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王溺亡的消息传回金陵,文武官员对此一副无所谓的态度,甚至新进的官员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大老板头上还有那么一个大老板。而只有朱元璋悲痛欲绝。
议事的大厅内,朱小四坐在一旁看着朱元璋在那里表演。他本来不想来的,只是又被自己的大哥朱标给逮来了,上次自己跑出去爬墙摔下来,朱标便被马秀英给狠狠训了顿。朱标除非是没有看到朱小四闲逛,否则绝对把他抓到身边看管。
朱元璋听闻小明王韩林儿溺亡的消息时,正端坐于书房之中,手执一卷古籍,看似沉浸在历史的波澜之中。消息如一阵突如其来的寒风,穿堂而过,直抵他的心扉。他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光,随即迅速换上了一副悲痛欲绝的面容。
只见他双手紧握书卷,指尖因用力而微微泛白,嘴角勉强扯出一抹哀伤的弧度,仿佛要将所有的哀伤都凝聚在这一瞬。泪水,在他眼眶里打转,却迟迟未落,仿佛是在等待一个最恰当的时机,以证明他的悲痛之深。他低声喃喃:“小明王啊,你怎就这般去了,留下这乱世,叫我等如何是好?”声音中带着几分哽咽,却也不乏一丝刻意雕琢的痕迹。
一旁的朱小四,对这个历史了如指掌。他见朱元璋如此表现,心中不禁生疑。朱小四的眼神在朱元璋夸张的表情与紧锁的眉头间徘徊,试图寻找一丝真实的情感流露。然而,他很快便捕捉到了朱元璋眼角那不易察觉的一抹冷笑,转瞬即逝,却足以让他心中警铃大作。
“吴王,”在大厅内的刘伯温轻声唤道,语气中带着几分试探,“小明王虽去,但天下未定,我等还需节哀顺变,以大局为重。”他一边说着,一边仔细观察着朱元璋的反应,只见朱元璋的“泪水”终于滑落,滴落在书页上,却更像是刻意为之,而非真情流露。
在书房内,随着朱元璋那略显夸张的悲痛之声逐渐消散,其余在场的文武大臣纷纷开口,试图劝解这位刚刚失去“盟友”的吴王。他们中,有的人或许真的对小明王的离世感到惋惜,不明就里地以为朱元璋的悲伤是发自内心的;而另一部分人,则是心中明镜似的,清楚这背后的真相——小明王的溺亡,与朱元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吴王,人死不能复生,还请节哀。”一位武将上前,声音中带着几分诚恳,却也夹杂着几分试探。
“是啊,吴王,国不可一日无君,我等还需吴王引领前行。”文臣之中,也有人附和,试图将话题从悲伤中引导出来。
面对众人的劝解,朱元璋深吸一口气,仿佛真的在努力平复内心的波澜。他缓缓转身,目光如炬,突然之间,他的脸色一沉,直指廖永忠:“廖永忠,你可知罪?你简直死不足惜!”
此言一出,整个书房内的气氛瞬间凝固。廖永忠心中一凛,他知道,这一刻,自己的命运已经悬于一线。他跪倒在地,声音中带着几分颤抖:“吴王,永忠百死不能赎罪。”
刘伯温见状,心中暗自叹息,却也明白此刻必须出面缓和局势。他上前一步,轻声说道:“小明王已经去了,就算要了廖将军的命,也挽回不了什么。不如略作惩罚,让他下次办事更加小心谨慎便是。”
朱元璋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满意之色。他借坡下驴,语气稍缓:“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廖永忠,你降三级,仍旧在吴王府听用,罚俸三月。下去吧!”
廖永忠如获大赦,赶忙叩头谢罪,连声应承,然后匆匆告辞离去。
在书房内紧张的气氛中,蓝玉的一句话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波澜。他直言不讳地说:“这小明王也死了,干脆咱们吴王当皇帝算了!”
