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大宋王朝

看完了大唐盛世的繁荣昌盛,我们再来看看大宋王朝的辉煌。

宋朝(960年一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宋朝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期。

宋朝的政治制度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进行了重大改革。赵国胤通过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后,为避免晚唐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乱象,采取崇文抑武方针,加强中央集权。他通过杯酒释兵权等手段,解除了大将兵权,同时设立枢密院和三司等机构,分掌军权、财权,进一步削弱了武将和地方官的权力。此外,宋朝还推行科举制度,选拔了大量的人才进入官僚体系,为国家的治理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宋朝的经济繁荣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农业方面,宋朝实行均田制,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同时兴修水利,提高农业生产力。手工业方面,宋朝的丝织、陶瓷、造船等行业都非常发达,产品远销海外。商业方面,宋朝的货币经济发达,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同时,宋朝还设立了市舶司等机构,管理海外贸易,促进了海外贸易的繁荣。

宋朝的文化艺术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宋词、宋诗、宋画等文化艺术形式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宋词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苏轼、辛弃疾等人为代表的豪放派和以柳永、秦观等人为代表的婉约派,都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宋诗则以王安石、苏轼等人为代表,他们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宋画则注重意境和气韵生动,以李唐、刘松年等人为代表的山水画和人物画都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此外,宋朝的书法、建筑、陶瓷等艺术形式也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宋朝的对外交流也十分频繁。宋朝与辽、金、西夏等政权进行了长期的战争和外交斗争,同时也与东南亚、南亚、西亚等地的国家进行了广泛的贸易和文化交流。这些交流不仅促进了宋朝的经济繁荣和文化发展,也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步。

宋朝开国国君赵匡胤

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 14日),字元朗,小名香孩儿、赵九重,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人,生于洛阳夹马营(今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区东关)。他是宋朝的开国皇帝,也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赵匡胤出身于军人家庭,他的父亲赵弘殷是后周的一员大将。赵匡胤自幼聪慧过人,喜爱武艺,并得到了父亲的悉心教导。后汉初年,赵匡胤游历四方,寓居襄阳的一座寺庙,得到一个精通数术的老和尚的劝导,往北出发,投身后汉枢密使郭威帐下,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在郭威帐下,赵匡胤屡立战功,逐渐崭露头角。

公元960年,后周世宗柴荣去世,其子柴宗训继位,时仅7岁。赵匡胤和弟赵匡义、幕僚赵普等人密谋篡夺皇位。同年正月,赵匡胤谎称北汉和辽国的军队联合南下攻击后周,领兵出征。行至陈桥驿时,赵匡胤发动兵变,黄袍加身,被拥立为皇帝。随后他带领大军返回汴京(今开封),废去柴宗训,改元建隆,国号宋,定都汴京,史称北宋。

赵匡胤在位期间,致力于国家的统一和治理。他先后灭亡了荆南、湖南、后蜀、南汉及南唐等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局面。同时他还加强了中央集权,通过杯酒释兵权等手段解除了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防止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再次崛起。此外他还推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和文化政策促进了国家的繁荣和发展。赵胤在位期间加强中央集权,结束了藩镇割据局面,但其重文轻武、“守内虚外”的方针对宋代的“积贫积弱”有较大影响。

赵匡胤在位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他改革官制,以文臣出任州县长官,同时增设副相(参知政事)等职位来分掌相权。此外他还使枢密使、三司使分。