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新时代大学生斗争精神的思考

理学院 欧玥

摘要:新时代大学生斗争精神是指在面对困难、挫折和风险时,积极面对、勇往直前、不屈不挠的精神状态和能力,是塑造大学生良好品质的核心。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国战略机遇期同步交织、相互激荡的背景下,新时代大学生所面临的压力、挑战和机遇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多,也更严峻。因此,培养新时代大学生斗争精神对于大学生个人的成长、发展和未来职业的成功至关重要。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斗争精神

一、引言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斗争”一词多次出现,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党提出了“三个务必”的要求,“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正是其中之一。坚定不移向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前进,必须“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坚持发扬斗争精神既是对我们党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又是我们党在新时代开创未来的实践要求。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将在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中夺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愿景目标必将在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中实现。新时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生力军和肩负民族复兴大任的先锋力量,更要毫不动摇坚持发扬顽强斗争精神,在滚滚向前的时代洪流中劈波斩浪、勇立潮头。从“五四”运动伊始,一代代大学生在党的领导下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形成了鲜明的政治品格、凝聚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作出了明确的实践。新时代大学生的身份不仅仅是学生,更是未来的生产者和社会的中坚力量,因此,大学生必须具备斗争精神,始终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迎难而上,勇往直前。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占据一席之地。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新时代大学生要进一步发扬斗争精神,拥有敢于挑战、勇于创新的精神,就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积极探索新领域,善于把握新机会,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同时也需要具备应对变化的能力,灵活应对困难和挫折,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二、新时代斗争精神的内涵

(一)挺身而出、主动作为的担当精神

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大学生必须敢于站出来,积极参与,并担负起自己应有的责任。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学业和工作,也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大学生不仅要掌握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不仅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上,更要体现在对社会和环境的贡献上。此外,大学生要学会在挫折和困难面前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不仅要着眼解决自己的困难,还要关注周围的环境和社会问题,积极发声,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在当前的社会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越来越复杂和多样化。对此,大学生必须具备开阔的视野和综合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问题,只有大学生敢于挑战自己,勇于尝试和探索,才能迎接未来的挑战,而在这一过程中,“担当精神”则被认为是大学生不可或缺的品质之一。

(二)敢于战斗、不怕困难的奋斗精神

敢于战斗、不怕困难的奋斗精神的重要性在于大学生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能够克服困难和挑战,不断磨砺自己的意志和毅力。首先,大学生需要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奋斗精神的核心,是引导大学生不断前行的动力。在实践中,大学生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勇于追求个人和社会的进步。只有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才能在困境中挺立,始终不动摇。大学生应通过学习优秀的思想和文化,及时校正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不断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和文化素养,使自己更加坚定地奋斗向前。其次,大学生需要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实践是奋斗精神的基础,也是培养奋斗精神的有效途径。通过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大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多的人和事,增长见识,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同时,实践活动也是磨炼大学生意志的好机会,让其能够在实践中体验到奋斗的乐趣和成果,提高自己的自我价值认同和自信心。最后,大学生需要不断锻炼自己的能力和技能。奋斗精神的体现在于实践,而实践的必要条件就是拥有一定的能力和技能。大学生应该在学习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参加各种比赛、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技能水平。只有具备强大的能力和技能,才能更好地应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培育新时代大学生斗争精神的意义

(一)有利于大学生有效应对风险挫折和追求自我进步,走好“人生路”

作为未来社会和行业的中坚力量,大学生需要通过不断地斗争和挫折,才能够成为真正具有竞争力的优秀人才。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需要具备顽强的斗争精神,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挫折,不屈不挠地追求自我进步。首先,大学生斗争精神的培育对于应对风险和挫折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当前快速变化的社会中,机遇和挑战并存,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困难。如何应对这些挫折和困难,能否迎难而上、直面挑战,是考验一个人是否拥有斗争精神的重要标志。大学生如果能够通过艰苦的斗争来克服困难,不断超越自我,就能够在面对其他风险的时候更加从容。其次,大学生在走好人生路的过程中,也需要斗争精神的支持。大学生正处在人生道路上的关键时刻,需要做出重要的选择和决策。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需要克服自己的恐惧和顾虑,勇敢地面对未来的挑战。只有拥有斗争精神的大学生,才能够在人生的道路上坚定前行,并不断超越自我,因此,大学生斗争精神的培育对于走好人生路具有重要的意义。最后,大学生斗争精神的培育也是成为优秀人才的必要条件。在现今高度竞争的环境中,拥有斗争精神的大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克服困难和挑战,具有更强的竞争力,这不仅是对个人的要求,也是对整个行业和社会的要求。

