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十四本状书告老朱

这是古代官场弹劾的基本逻辑,绝不是史书上那样忽然冒出来个正义感十足的人,然后胜利天平就会倾斜过来,如果这样管用的话,海瑞当年一人就能干翻整个朝堂。

官场弹劾还有个绝对逻辑,不能上来就直指要害。如果这个大臣的实际罪证是杀人放火,弹劾的时候一定要从他偷鸡摸狗开始。总之要老鼠拉木锨,大头在后面。

然而假如有人弹劾皇上,而皇上又不是昏君的话,是没有任何成功希望的。

唯一的结果就是发起弹劾的人被罢官或者入狱。

除非他是想讪君卖直,古代历史上这种人也不少,这些人把正直当做商品,甚至不惜用诽谤讪议人君的方法做本钱,招摇贩卖他正直的声望,以求名垂青史。

但是在场所有人都不觉得朱长卿需要用这种方法求得声望,他的声望已经如日中天。

所以老朱实在想不通朱长卿走这一步的用意,这是刚上任就想卸任了?

忽然他似乎明白了一些。

因为这可不是平民状告皇族那么简单,朱长卿现在是左副都御史,名义上拥有弹劾任何人的资格。

包括他这个皇帝。

“你当御史就是为了弹劾咱?”老朱不愿相信这个事实。

“可以这么说。”朱长卿大义凛然。

“咱待你不薄吧朱长卿?”老朱拍了桌子:“别忘了你还有一条命在静姗那挂着呢!”

擅闯后宫,这事老朱还耿耿于怀。

翻太子案有功,但老朱给了他当朝三品,并且打算重点培养,谁知他搞这出。

“陛下现在提那个就有点小心眼了,含山公主那边我早已经不欠了,我治好了她的病。”朱长卿振振有词。

“你说咱小心眼?”

老朱气得七窍生烟,左右找了找没找到东西,忽然一弯腰脱下一只靴子,气冲冲走了下来。

“你干什么,随意殴打朝廷大员这成何体统。”

朱长卿本着好汉不吃眼前亏的原则,边说边退,跟老朱保持距离。

老朱举着靴子追赶:“你还知道体统?当臣子的弹劾皇上又成何体统!”

朱长卿提着官袍,加快了速度:“我身为左副都御史还不能提案告状了?御史不就是给皇帝纠错的吗?”

老朱戎马半生,虽然六十多了依然硬实,但终究腿脚不利索,在大殿里追了两圈也没追上朱长卿。

呼哧呼哧直喘:“你站住。”

“你先把鞋穿上。”朱长卿保持着距离。

老朱恨得脑瓜疼,指着他叫道:“为公咱是君你是臣,为私咱是岳丈你是女婿,满京城都知道咱对你器重有加,大力栽培,结果你就这么对咱?把咱这老脸搁在地上踩!”

朱长卿道:“我还没上门呢,婚都没定,怎么就有了女婿之名。垂拱江山社稷,造福大明百姓,臣正是为了不辜负陛下器重才来告状的!”

“你放屁,咱一国之君金口玉言,说了让你们成亲你就已经是内定女婿,岂是订婚与否能左右的。”老朱丢出一只靴子,气得原地跳高。

隔了好一会,火气才慢慢平息。

“行,都冷静一下,说吧,你想告什么。”老朱把靴子穿上,整理一下皇冠,表情也逐渐平静,恢复了文明。

“废相、藩王、户籍、官制、禁海、不征……”朱长卿一口气说了许多。

“这么多!咱算是白器重你了!”老朱重新走上銮台,也不坐下,叉着腰气得走来走去。

一听头两个字,群臣都不淡定了。

皇上当年废了胡惟庸,亲口说过不可再提立相,言必斩。

这朱长卿开口就批评废相,还真是不怕死。

最复杂的还是海瑞,他一直觉得自己是诤臣,敢于直言规劝国君缺失,但跟朱大人比起来,才发现自己只是小儿科。

他小心翼翼的跟嘉靖提点意见,前面要用赞美铺垫几十句。可是朱大人一句赞美没有,上来就开始弹劾。

弹的还都是禁忌,废相、藩王、禁海、不征……这些都是洪武朝给后世定下的死规矩,谁碰谁死。

他以为朱大人状告皇长孙已是人生壮举,但今天算是见识了什么是悍不畏死,那晚告诫他上朝不要帮他说话,自然是怕连累自己。

海瑞喟然长叹。

他自负清名,但面对皇权也多有谄媚,一心总想着当更大的官。

实在自愧不如。

朱长卿从怀中拿出状书:“以上这些都是臣要弹劾的,但是在这之前,臣有别的事要状告。”

老朱不悦的道:“你现在是左副都御史,尽快去吏部领取疏本,别跟个民间讼师似的动不动掏出一张状书,不像样子!”

