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登基

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初四日,朱元璋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大封诸将为公侯,部份追封为王。初封六公,其中以五大将、一大臣为开国元勋。分别为: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遇春、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而后又追封胡大海为越国公、战死的丁德兴为济国公,汤和为信国公、冯国用封郢国公。同时封马秀英为皇后,朱标为太子,其余诸皇子爵位和之前一样被朱元璋暂时性的遗忘了。

在那古老而神秘的都城南京,天边的晨曦如同金色的绸缎,缓缓铺展开来,为这座历史名城披上了一层辉煌的外衣。就在这片祥和而又庄严的氛围中,大明王朝的开国之君——朱元璋,即将在这里举行他的登基大典,尽管典礼相较于后世而言,显得颇为简朴,却依旧不失其庄重与威仪。

当日,晨光初照,朱元璋身着朴素却透露出不凡气质的常服,踏上了通往圜丘坛的青石古道。圜丘坛上,香烟缭绕,祭品琳琅满目,他虔诚地举起了手中的玉璧,向着苍穹祭拜,仿佛在与天地对话,宣告着自己即将开启的帝王之路。祭天礼毕,丞相李善长带着一脸肃穆,率领着满朝文武,齐声启奏:“告祭礼已经结束,请陛下即皇帝位!”

随着这一声洪亮的宣告,百官们纷纷行动起来,他们如同众星拱月一般,簇拥着朱元璋,小心翼翼地扶着他坐上了那把象征着无上权力的金椅。金椅之上,朱元璋端坐如松,目光深邃,仿佛能洞察世间万物。百官们则在他身后缓缓退下,按照官阶高低,井然有序地排列开来,形成了一幅壮观的朝臣图。

此时,执事官们手捧冕服案和宝案,步履稳健地走上前来。那冕服之上,绣着龙凤呈祥的图案,璀璨夺目;而那宝案之上,则放置着象征着皇权的玉玺,熠熠生辉。丞相李善长与几位重臣,小心翼翼地从冕服案上取下了衮服,轻轻地披在了朱元璋的身上,又为他戴上了那顶象征着至高无上地位的冠冕。

穿戴完毕,朱元璋的形象瞬间变得威严无比,仿佛真的成了天地间的主宰。丞相等人随即退回到百官的队伍之中,礼仪官则高声喊道:“排班!”随着这一声令下,大臣们迅速调整位置,按照既定的顺序排列得整整齐齐,宛如一片等待检阅的森林。

紧接着,大臣们先是整齐划一地鞠了一躬,乐官们则适时地奏响了悠扬的音乐,那乐声如同天籁之音,回荡在空旷的宫殿之中,为这场登基大典增添了几分神圣与庄严。然后,大臣们又恭敬地拜了三拜,每一次下拜都显得那么虔诚与庄重。起身之后,音乐暂时停歇,仿佛是在等待着什么重要的时刻。

紧接着,随着礼仪官的再次示意,大臣们又一次整齐地拜了三拜,每一次都深深地弯下腰去,仿佛在向这位即将引领大明王朝走向辉煌的新君表达着最诚挚的敬意与祝福。拜完之后,他们再次起身,脸上洋溢着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

这一刻,南京城仿佛都被这股庄严与神圣的气息所笼罩,而朱元璋,也正式踏上了他作为大明皇帝的征途,开启了属于他的传奇时代。

在那金碧辉煌的宫殿之中,朱棣与其他皇子一同跪拜,他们的目光共同聚焦在龙椅上那位雄视天下的身影——朱元璋,以及他身旁那位意气风发的太子朱标。身后,群臣的山呼万岁与千岁之声此起彼伏,如同潮水一般汹涌澎湃,激荡着每一个人的心田。

朱棣的心中,此刻五味杂陈。望着那高高在上的龙椅,他深知那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宝座,自己也曾无数次在梦中幻想过,有朝一日能够坐在那上面,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然而,当现实与梦想交织在一起时,他又不禁想起了那段被后世史书所记载的历史——靖难之役,以及自己在那场动荡中所扮演的角色。

一想到这些,朱棣的思绪便如同脱缰的野马,难以遏制。他深知,如果一味地沉溺于这种幻想之中,最终只会让自己迷失方向,失去前进的动力。与其如此,倒不如做个太平王爷,享受那份难得的安逸与宁静。

