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龙争虎斗

这么多人同时外放肯定不行。

由作曲部的老师作为代表,拿手机播放《你要的全拿走》。

舒缓的旋律,前奏带着淡淡的忧愁。

歌手的情绪在酝酿,在积累。

【你要的全拿走】

【把回忆化成空……】

歌词到这,情绪爆发,曲调迥然转换。

一层叠着一层,快速拉到高点,歌词又急又快,似乎是在暗示背景中的故事令人窒息,又变化莫测,难以捉摸。

“好像歌手在表达委屈,在倾诉,在郁闷,在不满。”

“但继续听下去,又好像是鼓励,是释然,是……”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但没人说这歌不好听。

甚至有不少人心底觉得付夏青之前的哼唱,完全展示不出这首歌的一半魅力。

算糟蹋了。

快到五分钟的时长,转瞬即逝。

“再来一遍,刚刚没听清。”

第一遍是作为单纯的听众去评价,好听与否是唯一标准。

但作为专业人士,他们的视角必须更全面。

作曲部老师点了重播,旋律再响。

海洋音乐近百号人就那么安静站着听歌,没有人不耐烦。

付夏青心底暗爽,自己喜欢的偶像被其他人认可,就好像自己也得到了表扬一样。

“这歌手的气真长,别说咱们公司,怕是业内大部分公司都没有这号人。”

“这曲子和歌声,怎么感觉和那首《月光》有像传承一脉的风格。”

“你这不是废话,《月光》和这首歌的作曲人都是农夫,歌手都是孙浩安。”

“哎?!”

海洋音乐的作曲人赶紧拿出手机查看,名字什么的都对上了。

“难怪了。”

不搜不知道,点开【农夫】的名字链接后,相关的歌曲自动弹出。

“作品不多,但都是精品。”

“歌手不同,每首歌都还火了,这作曲人有点东西。”

“人还挺年轻的,之前怎么没关注到。”

蓝星文娱发达,月月都有不少令人惊艳的作品面市。

半个月就能让火爆全网的作品热度打骨折,一个月就沦为鲜有人问津的,两个月在大众的眼里基本就属于古代作品了。

没别的原因,就是单纯喜新厌旧。

谁让蓝星的优秀作品层出不穷,一部接着一部,一首接着一首,大家都是彼此不逊色的优秀,没有时间回味缅怀,下一首同样好的新歌在等待播放。

这种环境下,绝大部分的听众只记忆作品名,不会去记作者名。

圈内大部分的创作者,提本名是没人知道的,提《XXX》的创作者,人们才会恍然大悟。

从侧面来说,如果一个创作者能被人记住名字,而后联想到他的作品,基本就是业内顶峰了。

金牌作曲人就是作曲行业的巅峰。

即便不是粉丝,听到金牌作曲人的名字,也能联系上他的几首歌。

“不错是不错,就是情情爱爱的,格局小。”

“年龄小,阅历少,创作技巧不错,但内容和《夏天的夜》比起来还是差了些。”

“你说的,我赞同一半。结合这个农夫的年纪,以及网络百科的简介,他并没有太多的情感经历,有些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嫌疑。但不同意的另一半是这首歌不如《紫色蝴蝶》有深度,立意深远。对了,还有《夏天的夜》,也不如。”

一人有一人的口味,博古观今,没有任何一部作品能做到男女老少皆相宜的。

有人觉得江朗的歌更惊艳,也有人觉得喜欢陈长安曲风的闲适缓和,沙梁帆大开大合的节奏也很戳人。

“嗤,什么老年人音乐,年轻就是要有力量。《夏天的夜》有种肌无力的虚弱,《紫色蝴蝶》像是酒吧夜曲,年轻人流行的,还得看农夫。”

“农夫?作曲故意迎合大众喜好罢了,喜欢听他歌的都没品味。”

“笑死了,菜鸡互啄。《紫色蝴蝶》是需要一定阅历才能听懂的,开始癫狂,其实是经历过人生后的,一种回顾的状态,你们懂嘛。”

音乐喜好是灵魂的选择,坚持自己的喜欢的音乐,就是坚持做自己。

别人贬低自己喜欢的歌,那就是贬低自己这个人。

而搞搞艺术的,性格不说全部张扬,但肯定有十足的个性。

于是,吵起来了。

本来海洋音乐的第一次研讨会就是讨论夏之歌的作品名次问题。

师出有名,据理力争。

“什么是好音乐?是大众喜欢,拍手叫好的才是真的好音乐。”

“关上门来孤芳自赏,围个圈子自己傻乐满意算怎么个事?”