朱长卿道:“事出从急,没顾上去吏部领取。”

老朱更生气了:“你就这么迫不及待要弹劾?来,你告,你们也都听着,朱长卿要是有一句说的不对,别怪咱不客气。”

朱长卿呈上状书,看着老朱那副要死不活的样,说道:

“明十六帝,被害十四个,陛下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老朱接过来厚厚一摞,气得耳朵冒烟:“这么多,十四道状书!且不说他们是不是被害的,就算被害你都怪在咱头上?”

朱长卿道:“不是怪在谁头上,而是谁是开国之君,谁制定了这些制度,理应承担一部分责任的划分额度。”

老朱气得冷笑:“大明两百多年亡了你不会也要告咱吧?”

朱长卿道:“陛下说得对,咱们先不说大明为什么亡国,只说这些皇帝纷纷惨死,还有大明亡了,都跟你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自唐至元,南北分裂严重,民族感情遭到严重破坏,大明肩负恢复华夏的重任,陛下促进民族融合,对各个民族一视同仁,就冲这一点两千年的历史名人堂里陛下永远名列前茅。

“然而洪武朝的种种政策让大明始终处在皇权与士人政权的紧张关系中难以自拔,严重拖累了社会发展。

“朱家皇室的后代子孙为什么那么艰难,普通人印象中的皇帝应该是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可事实全然不是这样,明朝皇帝光是跟内阁斗争就已经如履薄冰,要军权没军权,要政权没政权,哪怕一个小改革,执行下去都无比艰难。

“这些内部斗争极大的消耗了国家资源,导致明中期手工业技术如此发达的情况下,居然没有进一步爆发工业改革,反而被一群洋教徒把工业技术一点点运送到海外,给别人做了嫁衣。

“这些技术一到西方立刻引起了爆炸式的连锁反应,说明别人的制度土壤适合这些技术的生存。

“反观大明,明明拥有无数的文明和科技,硬是发展成了一个繁华大农庄。

“从洪熙朝开始内阁做大,之后这个王朝多数时期便一直在内阁的统治之下,皇权一度沦为摆设。

“至朱由检,已无回天之力,党争如蝗,众奸临朝,东林党大肆敛财兼并,国有资产全部吞入囊中,国库空虚,民间思变久矣。

“继而被鞑子入主中原,施行奴隶制,百姓别说普法,大字都不认识一个,文盲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五。那批大明遗留下来的卖国求荣的文官士大夫,再也没有了朝堂上的骨气和威风,争着给鞑子当奴才,华夏文明就此彻底坠入深渊,一蹶不振。海外随便过来几个跳蚤小国,就能吓得老妖婆说出宁予外邦不予家奴的话。

“大明是万国来朝,大清成了万国来草。

“如此可欺,番邦异族纷纷来犯,从康熙开始前前后后一共签订了1175个不平等条约。

“华夏如鲸落,无数文明被哄抢散落全世界,导致西方纷纷崛起,我们百年屈辱就此拉开序幕。

“这一切的根源虽不在洪武朝,但兴在洪武朝,败也在洪武朝。

“尤其是藩王、废相、禁海这些制度,贯穿前后,不光影响了后世数百年,还让朱家子孙深陷制弊之害,一个个惨死。

“朱棣一生谨慎,为什么出征期间被毒死?

“朱高炽临死前为什么跟内阁吵架,内阁和后宫为什么非要在朱瞻基去南京之时害死朱高炽?

“杨士奇为什么能奠定内阁格局,为什么是明朝第一罪臣,使得未来两百年深受其害?

“朱瞻基南下征交趾,内阁和兵部做了什么竟能轻而易举导致十万精兵良将血崩大败?朱瞻基又是因为什么被杀害?

“朱祁镇初登基,雷厉风行,大刀阔斧改革,多年来跟内阁势同水火。北上巡边清查宣府、大同军屯卫所的粮仓与账目,为什么被俘?被俘还是被害?宣府总兵杨洪,这些年吃了多少空饷?给北元鞑靼走私了多少军火?土木堡之变到底是不是杨洪畏罪心虚、害怕事情败露后难逃一死从而策划了一场兵变?