(二)有利于大学生进行伟大斗争和实现伟大梦想,走好“复兴路”

伟大的斗争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梦想需要伟大的勇气。事实上,大学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他们需要拥有强烈的斗争精神,才能在伟大的斗争中发挥自己的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首先,大学生需要拥有勇气和毅力去面对挑战和困难。伟大的斗争需要一个人在前进的路上坚定不移,即便遭遇重挫也不停步。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常面临各种压力:学业压力、就业压力、生存压力等,他们需要勇气去面对并克服这些压力,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勇毅而不屈,刚毅而不傲”,这是大学生斗争精神的核心所在。其次,大学生需要具备创新和实践能力。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中国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这就需要大学生具备创新和实践能力,为国家的科技和产业发展做出贡献。创新能力对于一个人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要有敢于尝试和开拓进取的心态,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大学生要勇于解决实际问题,为社会做出贡献,这才是大学生精神的体现。最后,大学生要有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关系到国家和民族未来的事业,大学生应该有坚定的爱国之心,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同时,作为社会一分子,大学生也应该具备社会责任感,为社会公益事业贡献力量,努力让社会更美好、更有爱。

四、新时代大学生斗争精神的培育路径

(一)课程育人:用思政课堂坚定斗争意识和斗争意志,培养斗争精神

高校思政课在传承红色基因和弘扬爱国精神的同时也能强化国家意识和激发创新思维,十分注重对学生思想道德素养以及学科素养的培养。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斗争意识和斗争精神,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国家发展的历程和民族复兴的必要性,并激发学生追求真理、奋斗事业的精神动力,从而坚定斗争意识和斗争意志,帮助学生成为新时代的优秀人才。首先,高校思政课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它的使命不仅是简单地传承红色基因和弘扬爱国精神,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意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的传授上,还需要注重对学生思想的引导和价值观的塑造。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认识到国家的发展历程和现在所处的历史时刻,深刻理解民族复兴的必要性,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信念,还能够激发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从而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此外,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为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复兴做出贡献。其次,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帮助学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脱颖而出。高校思政课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社会发展的趋势和前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不断磨炼并锤炼自己的思维能力,从而为将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该让学生体验到创新的魅力和风险,激励学生在实践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并不断挑战自我,实现自我价值。最后,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斗争意识和斗争精神,帮助学生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保持坚强和勇气。高校思政课非常重视学生的心理素质,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正视挫折与失败,从而培养学生的坚韧和毅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亲身经历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人生斗争的道理,从而增强学生的斗争意识和斗争精神。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导学生在面对挑战时,要勇于创新、勇于尝试,从而实现自我突破和跨越。

(二)文化育人:用校园文化厚植斗争氛围和斗争情怀,培育斗争精神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其教育活动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术成绩,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斗争精神和奋斗精神。高校应该创造一种厚植斗争氛围和斗争情怀的文化环境,这不仅有利于学生个人的发展,还有利于行业专业的发展。首先,学校的各项教育活动都应该围绕着斗争展开。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诸如讲座、演讲比赛、文艺比赛、运动会等校园文化活动,以丰富多彩的形式进一步普及斗争精神,激发学生的斗争意识和奋斗精神,这些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斗争的磨难并取得收获,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领导能力、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例如,在讲座中,学生可以听到前辈们的成功经验,了解想要取得成功就需要经历斗争;在文艺比赛中,学生可以用创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斗争的理解;在运动会中,学生可以锻炼身体、培养体育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其次,校园文化活动还应该深入到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学校应该让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斗争精神的氛围和情怀的渗透,例如,在图书馆中,学生可以学习优秀的人物传记,了解到在历史上取得成功的人们都是通过斗争才能够站在巅峰。在体育场馆中,学生可以参加各种体育活动,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在学生宿舍中,学生应该能够感受到同居共处的舍友之间的合作和斗争,以及与考试、学术挑战等方面的斗争,这可以激发学生的斗争意识,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最后,高校应该通过实际行动支持学生们的斗争。高校应该在学生选课、实习、科研等方面提供帮助和指导,让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斗争机会。例如,在选课方面,学校应该提供多样化的选课课程,让学生能够有机会尝试更多的专业课程;在实习方面,学校应该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让学生能够参与企业的实际工作,锻炼实际工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科研方面,学校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研活动,提供更多的科研经费和实验室设备。

