祥道:“我陪你一同前往考场。”

贾琏回应:“正有此意,咱们走吧。”

他并未提及院中因病休养的护卫,一切待考试结束后再议,若此时被外界干扰,岂不遂了他人心愿?

“咕噜咕噜——”车轮转动,天色尚暗,平日里喧嚣的街道已隐约有人影绰绰,不时可见行色匆匆的读书郎,目标一致,皆是赴县考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