“朱祁镇满打满算带了五万骑兵,是谁在造谣土木堡损失五十万大军、明朝精锐一网打尽?也先一直是朱祁镇扶持起来的搅乱蒙古草原的一条忠犬,没有明朝廷撑腰他什么都不是,砸锅卖铁张罗不出几万骑兵,在史书里摇身一变成了逼得明朝差点迁都的草原霸主?

“朱厚照英明神武,为什么硬生生被黑成一个纨绔子弟?是因为明朝从他这里开始打大臣屁股,还是因为他做了一些让权贵阶层愤恨不已的事,导致他成为明朝被黑得最惨的皇帝之一?

“朱厚熜、朱翊钧爷孙俩,数十年不上朝,但国家大事一点没耽误,为什么后世黑他们偷懒怠政几十年,为什么没有人说哪怕他们几十年不上朝都不妨碍国家运转,不正好说明那帮内阁权臣都是管人不管事,即使不上朝不见面,丝毫不耽误皇帝管理国家。

“不明觉厉的人总是把内阁那些高高在上的权臣想象的多么神勇,但真实情况是一个县的人才就足矣管理这个王朝,说不定你隔壁家打烧饼的老头如果有机会当上内阁首辅照样能雷厉风行风生水起。他们之所以当上内阁首辅,要么祖上萌荫给了他们一个好身世,要么因为一脉相承、传承有序,杨廷和提携夏言,夏言提携徐阶,徐阶提携张居正,张居正提携申时行……

“他们大部分人干的都是一个勾当,打着为民争利的旗号推行私有制,推行国退民进,乘机为本派阵营收割利益。”

“而天启大爆炸又是谁搞的鬼?

“朱由校真的沉醉于木工,跟朱瞻基斗蛐蛐一样玩物丧志,还是有人在故意编排,好教人觉得明朝皇帝都是趣味偏狭、误国误民?

“被朱由校重用的魏忠贤到底是大奸大恶还是利国利民?

“崇祯到底是自缢还是被人勒死挂到树上并且假惺惺写上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因为这些皇帝是华夏历史最重要的符号,抹黑他们是最有效的打击手段,到底是谁在一年年一天天散布谣言歪曲历史,摧毁历史尊严,打击内在文明传承核心,企图让民族凝聚力撕裂。

“可惜朱家子孙天生刚硬,一个个上来都想要军权、下政策,结果十六个皇帝被害死十四个。”

啪!

一串金刚念珠从老朱指尖跌落。

这是马皇后当年念佛用的,他拿来每日给标儿超度,向来不释手。

里面寄托了他对亡妻和爱子的深切之情。

“真的被害死十四个?”老朱瞬间双眼通红。

朱长卿道:“皇权与阁权争夺利益,你死我活。甚至太医院的御医公然说,死于我手之皇帝有二。太医下毒就是内阁勾结后宫的手段之一。陛下尸山血海杀出来的,应该懂权力斗争背后的暗杀手段是怎么回事。”

“咱懂个屁!统共十六个皇帝那也不能被害死十四个呀!”老朱懂权力的背后是什么,但是自己子孙陨落如此之众,感觉天都塌了。

“宋朝因为兵变立国,土地没有重新分配,兼并问题严重,但凡有皇帝想要改革动土,都会莫名暴毙,知道宋朝皇帝怎么死的就能明白明朝皇帝为什么一个个被害死,宋濂当年给陛下讲《宋史》的时候没说过宋朝被谋杀多少皇帝吗?”

“没有!”老朱瞪着两颗眼珠子,狠狠地道。

“那是他有私心,他身为文人魁首,有些事就算知道也不想告诉你。宋朝的土地兼并和商业垄断都很严重,元承宋制,明承元制,很多问题比如兼并和垄断根本没有解决,不然陛下也不会立国之初就大力号召百姓开垦土地,不开垦新土地他们连种地的资格都没有。”

老朱蹒跚着走下銮台,两只白内障的眼睛饱含泪水,颤颤巍巍伸出手,使劲抓住朱长卿:“咱是被朱允炆毒死的,朱允炆是被朱棣烧死的,你说,后面还有谁被害死,他们是怎么死的!”

老朱大吼大叫,有点失控。

忽然两眼一黑,脚步踉跄,摇头晃脑差点晕了过去。

刘会赶紧上去搀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