(三)网络育人:用网络平台扩展斗争思维和斗争视野,培育斗争精神

高校思政教育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开拓教育阵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新兴的教育领域,逐渐成为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一环。在当前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广大大学生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主要渠道,因此,运用网络平台来进行思政教育,成为高校思政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提升大学生斗争精神培育的实效性,首先需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这块新阵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时间、空间和技术等特点,各高校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更好地实现全方位、全时空的教育。比如,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设计线上论坛、线上辩论、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拓宽学生接受信息和思想的渠道,进而促进大学生对政治思想的理解和认知。另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建立和完善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学生的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教育管理。其次,高校还需在网络教育建设上进行充分创新和强化“互联网思政”。互联网思政是指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手段,开展面向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这个教育阵地上,高校需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信息传播、交流互动、知识共享、文化交流等特点,通过各种互动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思政教育活动。比如,通过网络提供政治理论知识,组织线上思想课堂、线上辩论、线上演讲,开设思政公开课、在线考试等,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理论和方针,以及各种社会主义制度、文化和道德风尚等。最后,为了有效提升大学生斗争精神的培育效果,高校还需要运用优质的网络平台来吸引大学生的眼球和注意力。网络学习已经成为当今大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因此,高校需要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优势,引导学生在网上寻找自己喜欢的学习资源,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此外,高校还可以通过建立各种社交平台,如微信群、微博、知乎等,加强与学生的联系和互动,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思政教育服务。

(四)实践育人:用实践活动淬炼斗争艺术和斗争本领,培育斗争精神

实践教育在高校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培养学生成为具有斗争精神的人才方面。实践教育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经验和技能,而且还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和行业的实际情况,高校应该注重落实学生实践教育的各个环节,为学生提供具有斗争性和挑战性的实践环境,以培育其斗争精神。首先,高校应该关注学生实践教育的各个环节。学生实践教育包括课程实践、社会实践、科研实践、创新设计等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课程实践是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开展教学实践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会实践是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了解社会现实和行业市场需求,以便更好地理解社会现实和提高就业竞争力。科研实践是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实践活动,以提高科研能力。创新设计则是学生在创新设计项目中锻炼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其次,高校应该为学生提供具有斗争性和挑战性的实践环境。斗争就是对抗困难和挑战的过程,是实践教育中的重要一环,高校可以创造具有斗争性和挑战性的实践环境,如参加比赛、实习培训、科研项目等。这些实践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使他们在实践中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进而提升就业竞争力。最后,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斗争精神的重要途径。斗争精神是指学生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具有勇气和毅力,能积极应对一切的一种态度。实践活动是锻炼学生斗争精神的有效手段,在实践活动中,学生需要不断地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积极思考解决方案,并勇于尝试新的方法和思路。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淬炼斗争艺术和斗争本领,培育自己勇于挑战和不断创新的精神。

总之,培育斗争精神是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各高校通过课程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和实践育人四个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不仅可以让大学生具备优秀的学术成就,更可以让大学生具备强大的斗争意识和斗争能力。这不仅是大学生个人的发展需要,也是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高校教育者应该认真思考和实践,共同培育新时代的杰出大学生,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郝永平坚持发扬斗争精神[J].红旗文稿,2022(23):44-46.

[2]侯志娟.大学生斗争精神培育的价值、要义和路径[J].平顶山学院学报,2023,38(3):18-22.

[3]张猛.新时代大学生发扬斗争精神的三维探析[J].高校后勤研究,2023(6):68-70.

[4]卢健.新时代大学生斗争精神培育路径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大学,2023.

[5]宫静懿.新时代大学生斗争精神培育研究[D].桂林: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23.

[6]龙燕.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精神培育研究[D].兰州:兰州理工大学,2023.

[7]崔欣怡.新时代大学生弘扬斗争精神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22.

[8]汪东瑶.新时代大学生斗争精神培育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