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躁动

杂草的嫩叶顶出地表,奋力向上迎接春日温暖的阳光,灌木的细枝开始缓缓抽长,其上长出点点凸起,新的叶片将在其中绽放。

各类虫儿仿佛是在一夜之间重返森林,不知多少在去年秋天埋下的虫卵孵化,一个个从湿润的泥土中钻出,开始了又一年的虫生。

于是,蚁巢的角蚁们也在集体出动,肆意猎食着这些刚刚孵化的虫子们。

——让它们见识到这个世界真正的模样。

幼嫩的虫子营养丰富,一向是角蚁们所青睐的食物,冬天结束了,至少巢穴中的储罐蚁可以暂时减轻一些负担,因为蚁群将会开始大量消耗食物,孵化更多的个体出来。

外围的侦察兵看到绿蚁飞虫开始大规模活动,于是羽也不再去主动挑衅它们。

内部主巢按部就班地发展,虽然经过了长足的发展,但羽仍然没有此时与绿蚁们正面冲突的打算。

角蚁们已经有新巢在外围建立,羽有的是时间。

羽心分三用,一方面分心指挥着蚁群默契配合按照既定计划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还兼顾着对于绿蚁幼虫的进一步观察比对和尝试孵化成果,以及关注外围新巢中蚁群对于周围的探索。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的主巢周围诸多分巢,在羽的努力之下已经连成一片。在冬天,大量的角蚁们借助“鼠妇”们的食物需求,以模糊的角度生生将几个巢穴之间的地下联系打通,建立起了一个又一个扭曲但宽阔的地下通道,至此,主巢附近再没有独立的角蚁分巢,它们成为了一个绵延范围几十米的巨大巢群!

此时的新巢之中同样钻出了一群大大的角蚁,相比起它们最初的模样,此时的角蚁早已面目全非。

不仅体型大了几圈,外观看上去也狰狞了太多,除了头上那标志性的一对凸起之外,很难想象这些虫子会是昔日那群小小的角蚁。

从去年深秋建立巢穴到现在,一个冬天过去了,羽还是第一次通过飞蚁们的视角近距离观察这片新领地,当时太过仓促,如今这个巢穴已经初步发展起来了,冰雪融化之后,已经有两百只大角蚁长成成虫,其中飞蚁和地表兵蚁的数量比例基本维持在1:3左右,还有更多数量的幼虫和虫卵在孕育着生命。

而代价则是,此时这个巢穴之中已经几乎没有食物储备了。

兵蚁们顺利开始了探索,羽分出一部分精力观察着这里,这里和七八十米之外的主巢穴群似乎也没什么不同,一样的高大树木,一样的遍地杂草,一样的灌木藤蔓。

只是不知是不是错觉,羽总觉得爬出巢穴的这些角蚁们,不论是地表兵蚁还是天空中的飞蚁和侦察兵们,似乎都有一种说不上来的躁动!

似乎有什么东西在影响着它们,而羽可以肯定,这种感觉在去年秋天的时候是不存在的!

“?”

尽管只是将自己的一部分注意力分在这里,羽也没有放过这一丝不同寻常之处。祂早就觉得这里必然有什么古怪,否则绿蚁们没有理由在这片丛林的边缘停止扩张!

不过,侦察兵们扫视了一圈,却仍然没有发现造成它们这种躁动的源头,羽甚至不清楚这种躁动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感受。祂只知道相比起往常,这些角蚁们竟然给了祂一种隐隐脱离掌控的感觉!

当然,仅仅是一丝感觉而已,根本无法撼动羽对于它们的深刻影响,这些大角蚁们依旧忠诚,只是相比往常,调动协调它们不可避免地需要消耗更多的精力。

转了几圈确认一时半会难以找到这种影响的源头,羽也暂时放下纠结,新巢之中食物即将告罄,被绿蚁重新隔离的此时,角蚁们头等大事是搜集食物。

好在这一点并不困难,早春的丛林虽不喧嚣,资源却非常丰富,总有一些虫子会从地下或者其他什么犄角旮旯钻出来,甚至干脆被角蚁们直接找到栖身之处。

仰仗着今非昔比的战斗能力和精密的协调性,在这片丛林的地表之上,角蚁们战无不胜。

奇怪的是,这里除了没有绿蚁的踪迹之外,羽也同样没有发现其他角蚁。

“也许这里本就没有类似角蚁这些虫类生存?”

羽勉强给了自己一个解释,却又在下一秒自己否定了它。

“不!不会!”

掌控角蚁族群这么久以来,祂很清楚这样的生物群的习性,可以说只要土壤适宜生存,周围环境中食物不是绝对匮乏,就一定会有类似角蚁这样的昆虫占据,不是角蚁也会是别的什么。

然而如今,至少在今天,羽没有发现任何类似蚁群这样的生物群落。

“还需要再观察。”祂这样想着。

………

角蚁们今天收获颇丰,一只又一只或被咬死或者干脆被活捉的虫子被它们扯进洞穴之中,让原本已经见底的食物储备重新得到补充。

以新巢如今的体量而言,这些食物足够它们生存一段时间了。

角蚁新巢的发展同样进入正轨,除了那莫名导致蚁群躁动的因素之外,一切正常。

日子一天天过去,新巢那里的族群也在一天天壮大,又是十几天过去,它们的数量已经增长到了五百只以上,巢穴越挖越深,探索覆盖范围也在与日俱增。

此时,羽认为时机成熟,操控蚁后产下了新的繁殖蚁卵。

它们将在发育成熟之后继续将角蚁族群向这片“无蚁区”扩张,循环往复,只要环境条件允许,那就是永无休止。

与新巢的顺利扩张相对应的,则是羽对于绿蚁幼虫研究的不顺,此时的祂大致弄懂了它们体内的那一套热量转移系统的基本构成逻辑,但一方面由于样本缺失(孵化为成虫且由于绿蚁飞虫的存在难以获取新样本)的缘故,让祂没有更多的素材继续观察,导致研究陷入停滞。

另一方面,哪怕早已有所心理准备,这种复杂系统本身的复刻难度也远远超过了羽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