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觊觎

赵宗熠没有继续关注朱曼娘之事,毕竟那是顾廷烨的女人,如何处置朱曼娘是顾廷烨的自由,他总不能按着牛喝水,强迫顾廷烨赶走朱曼娘吧?

先不说那样会引起顾廷烨的强烈反感,而且顾廷烨也不是个傻子,既然看清了朱曼娘的真面目,自然会处理好这件事。

更何况,他自己的婚姻大事都还没着落,得抓紧时间了。

余府。

余夫人也很不安,街上盛传是不孝子顾廷烨把宁远侯气吐了血,但她的心里清楚,自己上门退亲也是导火索之一,如果宁远侯真的死了,余家也难逃干系。

余大人也骂自己昏了头,怎么轻易收了顾家的聘礼,现在倒是好了,骑虎难下。

真要是这个时候再去退还聘礼,万一宁远侯真的气死了,那事情就闹大了。

就在夫妇二人心烦意乱之际,下人传报,“老爷,夫人,景国公来了。”

余家夫妇好似找到了主心骨一样,欣喜过望。

“快快有请!”

赵宗熠走进府邸的前厅,虽说是第二次来余府,但他仍然有些感叹,余老太师还真是清流,这府邸还没盛家的宅邸大,当真是有些……节俭。

不过也正常,余家没有盛家那样善于经商的大房,在寸土寸金的汴京能置下府邸已是不易,历史上有不少北宋名臣都只能租房度日。

“国公爷,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余家夫妇匆匆从后院赶来,连忙行礼。

赵宗熠不甚在意地摆手,与他们落座之后,开口问道:“你们也知道宁远侯出事了吧?”

余家夫妇相视苦笑。

而后,余夫人回应道:“是啊,那顾家二郎真是不孝,居然把宁远侯给气吐血了。”

“啪!”

赵宗熠猛地拍桌,吓得余家夫妇一个激灵。

他喝道:“少说风凉话,宁远侯出事的时候,夫人不是也在场吗?”

余夫人连声叫冤道,“国公爷,我那时已经要走了啊,此事与我无关,是那顾廷烨顽劣不堪……”

余大人眼见赵宗熠的脸色愈发难看,急忙扯了余夫人的衣袖,然后小心翼翼的问道:“国公爷,宁远侯醒来了吗?”

赵宗熠冷声道:“醒了,但半条命也丢了,现在急需你们的三女儿嫁过去冲喜。”

余夫人已经知道顾廷烨有个放在心尖尖上的外室,万万不想宝贝女儿嫁过去受冷落,尖叫道:“不可能,那顾廷烨绝非良人,我们已经决意退了这门亲事。”

赵宗熠半耷拉着眼睛,漫不经心的说道:“迟了,宁远侯有意将爵位传给顾二郎,他挑中了你们的三女儿作为未来的侯府夫人。”

余夫人仍然不同意,得了爵位又如何?顾家内宅的那几个都不是省油的灯,就说那个笑里藏刀的小秦氏便不是个好相与的,嫣红如果嫁过去,吃苦的日子还在后头呢。

若是又没有夫君的疼爱和支持,日子何其难熬?不是白白受罪吗?

“可是……”

赵宗熠的笑容隐约带有狠厉之色,“听不懂吗?本国公说,不能退亲。”

余大人还算识时务,拱手道:“是,下官明白。”

他顿了一下,试探道:“那国公爷与我家大姑娘的亲事,可还作数?”

赵宗熠想到余嫣然,心情顿时好了许多,“本国公已经将选择权交给了余家大姑娘,成与不成,全凭她的心意。”

余大人的心思顿时活络,倘若他的两个女儿分别嫁给景国公和未来的宁远侯,那余家在汴京城也是风头无两啊,势必会被其他氏族高看一眼,对他的仕途大有裨益。

所以,他极力想促成余嫣然和景国公的婚事,笑道:“国公爷说笑了,自古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一个小丫头,如何能说了算?”

此言一出,身后突然响起一声冷哼。

“哼!”

余大人回头看去,竟是余老太师信步走来,脸色瞬间难看,恭敬地退到了一旁。

“父亲。”

老父亲,你可不能犯糊涂啊,嫣然若是退了景国公的亲事,还能上哪儿去找这么高的门楣?

赵宗熠起身行礼,“老太师。”

余老太师回礼,“国公爷请坐。”

二人重新落座,余家夫妇只能乖乖站在旁边作陪了。

赵宗熠面对余老太师,态度好了许多,不似刚刚的盛气凌人,“老太师闻讯而来,想必是余家大姑娘已经有了答案。”

余老太师也打听了赵宗熠的内宅情况,府中只有两个妾室,没有通房,没有外室,这在汴京的勋贵子弟当中,已经能算是洁身自好了。

只是门楣太高,对余嫣然不是什么好事,日后如果遭到了苛待,余家怕是连撑腰的资格都没有。

……罢了,儿子与儿媳也不可能给嫣然撑腰,指望他们,还不如指望盛家老太太的情面,让盛家大姑娘可以多多照拂嫣然。

老太师问道:“国公爷,非嫣然不娶?”

赵宗熠斟酌片刻,态度诚恳的说道:“老太师,我不想骗你,诚心来说,我与大姑娘匆匆一见,虽有倾心之感,却还没有到非她不娶的程度。”

说着,他站起来,躬身拜下,姿态放得很低。

“但我求娶之心,赤诚无比。”

老太师点点头,越看赵宗熠越是满意,身为一品国公爷能做到这种地步,已是难得,足见嫣然在他心里的分量。

但……

“你要如何向官家交代?皇城司的暗探遍布京城,只怕是你与余家的婚书还未签定,官家就已经知晓了此事,到时候该如何收场?”