“要我评,就是农夫的《你要的全拿走》更符合流行元素。不服气的,憋着,这个元素就是热门。”

其他作曲人自然不同意。

“媚俗,向流量低头的太监,作为创作人,没有自己的傲骨,不能坚持表达自己,什么时候你们能学会《夏天的夜》陈长安的风骨,你们就算活明白了。”

“半服。《夏天的夜》和《紫色蝴蝶》比起来也是不行,《你要的全拿走》作曲纯流行元素,你们《夏天的夜》既想要流行,又想要标榜自己,这个陈长安不行。沙梁帆就纯坚持自己,听众反而愿意去理解和接受这样的作曲人。”

海洋音乐的作曲人互不服气,干脆让公司歌手进行评理。

“我觉得陈长安这首歌更适合唱。”

“不好说,我觉得《紫色蝴蝶》唱得更有特色……”

本来评断的裁判,撸起袖子也下场打起来了。

付夏青也想下场,但她在公司都算是大前辈,和小辈们吵,掉架子,对方也可能碍于各种顾虑言不由衷,还是在一旁听听就行。

不过这样也好,瞧夏之歌榜单上那么多歌,不是只有农夫老师的歌能和金牌作曲人起争议。

其他人,其他歌,都不行。

农夫老师能有程度,哪怕最后不能夺冠,付夏青都觉得虽败犹荣。

虽然农夫老师足够年轻,陈长安还不好说,以沙梁帆的年纪,他现在的巅峰可能就是这一辈子的高光时刻,后续还想再超越,很难了,心力跟不上年轻人的。

海洋音乐有几个类似付夏青这种公司辈分太高的,不下场斗嘴,只是在边上围观。

渐渐的,他们发现支持同一首歌的作曲人、歌手都会脱离原本的位置,聚拢到一块。

俗称,抱团。

陈长安、沙梁帆、农夫三个阵营已经泾渭分明。

“都别吵了,王总已经在喊了很久了!”

前台小姐姐拿出参加活动时用的扩音器喊道,震住了众人。

大家这才低头发现一米七不到的王总正铁青着脸,站在一边。

想作鸟兽散,但公司就这么点大,跑哪儿去,一个一个僵在哪儿。

海洋音乐大BOSS皱着眉,不悦道:“争争争,搞得这三首歌有一首你们写的,你们唱的一样。”

“人家收版权费,你们也能分成是吧?”

“赶紧都散了,以后研讨会加一条规矩,必须文明讨论,求同存异。”

“再像今天这样咋咋呼呼的,全扣年终奖。”

所有人散去,王总拿出手机搜索【夏之歌】,搜的第一首是——

《你要的全拿走》。

王总在旁观视角,他看的更清楚。

刚刚吵架,那三团人,支持陈长安和沙梁帆的,加起来差不多才一半人,而支持农夫的作曲人和歌手,直接一半。

½>¼=¼

不可能不好奇这个没什么印象的新晋作曲人。

听完农夫的歌,王总又先后听了余下两首。

结合王总多年的市场敏锐度和公司那一幕——

“今年夏之歌的冠军说不准要爆冷。”