然而,朱棣毕竟是个胸怀大志之人。在这几年的历练中,他已经想通了很多事情。他明白,朱标待他比其他兄弟要好,这份亲情是无法用言语来衡量的。如果朱标能够顺利继承皇位,那么他必定会成为一代明君,对兄弟们也会包容有加。这样一来,自己或许可以通过影响朱标,来达到改变历史的目的。

当然,朱棣也清楚,历史的车轮并不会因为个人的意志而轻易改变。如果朱标真的天不假年,那么自己就必须亲自站出来,亲手改变大明王朝和华夏的命运。这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野心和欲望,更是为了那些无辜的百姓,为了大明王朝的长治久安。

于是,朱棣在心中暗暗下定决心,无论未来如何变化,自己都要做好两手准备。一边强大自己,提升自己的实力和影响力;一边密切关注时局的变化,寻找改变历史的契机。只有这样,他才能在这场波澜壮阔的历史洪流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真正的赢家。

洪武元年(1368年),那是一个风云变幻、历史翻新的伟大时刻。七月的天空下,各路大明精兵如蛟龙出海,沿运河一路北上,势如破竹,直指天津。二十七日,通州城头,大明旗帜高高飘扬,宣告着这座北方重镇正式归入大明版图。

转眼间,八月已至,明军士气如虹,直逼元朝的都城大都。元顺帝,这位曾经不可一世的蒙古帝王,面对大明铁骑的凌厉攻势,不得不做出一个痛苦的决定——带着他的三宫后妃、皇太子以及一众亲信,从健德门仓皇逃出,经居庸关一路北奔,逃向上都。至此,蒙古在中原的统治宣告终结,长达四百年的幽云十六州,终于再次回到了汉人的怀抱。

消息传至南京,朱元璋的龙颜大悦,他手中的捷报仿佛是一块沉甸甸的金子,闪耀着胜利的光芒。在金碧辉煌的宫殿中,朱标、李善长和刘伯温等一众重臣纷纷站起身,他们的脸上洋溢着难以言表的喜悦与自豪。这是自宋朝以来,汉人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占据了幽云十六州,这不仅是军事上的胜利,更是民族尊严与荣耀的回归。

此时的朱标,已经不再是那个懵懂无知的太子,他被允准参与旁听军国政务,这意味着他已经开始在朱元璋的悉心教导下,逐步成长为一位能够独当一面的储君。他深知,这场胜利不仅仅是大明王朝的荣耀,更是对整个汉人世界的鼓舞与激励。

在众人的恭贺声中,朱元璋的目光变得深邃而坚定。他深知,虽然元朝已经败退,但大明王朝的未来之路仍然充满荆棘与挑战。他必须带领着他的臣民们,继续前行,用智慧与勇气,去开创一个属于大明、属于汉人的崭新时代。

而朱标、李善长和刘伯温等人,也在这场胜利的喜悦中,看到了大明王朝未来的无限可能。他们深知,只要君臣一心,共同努力,大明王朝必将成为一个前所未有的强大王朝,让汉人的荣耀与辉煌,再次照耀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这时的朱标才十三岁,他已经不和自己的弟弟们一起上学了,接受的是大儒宋濂的独对教育。而且朱元璋对朱标极其爱护,命詹同考历代东宫官制,并选拔功勋道德老成者兼领东宫,辅导太子。

其中左丞相李善长兼太子少师,右丞相徐达兼太子少傅,中书平章录军国重事常遇春兼太子少保,右都督冯胜兼右詹事,中书平章政事胡美、廖永忠、李伯升兼同知詹事院事,中书左、右丞赵庸、王溥兼副詹事,中书参政杨宪兼詹事丞,傅瓛兼詹事,同知大都督康茂才、张兴祖兼左、右率府使,大都督府副使顾时、孙兴祖同知左、右率府事,大都督府事吴祯、耿炳文兼左、右率府副使,御史大夫邓愈、汤和兼谕德,御史中丞刘基、章溢兼赞善大夫,治书侍御史文原吉、范显祖兼太子宾客,不再与东宫外另设府僚,意在朱元璋外出征战期间,由太子监国、方便各将军丞相辅佐。也就是建立了一个太子班底。这是历代太子都无法得到的待遇。

朱元璋合上奏本说:“下令让将士们就地驻扎休整,稳固防线,李相那边尽快派官员安抚地方。”李善长赶紧回应:“臣遵旨。即刻派遣干练官员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