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偏厢之秘,董卓来临(二合一)
- 三国:从董卓入京前开始
- 我有三不惑
- 4046字
- 2025-01-23 23:54:49
……
只见偏厢车的设计精巧,车厢两侧设有偏箱,皆由厚实的木板所造,木板上开有箭孔,能够让士兵在车内放箭射击。
既能用于平日行军时存放物资或士兵,又能在战时抵御敌方的箭矢和刀斧攻击。
车身上还装有可拆卸的盾牌,既能保护车内的人员,又能在必要时作为进攻的武器。
而车子的车轮多由坚固的木材制成,外面包裹着一层铁皮,既增加了耐用性,又提升了防御能力。
车的顶部则设有瞭望台,士兵可以借此居高临下的观察战场形势,以及时传递敌军动向。
在崔钧根据当初晋代名将马隆,以及后来戚继光等人的设计所做的推测当中,在野外,每当军队需要安营扎寨或者遭遇敌军突袭时,偏厢车便可迅速行动起来。
让麾下兵士迅速地将一辆辆偏厢车首尾相连,紧密排列,围成一个巨大的圆形或方形阵地,车与车之间的缝隙用沙袋和木板填充,以进一步增强车阵防御的严密性。
而在车阵内部,粮草辎重有序摆放,士兵们则是各司其职,部分在车阵周边防守,部分则在阵内待命,随时准备应对敌人的进攻。
若是来的是敌军的骑兵,偏厢车阵则更是能发挥出巨大的优势!
要知道骑兵最主要的优势就是其灵活的机动性和战马的冲击力,而在这坚固的车阵面前这些优势基本都会被大大削弱,使其无法轻易突破车阵的防线。
而车阵内的士兵则可以凭借车的掩护,用长枪、弓弩等武器对敌军骑兵进行攻击。
车阵中的强弩手,则更是会成为敌军的噩梦,他们从箭孔中射出的利箭,在近距离的射击之下,几乎没有骑兵的铠甲能够抵挡,从而能够给敌军造成重大伤亡。
见崔钧在一旁看了半天却不发一言,毕岚不由连忙在一旁解释道:
“州平,你这偏厢车的设计着实有些门道,在扩大了战车防御性的同时,还能兼具部分的机动能力,一旦能够批量完成,日后必定是对付骑兵的一件利器,也不知你这脑袋都是怎么想的,怎么总能有这么多的奇思妙想。”
“呵呵,我不过是之前对墨家的些许技艺有些研究罢了,要说厉害的,恐怕还是你这双巧手,否则,即便我知道其中大致的原理,没有人帮忙制造的话,不也派不上用场吗?”
崔钧闻言不由对毕岚夸赞了几句,随即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灰尘,说道:“对了,这种战车的制作成本如何?”
毕岚见状当即回答道:“虽然用料讲究了一些,但工艺并不复杂,一辆偏厢车的成本大约是普通战车的两倍,但其性能却远超普通战车,若能大规模装备,必能在战场上发挥巨大作用。”
“嗯,那等这批完工后,我们先在小规模作战中测试一下它的性能,看看实战效果如何,若是效果理想,我会考虑给你再加派一些人手,用于大规模生产。”崔钧沉吟片刻,说道。
毕岚见状当即大喜道:“好,如此就说定了,我和你说,这河东郡工官中匠人的效率终究还是差了一些,若是能有洛阳尚方监中的那些匠人的技艺,这效率我还能给你再加快上一些!”
“嗯,眼下条件有限,我等只能先将就一下,待来日在西河郡站稳脚跟之后,我再想办法看看能否从京师弄一批手艺精湛的匠人过来!”
崔钧闻言微微一笑,拍了拍毕岚的肩膀后说道。
“哎~也不知道这颠沛流离的日子什么时候才能真正结束,但愿一切都能按你说的那样顺利吧!”毕岚闻言无奈叹了口气道。
“放心,一切都交给我好了!”
