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看戏意外解谜题

上回书说到,四郎杨延辉被俘后改名木易,俊雅英武,深受萧太后爱女铁镜公主爱慕,被招为驸马。虽享受荣华富贵,但时时怀念高堂老母(佘太君)和其他全家人等;从尊君爱国着想,对自己被俘落籍外邦深感为耻。朝思暮想促“辽”主休战与宋朝和好,为国为民尽点微力。一晃已十四、五年。一日,得知老母佘老太君奉命离京来到边关营寨,这真是难得的机会,想借机拜见母亲,会见弟妹等人,但“辽”方边关守卫严密,非有萧太后的令箭不得出境。如何才能得到令箭呢?他想到求托公主爱妻向母后讨取还是有希望的。

四郎想请公主帮忙,虽谋以心计,但难以开口,正在为难之刻,其忧愁之容被公主看出,断定他有军机要事,遂以关爱之态怪怨说:“郎君有何难为之事,为何不早对妻说?”公主热诚的提问,使他深为感动,大胆说出他是大宋将领杨业的第四子延辉的实情。并把想为两国和好尽心尽力,想出境去宋营探母会弟(延景元帅),求请夫人向母后讨取出关令箭的难题提出。贤德孝道的公主对郎君的义举极为同情支持,速见母后,以谎言骗讨令箭。一开始太后婉言不给,公主哀哭求讨也拒不答应,后巧施妙计:将自己的幼子抱放在母后面前哭泣逼闹,此着奏效,使母后心软发给了令箭。公主骗得令箭,急转给驸马。杨四郎火速南奔,守关边将查问,见有太后令箭,只好放行,但疑心不解,速禀报了太后。延辉奔入国境时被一巡逻的少将拦住,互通姓名后,不料实是一家人相会。延辉见宗保英武可爱,对杨家后继有人大为欢欣;宗保喜认四伯父感到喜出望外,热情护卫回营。延景见失散多年的四哥回来,欢喜至极。弟兄两互敬互勉后共同拜见高堂老母,太君佘赛花对多年杳无音信的四子延辉从北“辽”回来拜见自己深感万幸,悲喜交加,关爱勉励之言说之不尽;延辉见母年高强健,还能为国尽力感动的热泪满目。除以孝敬之情安慰老母多加保重外,以耻辱之态诉说了“辽”邦称雄好战,为国为民造成的危害。四郎表述了立志尽力劝谏“辽”主与宋朝和好相处造福人民的志举……

当杨四郎含泪拜别老母与弟妹等返回“辽”营时,万没想到其私奔宋营之举早被萧太后得知,升帐宣令推出斩首。公主出面保救,但无济于事。延辉冒死讨得把话说明就刑的许可后,直言说明实情,陈述了称雄好战、连年征战人民遭害的极大危害,与和平相处多为民造福的道理,使萧太后有所触动,严态缓解,在爱女公主与众大臣力保求救的情况下,太后收回成命,宽恕了驸马。

听完了《四郎探母》,说书人休息了一会,开始说《水淹泗州城》。于是他也又坐在地上,静静地听说书人的精彩演绎,故事内容很长,小白龙足足听了一个时辰,一直到下午太阳西下才听到故事结尾:“……在泗州城作恶,观音老母早已一清二楚,她决心亲自走一遭,惩治水母娘娘。于是带上善财龙女,步下莲台,足蹬彩云,一同来到老子山南边的降魔岭。只见观音拔出杨柳枝,在手中的净瓶里蘸取少许甘露,往山边一洒,立时绿柳成阴,树丛中现出一座美丽的房屋。菩萨再把一串佛珠往锅里一放,当即变成银丝一般的面条,扑鼻的香气直冲云霄。观音老母扮成一个五六十岁的卖饭婆,善财龙女扮成她的女儿,一老一少开起饭店来。

这时,水母娘娘正驾着一朵黑云,往南而行。真是瘦狗鼻子尖,她突然闻到一阵饭香,才想起只顾报仇,已有几天没有吃饭了,于是降下云头,窜到饭店,抢过卖饭婆的莲花碗,夺过紫竹筷,挑起锅里的面条,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观音老母不慌不忙走上前去,抓住紫竹筷抖三下,只抖得水母娘娘心碎胆裂,哇哇直叫:天啦!刚才还是软和和的白面条,一眨眼怎么变成硬邦邦的黑铁链了?,她睁开眼一瞧,顿时大惊失色,瘫倒在地。原来,面前站着的不是什么卖饭婆,而是法力无边的观音老母。刚才吃下的也不是什么白面条,而是观音老母特制的锁心索。吓得水母娘娘磕头如捣蒜,连声求饶。

观音老母斥责道:孽龙孽龙心太狠,竟敢水漫泗州城,不听老子苦相劝,葬送多少无辜人,善恶到头需有报,从今不许再逞能,把你押下琉璃井,永世不得再超生!就在这时,玉皇大帝派来的托塔李天王、二郎神杨戬以及他们率领的十万天兵天将正好赶到,天兵天将把水母娘娘套上枷锁,押送到淮河岸边的龟山,关进深不见底的八角琉璃井中,上面加盖十万斤重的石龟,从此水母娘娘就被押在淮河岸边的八角琉璃井里,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故事听到这里,小白龙终于得知母亲的下落:在洪泽湖东南角的龟山八角琉璃井中,他既激动又兴奋,没等书场散场他就迫不及待地离开临湖古镇,赶往洪泽湖东南岸的龟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