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好友抛来的锅,原本在看戏的佩莱格里尼只能选择接着。
“奥斯瓦尔多,你可能误会了一件事,或者说将自己的目标设得太高了。
今天你踢得并不差,在三人包夹中产生失误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你并不知道已经给本菲卡制造了巨大的麻烦。要不然他们能用三个人防守你?
事实上,你今天不是成功了吗,而且成功率还不低。若不然,今天弗兰哪能踢那么多任意球?
我不是对他有意见,但凡他今天只要抓住一次机会,踢进一个任意球,比赛会更为轻松。
对自己要求高是好事,但不要忽略了其他客观条件,你还很年轻,还有巨大的进步空间。”
即使有佩莱格里尼的肯定,薛文熙依旧有些自我否定。
“可我的个人技术并不完美,无论是盘带还是控球都还有缺陷,步频速率都有问题。
而且对抗上来说,也还不够强,对方仅三名后卫围着,我就只能不断倒地,这种感觉太糟糕了。
我希望能够尽快弥补自己的技术缺陷,成为一名真正能够帮到球队的人。
能打硬仗,也善于打硬仗,而不是在比赛中遇到这种情况就隐形。
只有这样才能在比赛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帮比利亚雷亚尔夺得圣博莱德杯。”
说着说着,他的语气变得越发坚决起来,充满着一股想要挑战天下的决心。
见他还不清楚自己的能力究竟处于何种水平,佩莱格里尼只能说得更加直接。
“我不知道罗纳尔多怎么说的,但从这番话就能知道,你钻了牛角尖。
首先,罗纳尔多、齐达内、罗米等人的确是能做到这些。
但他们之所以能做到,一是因为他们年龄比你更大更有经验,或者身体素质也更为强壮,而不是因为他们技术比你更好。
别想着刚出道,就能完全做到他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经验后,才能做到的事。更何况他们在十八岁的年龄,也不会比你表现得更好。
其次,能在多人包夹中顺利处理球也有先决条件。
不仅需要队友能力强大,能够帮你施加或者分担压力,还需要特定的场景,若他们也是十八岁,他们失败的次数我相信也会很多。
鲁本刚举了同龄的梅西的例子,你可以想想,若他身边不是罗纳尔迪尼奥、德科、哈维、埃托奥、范博梅尔等人,而是菲格罗阿、卡索拉、霍西科、马里。
你还觉得他能在对阵不莱梅和乌迪内斯的时候,做出那么多突破吗?”
见他若有所思,佩莱格里尼继续释疑。
“你不能在一场比赛中,无法做到在三人包夹中顺利出球,或者几次失败的处理球方式,就开始否定自己的能力,需要提高技术来弥补。
这是正式比赛,不是训练,而且你不是都没动用左脚吗?多享受下被多人盯防的滋味,再来思考这些吧。”
被佩莱格里尼这么一点醒,薛文熙终于醒悟过来,原来不是自己能力不够强,而是钻了牛角尖,陷入了思想误区。
事实上他现在在训练赛中面对比利亚雷亚尔各种后卫组合的联合包夹时,也时不时上演以一敌多的场面。
经常能做到于多人之中突围而出,送出传球或者轻松射门的好戏,只是成功率最多只有百分之五十而已。
【是啊,大部分时间内,我很少使用左右脚随意切换过人或传球,依旧在执着的锻炼着右脚,很少用左脚来衔接动作。
在面对路易松、克莱伯、里卡多包夹时,如果能完全解放左脚,那他们这群人还能轻易阻挡住我吗?】
想到这里,薛文熙豁然开朗,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起来。
见他想通后,佩莱格里尼随即也不再隐瞒。
“既然说到这,就把话说开吧。你的身体对抗的确不算顶尖一层,但也要看同谁来比。
与大伤之前的罗纳尔多、亚平宁坦克维耶里、如今在切尔西踢得如鱼得水的德罗巴等人来比的话,可能有所不如。
可也不要妄自菲薄,至少全世界数量超过百分之六、七十的后卫,纯论身体对抗可能都不如你。
若是在这个年龄各项能力就能达到顶尖,能在多人防守的情况下,每次处理球都处理得异常好,那就不是人了,而是神。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你才十八岁,个人能力就已经超过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前锋,这时候该做的是打磨好个人技术,而不是想着一口气把所有能力都全部提高。
而且你的身体还有成长的空间,所以我从来没有给你安排过增肌和过多的力量练习,为的就是不让身体负荷过大。
等你年龄再大一些,身体变得更为强壮些,到时候对抗能力就能更上一层楼。
至于说盘带和控球都还有缺陷,步频速率问题,这点我没有什么办法帮忙。
身高急剧增高的确会给技术带来一定的影响,只能靠自己不断练习来完善适应。
所以你只要按照平时的训练去做就足够了,不要想着为了增加身体对抗能力,就去增大肌肉,这样对未来的技术成长没有好处。”
此时一直笑嘻嘻的库西利亚斯也插话了。
“曼努埃尔的话很有道理,我生平从未见到有谁,在这个年龄阶段的个人技术、意识、大局观、球商等方面达到你这种高度。
尤其是还想着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这点令我们都很开心,不过真不要太心急了,免得再发生像今天这种钻牛角尖的事。”
得到两位教练的点醒,薛文熙的心里也终于明白自己有些操之过急,总想着进步进步进步,却忽略了自己十分年轻的事实。
不过他也清楚,教练之所以说这么多,绝对不是要他满足于此不再努力。
相反,这些话是劝诫他应该沉下心来利用好现有的足球技能,慢慢做出完善。
至于增加肌肉加强力量对抗这些,待得身体停止生长后,再慢慢适度做出改变也不迟。
与两位教练再聊了一个多小时后,薛文熙才满意的告辞离开。今天晚上的交流和请教让他获益良多。
不但自信心恢复,而且对自己能力也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