王总看了眼夏之歌榜单现在的排名,开始期待最后会是什么局面。

……

夏之歌榜单排名在放榜后一个小时出来,根据听众的评分、点击量、评价数量、以及后续购买无限畅听超高音质的付费率,通过AI给出的。

公正,客观。

小金牌和准金牌参加【夏之歌】的消息,之前就已经公布,各自所属公司也都有所运营,毫不意外,放榜的同时,他们两人就位列第一、第二。

但很不稳定。

有时候陈长安当了半小时的第一,沙梁帆又冲上来当了二十多分钟,然后又再循环交换。

变化速度最快的时候,五分钟两个人交替【第一】七次。

激烈,精彩。

至于第三名,听众的注意力根本不在他身上,听了他的歌,能听,中规中矩,然后就没然后了,评论区热度还不如陈长安他们一半的一半。

一叶蝶音乐和朝日娱乐提前退赛的特级作曲人还给第三位特级作曲人做了梗图,就是用它的歌名做头像,然后加个小丑的红鼻子。

据小道消息称,排名第三的特级作曲人在朋友圈破大防,狠狠地诅咒陈长安和沙梁帆。

《夏天的夜》评论区——

“清风徐徐,暖意不灼人。吹着空调,吃着瓜,戴上耳机听歌,感谢陈长安给我这种享受。”

“有人口味重,爱听《紫色蝴蝶》,但我就喜欢这种淡淡的。”

“看谁以后敢再叫我们大大是‘小金牌’!有再犯者,虽远必诛!”

“夏天因你而精彩。”

《紫色蝴蝶》评论区——

“老人爱听慢歌,小鬼喜欢听情歌,只有咱们壮年人才听这种带劲的歌。”

“老沙的歌,大拇哥。”

“骑着摩托,听着老沙的歌,单曲循环,一下油门给我干到一百二,太上头了。”

“支持老沙这么多年,这首就是证道曲!”

赶热度的乐评人这时候也都一个一个出来。

他们不敢直接判定两人中的水一定能拿下夏之歌的冠军,但冠军一定在二人之间选择出。

V博还有乐评人发起投票,【选出你认为的本届夏之歌TOP.1】

选项只有【陈长安】和【沙梁帆】。

龙争虎斗。

那些有太多作品傍身的,不需要证明自己的老金牌作曲人参加这种比赛都和和气气的,输赢都无所谓的样子。

反观小金牌和准金牌想要向上冲的这股劲,全体现在歌里了。

听众巴不得多点这种良性竞争。

……

付夏青看了夏之歌的排名,农夫的《你要的全拿走》排在四十五名。

这个名次很不满意,即便知道前四十四名作曲人都是特级作曲人,本身就自带一些流量。

可这个名次,她还是不痛快。

到了《你要的全拿走》评论区——

付夏青开始安慰农夫。

“没关系的,我认为你是夏之歌冠军就行。咱们不跟其他人比。”

“是听众不能get你的点,下一回咱们再战。”

“农夫老师的粉丝进下群,我们给老师准备一个自制的惊喜……”

青青娱乐。

江朗看到评论区出现的熟悉ID,果然是那个黑子粉丝。

看他的发言,一如既往阴阳怪气。

这次夏之歌才开榜第一天,还没出最终结果,他就让自己准备参加下一年的夏之歌。

这不是高级黑子,是啥?

江朗关掉自己歌的评论区,找排名靠前的歌随机听了几首。

半个多小时,十来首。

江朗放心了,《你要的全拿走》果然还是能打的。

至于排名这么低,估计是刚开榜,小金牌和准金牌之战的噱头非常吸流量,加上评论区的唇枪舌战,高附着性,让听众没能好好听夏之歌排行榜上其他的歌。

而他之前的作曲人,都是业内经营多年的特级,本身自带的粉丝比起他确实要高。

得等陈长安和沙梁帆的热度下来,听众的注意力回归到歌曲本身上,才是见真章的时候。

金子总归不会被沙子掩盖。

“不过……”江朗嘀咕道,“难怪在以前那么人爱用炒作这个手段,热度是真的难绷。”

林玉淑和孙浩安在江朗办公室前的走到上来回踱步。

林玉淑:“江老师排名只有四十五,他怎么一点不着急?”

她指了指脸上的一个痘,“这才一个小时,又生出一颗。”

“青青娱乐订的咖啡和小蛋糕。”隔壁咖啡店的女店员把东西摆在前台,然后离开。

林玉淑一看孙浩安,对方摇头。

贾富贵带着林玉书去参加《超级好声音》,能点单的只剩下办公室里的江朗了。

“江老师的心态,我一直是很服的。”

“排名四十五了,还有心情吃小蛋糕。”

“要不要找贾叔商量下运营对策,其他公司可没闲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