崔钧见状不由看着远方,淡淡地说道。
……
三日后,随着最后一辆偏厢车的完工,崔钧亲自指挥士兵将其从工坊中推了出来。
只见这一排的战车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威武,坚固的车轮、精巧的偏箱设计,以及车身上锋利的铁刺,都显示出其强大的战斗力。
崔钧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很好,有了这批战车,我们接下来的这段行程,想来应当能够轻松不少。”
身旁的典韦见状,不由说道:“主公,这偏厢车虽然看似强大,但毕竟是一种新式战车,只怕麾下的弟兄尚还需要不少的时间去熟悉它的操作。”
崔钧闻言,轻拍了拍典韦的肩膀,点了点头道:“典君说得不错,武器再好,终究还是需要人去操作,等剩余的事情处理好了,我们便组织一次实战演练,好让士兵们尽快掌握它的用法。”
就在这时,一名亲兵匆匆跑来,禀报道:“将军,董卓的使者李肃又来了,他坚持要见您。”
崔钧闻言微微皱了皱眉,心中暗自疑惑道:“这李肃为何又来了?”
随即看了一眼身旁的典韦一眼后,说道:“让他进来吧。”
李肃走进武库,看到崔钧,立刻行礼道:“崔将军,我家主公在得知您先前拒绝袁绍的选择之后,很是高兴,让我再次向您表达诚意。”
“这样客套的话就不必再说了,太尉那边还有什么吩咐你就说吧!我洗耳恭听!”
“将军误会了,我家主公此番只是派我来告诉将军一声,其这今日应当就会带领一支大军到来,让您这边提前做好准备。”李肃见状连忙解释道。
“哦,想不到太尉的动作倒是挺快的,如此我也好尽快离开河东这个是非之地!”
李肃见状,犹豫了片刻,还是出言劝道:“将军,您难道就真的不再考虑一下吗?须知,我家主公此番可是带了足足数万兵马,光是骑兵便带了近五千,其中更是有嫡系的三千飞熊军,难道将军就不害怕吗?”
崔钧闻言不由冷笑一声:“怎么,李肃,你这是想威胁我?”
“将军说笑了,我怎敢威胁您!我只是有些可惜,将军明明有着大好的前程不选,却非要跑到西河郡那等荒凉之地去,留在洛阳为官,难道不好吗?”李肃见状连忙解释道。
“哼,这就不是你该操心的事了,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高官显职虽好,但却不是我的选择,眼下我所能做的,也就只有份内的这些事了,至于将来,呵呵,究竟结果如何,还尚未可知?”崔钧闻言不由冷哼一声,略带深意的说道。
李肃见状,眉头不由一皱,心中暗自疑惑道:“他这话,究竟是什么意思,难道那关东联军真的有获胜的可能吗?”
“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在主公的西凉铁骑面前,光靠关东联军那般匆匆拉起的队伍,根本就不是对手!”
微微摇了摇头,将脑中那些杂念抛开之后,不由
继续劝道:“崔将军,要知道,我家主公对您可是一直都极为看重,您难道真的就不再考虑一下吗?”
崔钧见李肃竟然还不死心,忍不住有些哑然失笑道:“李将军,汝可真是够执着的,那么我就再最后回答你一遍,让我违背良心去投靠董卓,是绝对不可能的,这么说,汝明白了吗?”
李肃闻言微微一愣,随即轻轻一叹,道:“那将军,您可曾想过,眼下您的父兄可还在我军手中,若是我家主公到后,再用您父兄的性命威胁……”
“够了,我不知道现在的这些话究竟是董卓的意思,还是你擅自主张,若是一会儿董卓真的敢违背承诺,用我父兄的性命来威胁我,那我不介意让他看看我崔氏儿郎的血性!”
“你……”
李肃见状神色不由一变,他怎么也没想到在此事上崔钧的态度竟然会如此强硬。
心中暗恨的同时,却又无可奈何,最终,还是无奈地叹了口气,道:“我……我知道了,将军方才的话,我自会如实转达给我家主公,告辞!”