此言一出,在场的人皆是一惊,纷纷侧目看向蓝玉,又迅速将目光投向朱元璋,等待他的反应。
朱元璋故作愤怒,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蓝玉,闭上嘴,你是陷我于不义!”他的眼神凌厉,仿佛要穿透蓝玉的内心,看穿他真正的意图。
然而,蓝玉的话却像是一根导火索,点燃了在场某些人心中早已存在的念头。李善长这时挺身而出,声音沉稳而坚定:“吴王,属下以为蓝玉所言不无道理。如今小明王已去,陈友谅之前也称帝,张士诚也号吴王。天下已不知道多少人称帝称王,义军还需要一个帝王来统领大家,推翻暴元,一统天下。放眼当今,没有比您更适合的了!”
李善长的话,无疑是在为蓝玉的提议寻找合理的依据,同时也是在试探朱元璋的心意。他的言辞恳切,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朱元璋的敬仰。
刘伯温见状,也趁机表态:“臣等愿拥护吴王登基称帝。”他的声音虽然不大,但每一个字都清晰地传入了在场每一个人的耳中,仿佛是在为这场讨论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朱元璋的目光在众人身上扫过,心中暗自权衡。他明白,自己的时机已经到来。小明王的离世,不仅为他的称帝之路扫清了障碍,更让手下的将领和谋士们看到了他称帝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然而,他并没有立即表态,而是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此事关系重大,还需从长计议。你们先退下,让我好好想想。”
众人闻言,虽然心中有些失望,但也知道这是朱元璋的常态,便纷纷告退。书房内再次恢复了平静,但朱元璋的心中却掀起了滔天巨浪。他明白,自己的称帝之路已经铺就,只等合适的时机到来,他便可以登上那至高无上的宝座,成为天下共主。
过后几天,应天的文武官员纷纷上书朱元璋,请求朱元璋登基称帝,朱元璋留中不发,不对外表态,但是他也果断地宣布不再使用龙凤纪年,而是将1367年定为吴元年。
又隔了一段时间,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命汤和为征南将军,讨伐割据浙东多年的方国珍。后命胡廷瑞为征南将军,何文辉为副将军,进攻福建。同年,方国珍投降。
当前形势下,朱元璋是已经扫平南方群雄,陈友凉、张士诚、方国珍等均已被灭,朱元璋已经统一江南,接下来的目标就该是北方的元政权了,此时的元政权内部是纷争不断。王保保和元朝军阀仍然处于混战之中,且和元朝廷处于僵持阶段,北方一盘散沙,而南方却是铁板一块。所以明眼人都知道天命是站在朱元璋这边的。
文武官员再次上书朱元璋,这一次范围扩大到了应天以外的统治区域的文武官员。他们纷纷请求朱元璋登基称帝。
吴元年(1367年)十月二十一日,朱元璋以徐达为征虏大将军,统率全军;以常遇春为副将军,另以参将冯胜、右丞薛显、参将傅友德各领一军,全力北伐。
朱元璋再三申明军纪,告诫出征将士,北伐不是攻城略地,而是推翻蒙元暴政、解除人民痛苦。随后还发布了由宋濂起草的告北方官吏和人民的檄文,文中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口号,这对中原地区的广大汉族人民具有很强的号召力;檄文还表示,对于蒙古人和色目人若愿为新皇朝臣民,则与中原人民一样看待。
十一月,朱元璋治下范围文武官员、士绅再次上书请朱元璋称帝。李善长、刘伯温、汤和等文武官员纷纷到朱元璋王府递上请称帝书。
刘伯温说:“吴王,这是众多文武官员以及百姓代表的上书,请吴王择日登基称帝,顺应万民。莫不可辜负大家的情意。如今天下正需要您这样一位君王。”
朱元璋假意的叹口气:“我出身布衣,运气好走到今天,承蒙大家的推举,我就不再推辞了!那就定于明年正月,告祀天地,于应天登基,建国号大明。”
众人纷纷跪下高呼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