赵宗熠又惊又喜,“大姑娘同意了?”

一旁的余大人听到父亲松口,也是喜笑颜开,只有余夫人笑得很勉强,似乎有些不服之意。

余老太师抚须,“同意与否,得看你方法是否稳妥。”

赵宗熠落座,心中稍定,余老太师能这么说,那便是同意了。

“此事……需要老太师随我和鲁国公一起面圣,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若是官家依然不准,或许还要稍稍牺牲一下大姑娘的名声。”

这种事情,直面官家,肯定不是用阴谋,只能用阳谋。

他只要体现出自己可以不用依靠曹家的实力,相信官家也不会执着让他与曹家结亲,蒸馏酒是第一张底牌,改进的黑火药是第二张底牌,土豆是第三张底牌。

若是拿出了三张底牌,官家仍然不松口,那他就准备说自己已经与余嫣然私定终身,此生非她不娶。

到时候,有了三张底牌的加持,官家最多罢了他的官职,然后施以小戒,爵位是绝对不可能动的。

余老太师摇摇头,他不知道赵宗熠的三张底牌,但猜到赵宗熠会在官家面前说自己与嫣然已经私定了终身,甚至还会说什么珠胎暗结。

“馊主意。”

他看向赵宗熠,言语间充满自信,“此事,老夫已有打算。届时,你与鲁国公只需向官家阐明情况,剩下的事情都交给老夫。”

赵宗熠愣住,“老太师有把握说服官家?”

余老太师的语气里面似有解脱,又有些埋怨,“唉,没想到老夫一生恪尽职守,到了告老还乡的时候,总归有了徇私之心。”

……

皇宫,凝晕殿,御书房。

听闻赵宗熠和曹洵来了,皇帝还以为他们是来商议定亲事宜,至于同行的余老太师,应该是碰巧遇上了吧?

发生在盛家的不愉快还历历在目,没想到赵宗熠和曹洵这么快就和好了?真是让皇帝由衷的感到高兴。

可皇帝没有想到,三个人进入书房后,刚行完礼,就立即发难。

赵宗熠跪地,“官家,臣已经心有所属,无法迎娶鲁国公之嫡女,还望官家与皇后娘娘收回成命。”

皇帝震怒,“你说什么?”

没等他怒斥赵宗熠,鲁国公曹洵也躬身道:“官家,微臣的小女前几日落了水,已经送回真定老家休养。”

皇帝与曹洵相识多年,瞬间听懂了他的言外之意,如果这门亲事不退,那他的女儿就在老家养病不回京了。

余老太师颤颤巍巍地伏地,老泪纵横,“官家,老臣乞骸骨,只是告老还乡之前,唯一放心不下就是自幼性子懦弱的大孙女,还望官家成全,让她能与心之所向之人结成连理,全了老臣此生最后的心愿。”

皇帝指着三人,气得语无伦次,“你,你们一个个,好啊!好得很!”

三人齐声道,“官家息怒。”

皇帝摆手,离了御案,走到赵宗熠的跟前,俯视着跪地的赵宗熠,“鲁国公与老太师先退下,景国公给朕留下。”

曹洵领命退去,余老太师给了赵宗熠一个自求多福的眼神,他原本还准备了好多话,想着舍了这张老脸也要求得官家恩典。

现在看来是用不着了,他也没有想到官家的态度转变得这般快,景国公与曹家的婚事算是无了,接下来就要看官家如何出心里的这口恶气了。

两位老臣退下后,皇帝从御案上面拿起一本书,卷成棍状,猛打赵宗熠的脑袋和后背。

“小混账,目无君父,打死你!胆子不小,翅膀硬了?敢联合鲁国公和余老太师一起向朕施压?”

赵宗熠默默受着,反正老皇帝的力气也不大,打在他的身上如同蚊子在咬。

“臣不敢。”

皇帝如此发泄了一通,又踹了赵宗熠几脚,心情才转好,“朕倒是小瞧了你,没想到你这么快就能笼络曹家大房和余家为你说话,本事真是不小。”

不仅如此,皇城司已经来报,赵宗熠身怀绝世医术,还救活了濒死的宁远侯。

“既然你不需要曹家的帮扶,那便算了……”

赵宗熠知道皇帝要出招了,但他有三张底牌在手,一点也不慌。

皇帝接着说道:“听说,你用一种神奇的功法,救活了宁远侯?”

赵宗熠点头承认道:“确有此事。”

顾家的事情几乎闹得人尽皆知,想不传到皇帝的耳朵里都难。

皇帝敲了敲赵宗熠的肩膀,“如此珍贵的功法,你难道就只顾独享,不愿造福天下?”

赵宗熠真是没有想到,皇帝居然看上了《扬州慢》?

不过等他细细一琢磨,那是相当合情合理,皇帝年纪大了,再是贤明的皇帝都会怕死,都会在这个时候开始寻求长生,《扬州慢》如此神奇,难怪会惹来觊觎。

只是,就算他把《扬州慢》秘籍给了皇帝,皇帝这么大岁数了,也练不了啊?与其冒着泄露功法的风险,不如先写个《洗筋伐髓诀》糊弄糊弄吧。

“臣,愿将师门功法献给官家。”

皇帝满意地点头,招手让内侍搬来了一张桌案和小圆凳,“那你便开始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