李肃微微叹了口气后,转身离去。
“主公,李肃这厮就这么走了?要是接下来董卓真的用您的父兄做文章威胁您,您难道真会……”待李肃离开后,典韦不由好奇的问道。
“放心,李肃方才的这番话,定然不会是董卓的意思,其先前既然已经答应了我,会将我的父兄放回,自然就不会轻易食言。
毕竟眼下,安邑城可还在我们的手中,在关东联军正步步紧逼的关口,其绝对不会浪费兵力到攻城上来。”
“主公的意思是说……”
典韦闻言不由猜测道。
“不错,若我猜的不错的话,李肃今日的行为定是其自作主张,想要借董卓的势来吓我投降,哼!只怕其是打错了算盘!”
典韦听后不由恍然大悟,随即重重地点头道:“不过,主公,即便是如此,咱们也得提前做好准备,以防万一才是。”
崔钧闻言亦是点了点头道:“典君之言倒是也有道理,来人,传令下去,让成廉和子义那边带领士兵们加强城防,同时让骑兵准备好战马,随时准备出城应对突发情况。另外,派人密切监视董卓军的动向,一旦有异,立即回报。”
“诺!”
当即便有一名亲卫领命而去,崔钧则领着典韦回到了书房,并让人去将贾诩和张辽两人请了过来。
不多时,二人纷纷匆匆赶来,各自向崔钧行了一礼后说道:“我等参见主公,不知主公匆忙派人将我等叫来,所谓何事?”
“来,二位且坐,且听我慢慢道来!”崔钧闻言,只是向二人招了招手,让二人坐下后,不紧不慢的说道,丝毫没有一点董卓大军即将到来的紧张。
二人见状,不由对视一眼,随后入座后,纷纷将探寻的目光投向崔钧。
崔钧见状,淡淡地说道:“不瞒二位,据方才李肃带来的消息,董卓的大军在今天应该就会到达城外,约有数万之众,其中更是将其麾下最为精锐的飞熊军都带了过来,可谓是来势汹汹。”
“哦……那却不知主公召我等前来,是想如何应对?”张辽见状率先发言道。
“我的意思是……”
“报……主公,城外,城外有大批的兵马来到,太史将军命我前来询问主公,是否要到城头看看?”
崔钧闻言微微一笑,语气却是异常平静:“这还真是说董卓,董卓就到了,走,我们一同去看看!”
二人闻言,不由面面相觑,根本就不知道,自家主公这是卖的什么药。
随即纷纷跟上了崔钧的步伐。
片刻后,待几人来到南面的城楼,就见太史慈和成廉两人已经早早的在城楼上等待。
“末将太史慈,拜见主公!”
“免礼!子义,眼下城外的情况如何,董卓那厮可有派人来说明情况?”
“回主公,城外的大军刚刚到达城外不久,不过他们似乎没有直接攻城的意思,而是驻扎在城外三里处,不知其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文和先生,此事,您怎么看?”
崔钧见状不由转头看向了身旁的贾诩,问道。
贾诩闻言,轻捋了捋颌下的胡须,沉吟片刻后,说道:
“董卓此番前来,或许是想以大军之威震慑我军,逼迫主公就范。不过,先前,他既然已经答应了主公会放回主公的父兄,想来应当不会轻易食言。
否则定会引得天下人唾弃,故此,想来其暂时应该不会轻举妄动才是,主公不妨且先等待片刻,看看其接下来的举动之后,再作决断!”
崔钧闻言微微点了点头,随即眼中闪过一丝冷笑:“如此,我等就先等等看再说,不过,该做的准备还是要做的,传令下去,让士兵们都打起精神,在城墙上布防,文远,你也下去让虎贲诸营做好准备,随时准备随我出城。”
贾诩闻言微微一愣,随即便明白崔钧的意图,眼中更是闪过一丝赞赏:“主公的意思是……”
崔钧微微一笑,说道:“没什么,只不过是许久未见董卓,多少有些想念罢了!为免其忘记了当初我军的军容,一会儿待顺利接回我父兄之后,多少要给其留下些许见面礼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