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大嫂

在封建时代,尤其是时间越早的封建时代,对君臣、父子这样的关系就越是严苛。

后世有一个形容词叫妈宝男,而在唐朝这个封建时代,其实每个人都是爹宝男、妈宝男。

原因很简单,只要你的父母尚在,可以说你的一切事情父母都会做主,由不得你说不。

尤其是父子。

封建时代的父子关系其实更像是君臣这种阶级关系,有一句话将封建时代的父子关系体现的淋漓尽致。

君要臣死,臣不死是为不忠。

父要子亡,子不亡是为不孝。

所以,冯智彧进门就开骂的行为被长孙冲等人都给吓住了。

虽然这种情况不是没有,甚至还有子弑父的情况存在,但那毕竟是极少数,是属于“十恶”科的,是要杀头的。

在世家中你根本看不到这种情况。

……

“吵吵什么?”冯盎沉着脸从前厅走出。

“有客人在,也不怕客人笑话。”

“晚辈拜见耿国公。”长孙冲等人虽不认识冯盎,但是猜也能猜得出来,于是赶忙上前见礼。

冯智彧见状撇了撇嘴。

他还有很多话想要说,比如此前老爷子与李世民合作把他给卖了的事情,但正如老爷子所说的。

有客在。

“这是齐国公嫡长子长孙冲。”

“这是谯国公嫡长子柴哲威。”

……

将众人挨个介绍一遍之后,冯智彧径直坐到了自己父亲的身边,开始泡茶。

冯盎对此似乎早已经习以为常了,像是没看到一般,直接绕过冯智彧开始和长孙冲等人聊了起来。

冯智彧也没有阻止,因为他带长孙冲等人来岭南,为的就是让他们见见冯盎,算是加深关系的一种方式。

不过很显然,冯盎和这些小辈其实没啥聊的,而除了冯智彧之外,冯盎和这些小辈背后的家族也没有什么关系。

相对来说,如今大唐朝堂中,冯盎也只能勉强算是和李靖、魏徵有些关系。

因为当年李靖携檄文下岭南,才让冯家率众归附大唐,而当初提出这个方法的人则是魏徵。

“行了,你们也没啥聊的,别老做这种没有用的寒暄了。”见自家老爹和长孙冲等人客客气气地聊着,冯智彧有些不耐烦地摆了摆手。

“大哥呢?怎么不在家?”

“晚上回来。”和自己儿子说话,冯盎的神情和语气明显变了不少。

“自从你入京之后,东合州的事务就没人管了,我就让你大哥去帮着管了。”

“不过你也知道,你那个东合州不是一般人能镇得住的,最起码你大哥不行,所以为父也就没让他过去。”

“这倒是,大哥的身份不行。”冯智彧了然地点了点头。

……

相较于冯智戴和冯智彧这两个弟弟,冯智戣只是不露头,但并不是不出色。

冯家是岭南人,虽然也有长幼嫡庶的规矩,但相较于中原来说还是没有那么严苛的。

如果冯智戣不是个合格的继承人的话,冯家现在也不会由他掌管。

之所以说冯智戣不能掌控东合州,是因为他的身份。

嫡长子是家族的继承人,是要成为未来冯家家主的,而家主不说要完美无缺,但最起码品行得有一个最低的标准。

东合州那边……需要很多的暴力手段,这不是冯智戣该做的事情。

……

“大哥既然没去东合州,那大嫂应该在家吧?”冯智彧问起自己的大哥,是为了大嫂才问的。

“在,怎么了?”冯盎点点头。

封建时代,正妻的地位很高,哪怕是正妻意外去世,也不能随意续弦,扶正妾室更是不可能的。

甚至,续弦的规矩要远比娶正妻更加麻烦。

所以,在封建时代,多数人在正妻死后都不会再娶,顶多也就多纳几房小妾,而家里的事务小妾是插不上手的。

在没有正妻的情况下,一般是嫡长媳负责处理家里的事情。

冯家如今就是这样,所以冯盎还以为自己的这个小儿子是有什么家里事要处理。

……

“有件事……”冯智彧把高平郗氏家谱的事情给解释了一遍。

“你大嫂的家谱吗?”冯盎闻言,眉头拧成了麻花。

郗蕙这个儿媳妇,冯盎还是很喜欢的,因为能力出众,偌大的冯家被郗蕙管理的井井有条,由此可见日后她必然是冯智戣的贤内助。

封建时代的世家有时候其实也很简单,像郗蕙,在证明了自身的价值之后,冯家也不会吝啬。

“这事儿,为父不好做主。”

冯盎如今已经很少管理事务了,地方政务他一般都交给了大儿子,家里的事务都交给了大儿媳,所以他并不打算直接插手做决定。

“来人!”

……

“见过父亲。”被叫来的郗蕙先是对着冯盎福身一礼,然后看向了冯智彧。

“小叔,这几位是……”

小叔,其实就是小叔子。

“我等见过大嫂。”相对于冯盎来说,郗蕙明显更加平易近人,长孙冲几人的压力也更小。

“原来都是贵客。”听了冯智彧的介绍之后,郗蕙对着长孙冲几人福身一礼。

“招待不周之处,还请几位贵客见谅。”

“不用这样的,他们几个都不是外人。”冯智彧拉着大嫂的胳膊,笑着说道。

“大嫂,今天叫您过来其实是有件事。”

说着,冯智彧便将事情说了一遍。

“家谱吗……”郗蕙闻言有些恍惚。

“其实我都已经不怎么抱希望了,因为听我的父母说,当年家族在逃亡的时候别说是家谱了,连最基本的盘缠都没时间拿多少。”

“如今高平郗氏也只剩下我孤零零的一个了,日后我的孩子也会姓冯,所以高平郗氏其实已经与灭族无异了。”

“这家谱……不重要了。”

“大嫂,其实是有机会的。”对于自己的大嫂,冯智彧很是敬重,而且因为幼年被照顾的经历,郗蕙对于冯智彧来说不亚于母亲的存在。

“其实也不是难做,只是不能着急,我怕大嫂您着急,所以才特意和您说一下这件事。”

“如果能顺便取回,那自然是最好的。”郗蕙闻言,习惯性地拍了拍冯智彧的脑门。

“不过你也不用太上心了,大嫂明着跟你说,这家谱就算是取回来了,大嫂也会在祭拜的时候将其烧掉,送给高平郗氏的列祖列宗。”

“所以,家谱对于普通人来说很重要,但对于大嫂来说,其实也就是个有点分量的祭品罢了。”

“有自然是最好的,没有也不影响什么。”

“嗯……”冯智彧闻言点点头,心里放松了不少。

高平郗氏的家谱和《尚书》原本,正如冯智彧所说的,想要拿到并不难,但是不能着急。

二嫂那边他已经说好了,现在就剩大嫂这边。

亲人的着急,有时候也是一种压力,更何况大嫂和二嫂对于冯智彧其实是有抚育之恩的,冯智彧也想帮着她们完成心愿。

如今都说好了,一切也就好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